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是世界遺產,是博物館,也是西安古樹最密集的地方!你去過嗎

2022-10-11     小漁的行旅日記

原標題:這裡是世界遺產,是博物館,也是西安古樹最密集的地方!你去過嗎

這是小漁的行旅日記,走走停停,和我一起看西安。

在西安,如果要挑選一個去過100次都不會膩的地方,你會選擇哪裡?我的答案是——小雁塔。

西安今年的十月,秋雨綿綿不絕下了個徹底,天剛放晴,我便拿起相機奔赴小雁塔景區,想要抓住稍縱即逝的秋天。

小雁塔,是個一年四季都很美麗的地方。它既是一處世界遺產,又是一座博物館(小雁塔和西安博物院是一個大景區),還是西安古樹最密集的地方。擁有如此深厚的人文底蘊、韻味悠長的園林景致卻免費開放,而且地理位置還在鬧市地鐵可達之地,這在西安,大概再也找不出第二個了吧?

小雁塔景區的核心,自然是這座聳立1300多年的小雁塔本塔了。小雁塔與大雁塔,從唐朝時便是長安城內最重要的兩處地標建築,2014年,這倆「兄弟」也一起入選了世界文化遺產名錄。不過如今想去看大雁塔,得花上40元門票;小雁塔則敞開懷抱,迎接著萬千遊客。不用花一分錢,便能一睹它的容顏。

小雁塔很秀氣,它是一座密檐式磚塔,原有15層,現存13層,是唐代佛教建築藝術的遺產,影響了中國其後很多地區密檐磚石塔的建造。

我拍過無數次小雁塔,每次看著它總忍不住再次拍下它秀麗的身姿。天地之間,昂首挺立,千古風流。

圍繞小雁塔的是一處園林,這裡歷史中曾經是薦福寺(小雁塔原名薦福寺塔)的所在地,如今寺廟已經消失,散落其中的白衣閣、藏經樓、大雄寶殿、慈氏閣、南山門等明清古建築群依然留存,為小雁塔園林增添了許多人文氣息。

而圍繞這些明清古建築群的,則是西安市區里最密集的一片古槐樹群。

國槐是古城西安的「市樹」。走在西安的街頭,會發現許多古老的大槐樹。我查了一下相關資料,西安林業部門曾經有一項普查數據,在西安的各種古樹名木中,槐樹是最多的。

據史料記載,國槐早在漢代就已定居長安。唐代,槐樹成為「有君子之風,堅硬、正直,蔭蓋廣闊」的美好象徵,被廣泛地種植在長安城的街道兩旁。這種「國槐夾道」的景觀,也隱含時代的社會生活寓意。

小雁塔里的古槐密布,光有「身份證」的古槐就有十來棵,它們遮天蔽日,擎天而立,撒下一片濃陰,極具幽深清遠之況味。行走其中,便會瞬間有種遠離喧囂的錯覺,走著走著,心也漸漸寧靜。

最古老的幾棵槐樹,都有1300來歲。它們的樹皮像耄耋老人的肌膚,粗糲、皴裂,十分滄桑。抬頭望向樹葉,卻依然綠意盎然、亭亭如蓋,似乎在告訴我們這些訪客:我們還年輕著呢!

由於年代久遠,這裡也成了一座「古樹展覽館」。有些古槐的旁邊,豎立著幾塊「朽木」(它們曾經是古樹的一部分),上面寫著「古樹研究標本 禁止觸摸」等字樣;有些古槐的枝幹則已經傾斜,景區為此設立了仿樹幹「拐杖」用以支撐它們龐大的身軀。

拄著「拐杖」的古槐樹,與不遠處的小雁塔,輝映出甘苦與共的時光感。是啊,算一算,它們相伴走過了1300多個年頭吶!

寒露已過,深秋已至。此時此刻,銀杏泛起了黃邊兒,爬山虎漸漸枯萎,託了古槐樹的福,綠色依舊是小雁塔里的「主打色」。這是一年中最後一抹深幽了,趁著寒冬未至,來這裡逛逛吧!

最後說一些旅遊實用信息,想來的朋友可以參考

坐標:西安市南門外友誼西路小雁塔·西安博物院

交通:大家可以乘坐公交車到「小雁塔」站下車;或者坐地鐵到「南稍門」站,然後步行15分鐘即可到達。

門票:免費,提前在網上預約免費門票,刷身份證入內。注意每周二閉館。目前進入景區需要提供72小時核酸陰性報告或24小時核酸採集證明。

提示:目前西安博物館內正在舉辦「花月醉雕鞍——大唐金鄉縣主展」,值得一看哦。

想了解更多冷門又好玩的旅遊地,歡迎大家關注小漁的行旅日記。和小漁一起發現世界更多美景吧!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a940388f4c05835aa4bb606f999d2e1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