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足18強賽名單:3大嚴苛標準引發5大質疑,伊萬該如何應對?

2024-08-22     左丘虹影

國足18強賽大名單公布後,球迷們的情緒如過山車般起伏。雖然伊萬的挑選標準聲稱極為嚴苛,但最終名單是否真正符合預期呢?上海申花和山東泰山貢獻了14名球員,其中申花以8人領跑。雖然這兩支球隊表現強勁,但這種球員分布是否合理?相比之下,上海海港和成都蓉城卻顯得默默無聞。上海海港僅有4名球員入選,而成都蓉城甚至沒有一人入選,這種情況是否反映了名單中存在的「厚此薄彼」?

中場配置同樣引發關注。面對日本和沙特這樣的強敵,國足中場的工兵型球員雖能跑能搶,但缺乏足夠的靈活性和控球能力,這讓人擔心是否能在比賽中有效應對對手的傳控實力。伊萬的戰術安排是否能夠經得起考驗?單憑几名球員的硬拼是否足以應對複雜的比賽局面?

另一個問題是上海海港和成都蓉城球員的冷清現象。上海海港作為聯賽領頭羊,國腳名額應不至如此稀少;成都蓉城雖排名第三,名單中卻毫無代表。韋世豪因禁賽狀態受影響,但其他球員是否真的實力不足?這讓人懷疑伊萬的選人標準是否過於偏頗。

門將的選擇同樣令人費解。此次帶了4名門將,通常來說3名足以應對各種比賽情況。多出的一個名額是否暗示著對門將位置的過度擔憂,或者背後隱藏著其他考量?這樣的選擇是否會削弱其他位置的實力?

伊萬一貫偏愛單後腰戰術,但此次卻召入了4名後腰,似乎暗示了戰術上的調整。單後腰戰術可能在現狀下難以應對前場火力不足的問題。伊萬是否真的準備放棄老戰術,轉而採用雙後腰以增強防守?這種變化是否能帶來顯著效果,還是只是一次冒險嘗試?

伊萬的選人標準以「使命感」、「積極態度」和「聯賽表現」為主,聽起來無懈可擊,但是否在強敵面前顯得過於理想化?未來的比賽將檢驗這份名單的實際效果,伊萬的選擇標準和戰術調整將會是「開天闢地」還是「竹籃打水」,我們將拭目以待。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a986d0de49a6d343a25b80b520c9bea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