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新春之際,來勢洶洶的新冠病毒肺炎疫情讓全國上下開始打響一場沒有硝煙的戰役。
疫情就是命令,開戰就是決戰!習近平總書記親自指揮、親自部署疫情防控工作,黨中央、國務院作出一系列總體部署,無數人心手相牽、攜手相扶,共築戰疫長城,堅決打贏這一場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
面對這場疫情「大考」,作為深圳市的產業大區、人口大區,龍崗區堅決按照中央、省、市的部署,提前部署開展疫情防控工作,全區上下積極動員、嚴防死守、多措並舉,以「越是艱難險阻越要勇於擔當,越是攻關陷陣越要衝鋒在前」的氣魄與擔當,以周密舉措、用硬招實招,為保障群眾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展現龍崗作為,作出龍崗貢獻。
截至2月22日24時,轄區總面積達388.21平方公里、擁有近500萬人口的龍崗區已連續7日無新增確診病例。「零新增」,充分顯現了過去1個月龍崗區疫情防控工作的效果。
與時間賽跑 超前部署搶抓疫情防控「黃金窗口期」
動手早,是龍崗區在這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戰中的最大特點。
1月21日上午,龍崗區著手編制印發《龍崗區高速公路冬春季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應急預案》及其補充通知,並在全市率先開展高速公路疫情聯防聯控部署工作;1月23日,廣東省啟動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後,龍崗區全面進入「戰時狀態」,對照省市疫情防控指揮架構、結合龍崗轄區實際成立「1+11」專項工作組,形成了「1+11+25」總體作戰方案;1月25日,龍崗區在全市率先發出「集結令」,全區在深公職人員立即返崗。到大年初三(1月27日),非在深非疫區人員也已全部到崗,同時發動街道社區幹部、網格員、安全監管員等各方力量,迅速組織起一支6萬多人的防控隊伍……重捋這條時間線,醒目的數個「率先」,生動描繪了龍崗區「與時間賽跑」的矯健身影。
作為深圳東部最大的行政區以及唯一和東莞、惠州同時接壤的區,公路疫情防控責任重大,這其中,早謀劃、早動手更是為龍崗乃至全市搶抓疫情防控「黃金窗口期」搶占了先機。
龍崗區第一時間主動擔當「外嚴防輸入」主力軍,自1月26日起,在4個高速公路出入口及14個國省道和市際道路交叉口進行檢查,打破街道限制,將卡點檢查任務分配至所有街道抓嚴抓實。1月27日,又根據疫情形勢發展及龍崗實際,進一步調整優化交通查控模式,關口前移,最終形成「3+4+10」卡點設置實施方案(3個高速公路主線檢查點、4個市際主通道檢查點、10個市際次通道檢查點),並於當晚全部布控完畢,將檢查覆蓋面從龍崗出入口擴大到自龍崗進入深圳的所有車流,全力為深圳守好「東大門」。
在檢查點上做好車輛和人員的排查。
截至2月22日,龍崗已累計排查車輛136萬輛次、人員335萬人次。
抓住「牛鼻子」 全覆蓋、無死角「盯牢管好」社區小區
「社區是疫情聯防聯控的第一線,也是外防輸入、內防擴散最有效的防線。把社區這道防線守住,就能有效切斷疫情擴散蔓延的渠道。」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調研指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時,發出了緊緊依靠人民群眾,堅決打贏疫情防控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的衝鋒令。
盯牢了社區、小區,也就抓住了防止疫情蔓延的「牛鼻子」。然而,近年來龍崗區實際管理人口已近500萬,且人口結構、居住結構複雜,疫情防控難度之大,可想而知。這一切,都考驗著這個人口大區的組織動員能力、應急管理能力、基層治理能力等城市治理現代化水平。現在可以看到,在戰疫應急大考中,龍崗用社區小區疫情防控部署創新的力度、速度、廣度、深度,為提升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作出了積極探索。
阻擊疫情戰鬥打響以來,龍崗以全區111個社區、3823個網格為基底,建立起111個「防疫大網格」、3823個「防疫小網格」,用全覆蓋、無死角的社區小區戰疫堡壘,構築疫情防控人民戰爭的銅牆鐵壁。據了解,龍崗區在節前摸清轄區人口春節出行情況的基礎上,從1月26日起,用時4天完成了全區實有人口、實有房屋的循環式摸排,累計排查人口信息510.25萬條,樓棟18.12萬棟;2月2日又啟動第二輪重點排查,更加精準查找重點人群,確保重點人員全部在控。目前,龍崗已積極發動社區、物業、義工等4萬餘社會力量參與戰「疫」,形成聯防聯控、群防群控局面,並從全區黨政機關抽調333名幹部、區屬企業抽調700名員工,下沉一線駐點支援社區開展疫情防控工作。
