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老白茶的價格差距這麼大?那些特別便宜的老白茶,能買嗎?

2023-07-25   小陳茶事

原標題:為什麼老白茶的價格差距這麼大?那些特別便宜的老白茶,能買嗎?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首發於搜狐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村姑陳

《1》

最近這段時間,諮詢新白茶的茶客,遠多於老白茶。

李麻花好奇:「難道現在不流行喝老白茶了?」

當然不是。

指了指窗外,正是艷陽高照,地面上不斷有蓬勃的熱氣整上來。

現在這個季節,熱,悶,潮,多喝新白茶是真心舒服。

等到天氣漸漸轉涼了,秋天到了,老白茶又會重新回到大家的視線里。

也不排除有一些朋友,在默默地喝老白茶,一年四季,安安靜靜。

正在泡茶,茶友的留言來了。

對方問:「有沒有平價的老白茶推薦一些?預算300元左右,能喝到什麼等級的?」

講真,這個問題,讓村姑陳面露難色。

忽然想到那句話,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如果要辦一桌滿漢全席,預算又十分有限,再賢惠的巧婦,也沒有辦法做成。

由此可見,如今依然還有很大一部分人,對老白茶的真實價值並不了解。

也正因為如此,價格非常便宜的做舊茶,總是能騙到新茶友。

所以村姑陳想,有必要讓這些需要幫助的茶友,識得老白茶的真面目了。

《2》

300塊錢,有沒有可能喝到老白茶?

有可能,但品質好不到哪裡去。

請原諒村姑陳的大實話,很多時候,忠言逆耳利於行。

實話雖然有些刺耳,可是,更加能打動人心,揭露真相。

在茶圈中,總有一些人喜歡把「當年白茶才50塊錢一斤,沒人喝,都是一麻袋一麻袋地買」掛在嘴邊。

好吧,這個老黃曆,總是被三五不時地翻出來。

就像李麻花的黑歷史,也經常成為我們茶餘飯後的笑料。

不可否認,如果放在十年前,或者更早的時候,300元的確能買到品質還不錯的老白茶。

主要原因是,當時喝白茶的人不多,喝老白茶的人更少,只有極少一部分人知道「白茶一年茶,三年藥,七年寶」的陳化規律。

於是,抱著試一試的心態,購買了。

而一喝,便愛上了。

回過頭來看,多年來的通貨膨脹,當年的300元,現在已經翻上好幾番了。

要知道,在村姑陳10來歲的時候,拌面一碗才5毛錢,扁肉一碗1塊錢,二環內的房價才2千多塊一平米。母上大人的閨蜜,當年買房只要幾萬塊錢,努力掙錢買了一套又一套,現在過上了當包租婆的快樂生活……

你看,「當年」這個概念,真的是非常非常遙遠的了。

人活在當下,就不能總是因循守舊,墨守成規。

與時俱進,順勢而為,才是理智的做法。

而與時俱進就是,多看一看,了解一下當今白茶市場的行情。

如此一來,你就會發現,這些年白茶勢如破竹,人氣節節高升,已經成為了大家茶桌上的常客。

那麼,價格自然也是不斷上漲的。

一方面是因為,品質在精進,白茶已經不再是過去的那個「小透明」了。

另一方面是因為,茶青、人工、製作等各方面的成本,都在上漲。

故而,白茶的市場零售價,自然也要調整。

然而,無論你能否接受,無論你買不買,福鼎白茶這匹黑馬奔跑的速度,只會越來越快。

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

《3》

老白茶的價格,由什麼決定?

