國產VT4坦克被巴西陸軍看中!欲買65輛,條件竟是要換西方坦克炮

2023-05-28     虹攝庫爾斯克

原標題:國產VT4坦克被巴西陸軍看中!欲買65輛,條件竟是要換西方坦克炮

國產VT4坦克被巴西陸軍看中!欲買65輛,條件竟是要換西方坦克炮

作者:虹攝庫爾斯克

近日,多家外媒報道了巴西軍隊正在查看中國北方工業總公司的VT4出口型主戰坦克。據報道,巴西陸軍對於VT4主戰坦克一直持續關注,目前這種主戰坦克已經出口到了泰國、巴基斯坦等國,性能優異,表現良好,是一款卓越的三代半主戰坦克。

巴西方面報道稱:「巴西陸軍總參謀部批准了計劃在2040年前採購65輛中國製造的VT4主戰坦克和78輛VN20重型步兵戰車的初步指令」。

如果這一報道屬實,那麼這將是南美國家第一次採購這種主戰坦克。此前,秘魯曾經考慮引進中國VT1主戰坦克,並將樣車進行過閱兵,只是後來由於各種原因作罷。

圖片:巴西軍官檢查VT4主戰坦克。

巴西是南美第一大國,其陸軍規模較大。

VT4主戰坦克是一款性價比非常高的坦克。其作戰性能不弱於M1A2等先進主戰坦克,遠超T-72等老式第三代主戰坦克,價格也不高,大約在400萬美元左右,算是先進坦克中較為便宜的一款。

與此同時,中巴之間也已經簽署了人民幣跨境結算業務,可以繞開美元進行結算,對於巴西國防部來說也是福音。

圖片:裝120毫米滑膛炮的EE-T2「奧索里約」主戰坦克。

目前巴西陸軍裝備的主要是「豹」1A3/A5主戰坦克,總數約250輛左右,這是二戰後的第二代主戰坦克,使用的是105毫米線膛炮,裝甲也較為薄弱。此外,還有一部分美國淘汰的M60A3TTS主戰坦克,與前者性能差不多。

為了能夠獲得先進主戰坦克,巴西也曾經獨立自主進行過研發,先後推出了EE-T1/T-2「奧索里約」主戰坦克,兩種樣車分別採用105毫米線膛炮和120毫米滑膛炮。

但是,在內外壓力的作用下,這種巴西國產主戰坦克的命運非常波折,最終只製造了樣車後整個項目就被終止了。因此,巴西陸軍目前還只有使用老式的美德主戰坦克。

圖片:巴西陸軍的美製M60A3TTS主戰坦克。

圖片:巴西陸軍的德制「豹」1A5主戰坦克。

2020年的時候,巴西陸軍就啟動了「裝甲作戰車輛(Viatura Blindada de Combate- carro de Combate,簡稱VBC-CC)」計劃,將全面更新現有的主戰坦克車型。但這一計劃受到了疫情的影響,最近才開始繼續實施。

巴西陸軍給出的最初指標是非常苛刻的。

新型主戰坦克應具有4人制車組,戰鬥全重低於50噸,尺寸低於12米(全長,主炮向前)×4米(寬)×3米(高,至炮塔頂端)、最大速度超過60千米/時、續航能力達到400千米,具有使用多種燃料的發動機,武器系統包括一門120毫米低後坐力主炮、一門7.62毫米同軸機槍、一門12.7毫米車頂機槍、8具煙霧彈發射器,並要求配備遙控武器站。

按照這個標準嚴格去找的話,除了那些老式坦克,唯一能夠入門的只有日本10式主戰坦克。但顯然,並沒有向國外出口過坦克的日本不大可能將這種坦克出口,而且昂貴的成本也讓巴西用不起10式主戰坦克。

圖片:價格昂貴的日本10式主戰坦克顯然是巴西用不起的。

如果按照巴西的標準來看我們的VT4主戰坦克,倒確實都只是超過了一點。比如VT4主戰坦克戰鬥全重52噸,超過了50噸標準一點,相比西方坦克動輒六七十噸的體重,我們的VT4算很輕的了。此外,尺寸也基本上能夠滿足巴西陸軍的要求。

唯一需要考慮的是坦克炮的口徑。巴西顯然希望能夠使用北約制式的120毫米滑膛炮,而VT4使用的是125毫米滑膛炮和自動裝彈機,如果要將其改裝成為120毫米滑膛炮,就必須將在二代主戰坦克和89式自行反坦克炮上獲得的技術儲備重新拿出來,再進行改裝和發展。而且我國無法提供相應的彈藥,技術風險還是比較大的。

此外,125毫米炮彈是分裝彈,120毫米炮彈是定裝彈,如果要換炮的話,基本上VT4的內部結構都要重新設計。

圖片:我國89式120毫米自行反坦克炮。

圖片:我國59-120主戰坦克試驗車。

最方便的是說服巴西使用中國製造的125毫米滑膛炮和中國的全套彈藥體系,性能上肯定不比西方火炮和彈藥差,但想要一個國家軍隊更換武器口徑,是動其根本的大事,能否成功很難說。

如果從另一個側面想,如果藉此機會真的設計製造一套能夠裝在現有國產坦克上的120毫米坦克炮系統,並能夠完全兼容北約制式彈藥,那麼我國的坦克出口之路就會更加廣闊。不過,也有壞處,那就是巴西的這點訂單量似乎還不足以支撐一種全新火炮彈藥系統的開發費用。

最終,這筆軍貿交易會走向何方,我們還要拭目以待!

圖片:國產VT4主戰坦克已出口多國,是一種成熟的坦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a999f27a11aec49d67640c2355c5c6f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