因素很複雜,包括產區、工藝、儲存、年份、價格、等級、種植方式等等。

例如,高山茶比平地茶貴;

日光萎凋的茶,比室內萎凋的茶貴;

專業倉庫里用心存出來的茶,比隨便存一存,雜味怪味一大堆的茶貴……

拋開品質的原因,老白茶之所以比新白茶價格高,主要是因為倉儲的成本。

我們經常提醒大家,存茶不能馬虎。

想要喝到優質的老白茶,一定要遵循密封、乾燥、避光、陰涼、無異味的原則。

這五個要素,缺一不可。

這是因為,我們日常的倉庫,也是這樣做的,並且更加嚴格。

統一用三層包裝法密封后,存在寬敞、乾淨的倉庫里,底下還要用木板墊高至少10厘米,保證離牆離地,隔絕水汽。

並且,必須24小時開啟抽濕機,讓存茶的環境恆溫恆濕。

如果太潮濕,白茶隨時有受潮變質的風險。

那麼,誕生一款老白茶,光是倉儲的成本,就包括倉庫的場地費用,購買設備的費用,設備所產生的電費,設備維修的費用,人工管理的費用……

每一筆支出,分攤到每一斤老白茶身上,只多不少。

這便是為什麼,同樣的一款白茶,年份越老,價格越貴。

另外,老白茶是越喝越少的。

物以稀為貴,品質好的老白茶,永遠不缺市場,更不缺買家。

所以,價高者得,不足為奇。

《4》

為什麼市面上還有很多便宜的老白茶?

不難發現,當白茶的整體價格都在上升的同時,總有一部分「異類」在作怪。

混淆視聽,誤導消費者。

比如500元一斤的白毫銀針,99元一餅的老白茶餅。

甚至還有商家號稱虧本促銷,回饋老客戶,9.9元就能把老白茶帶回家。

這些廉價的白茶,不得不說,遇見很難不心動。

大家總會抱有一種心理:試試吧,反正這麼便宜,不吃虧。

但正是因為抱有僥倖,才讓自己被人割韭菜了。

賣家看穿了不懂茶的人喜歡貪便宜的心態,便把品質有缺陷的茶,定個低價。

美其名曰:薄利多銷,原產地直供。

殊不知,是在磨刀霍霍向每一個人貪便宜買茶的人。

他們只要手起刀落,就能收割一批綠油油的韭菜。

尤其當做舊茶坑騙了大量消費者錢財的時候,這些商家,就顯得更加卑劣了。

「一分錢一分貨」,是老祖宗流傳下來的經商之道。

雖然到了現代,貴的東西不一定好,也有可能是智商稅。

但便宜的東西,一定好不到哪裡去。

因為商家最終的目的,就是要賺錢的。

越便宜的茶葉,意味著原料就越差,成本低廉,這才是大機率事件。

反之,茶青原料好,工藝精湛,倉儲得當的白茶,若是便宜出售,豈不是自降身份了?

否則,好茶虧本賣,莫不是大愛無疆,願意賠本賺吆喝,出來做慈善。

這樣的「慈善家」,又有多少呢?

反正村姑陳是沒遇到過這樣的同行,如果有,請各位看官給我引薦一下。

《5》

售賣劣質茶、做舊茶的商家,確實不厚道。

而身為消費者,既然無處可躲,那只能正面迎敵。

樹立正確的三觀,擁有正確的消費觀,知道什麼是對,什麼是錯。

千萬不要為了蠅頭小利,而委屈自己去喝劣質茶。

豈止是得不償失,簡直是傷身又傷心。

唯有不斷修煉,看清真相,提升自己的喝茶技能,多對比,多嘗試,才能分辨出老白茶的好壞真偽。

實在預算有限的話,可以先買體驗裝回去,試喝一下。

一斤的老白茶很貴,而100克或者50克的老白茶,能讓你用最低的成本,喝到正宗的老白茶。

最重要的是,不要盲目追老。

老白茶中也有差等生,新白茶中不乏優等生,年份不能決定品質。

願各位都能喝到好茶,享受美妙的風味。

原創不易,如果您覺得這篇文章對您有幫助,請幫忙點個贊。

關注【小陳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識!

小陳茶事村姑陳,專欄寫手,茶行業原創新媒體「小陳茶事」主筆,已出版白茶專著《白茶品鑑手記》,2016年-2020年已經累計撰寫超過4000多篇原創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