社區實行圍合式管理。
現在,全區505個花園小區、489個城中村已全部實行圍合封閉式管理,逢人必檢、逢人必詢成為常態,確保第一時間發現發熱人員和處置。此外,龍崗還嚴抓居家隔離環節管控,在全市率先落實111個社區「三位一體」管理服務全覆蓋,以「足不出戶」為要求,組建由工作站人員、民警、社康醫生組成的隔離「三人組」,對居家隔離人員實施全流程、閉環式管理服務。
隔離病毒,但不隔離親情和愛。今年大年初一(1月25日),高先生一家從疫情發生地回到龍崗區坪地街道中心社區山塘尾小區,主動向社區作了報備,並非常配合地進行了為期14天的居家醫學觀察。社區工作人員每天關心高先生一家體溫、物資需求等情況,還主動為他們送去口罩,讓高先生一家倍感暖心。這,只是龍崗區居家隔離人員日常生活的一個縮影。據了解,自疫情發生以來,龍崗區各社區都建立了居家隔離人員管理服務微信群,不定期推送疫情防控科普知識,及時回應各類需求,幫助他們解決生活難題和心理困惑。雖然從嚴從緊施策,但方式方法體現人文關懷,缺物幫購、飲食幫跑、恐慌幫疏……龍崗用心、貼心的「軟」舉動,不僅為居家隔離人員打造了有溫度、可擁抱的港灣,更體現了這座城市的溫度。
上門為居家隔離人員服務。
兩手抓兩手硬 以點帶面助力企業有序復工復產
龍崗是深圳的產業大區,如何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實現企業有序復工復產?這個從疫情來襲之初就擺在面前的難題,龍崗用「以點帶面、兩手抓兩手硬」予以破題。
以點帶面,即集中火力攻堅300人以上規模企業復工,竭力推動全區企業有序復工;兩手抓兩手硬,即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復工復產,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實現有序復工復產。
據了解,面對疫情防控及復工復產壓力的「兩難」,龍崗區早在疫情防控工作開始之初就提前組織研判,制定了相關專項方案,並動態優化,推動企業分級分類分批覆工復產。從1月25日開始,就積極協調防疫物資生產企業復工,千方百計保障其生產供應鏈,為企業原材料採購、招工、員工生活提供及時幫助;1月30日出台了《企業復產復工疫情應對和防控工作方案》及工作指引,強力協調推動383家區內防疫物資企業及其配套企業提前復工。此外,龍崗區還制定印發了《關於進一步加強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工作的通知》《企業對抵深員工管理指引》,明確企業的疫情防控主體責任和復工條件、復工標準,以「分級分類」「雙兜底」「負面清單」三項舉措,幫助企業在做好防控安全的前提下儘快復工復產。
不少企業已經復工復產。
復工復產的同時也強化防疫。
連夜開發上線的「企業復工復產備案平台」實現企業復工「不見面」備案;對重點百強企業實施「一廠一組」聯絡制度,安排專人對接,協助解決復工復產遇到的問題;及時梳理總結深南電路、兆馳公司等企業好的疫情防控經驗做法,分類型形成具體、清晰可操作的明確指引,讓不同的企業一目了然、易於操作;出台《龍崗區關於支持企業做好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有序復產復工的若干措施》,從防疫措施、物資需求等7個方面發力,為企業解決物資供應、招工用工等困難;全市率先廣泛發動區屬國企、社區股份公司等帶頭減租,帶動轄區各類業主為各類經營主體減租,累計減免超3億元,惠及企業、商戶逾2萬家……
工作人員為復工復產企業答疑解惑。
一系列「硬核」操作之下,最新的數據能說明一切:截至2月22日,全區3.2萬家企業已復工復產14325家、員工49.7萬人。其中,規上企業復工1496家,占比超過八成,重點百強企業已有華為、比亞迪、兆馳等89家復工。
黨員帶頭、盡銳馳援 全民攜手築起疫情防控最強防線
干在先沖在前,作表率打頭陣,讓黨旗在急難險重工作一線高高飄揚。疫情當前,更不例外。嚴峻的疫情形勢面前,投身防控第一線,正是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幹部踐行初心使命、體現責任擔當的試金石和磨刀石。
為了讓黨旗始終在疫情防控第一線高高飄揚,1月31日,龍崗區印發《關於在疫情防控工作一線成立臨時黨支部的通知》,組織全區各單位黨員幹部盡銳出戰,沖在抗疫最前線。一線崗位上,只要有3名以上黨員就立即組織成立臨時黨支部、重溫入黨誓詞、迅速投入工作。截至目前,已成立抗疫一線臨時黨支部174個,在疫情防控工作中發揮出了示範帶頭作用。
抗疫一線成立臨時黨支部。
坂田街道組織「兩新」黨組織衝鋒在前,積極履行社會責任;航嘉公司組織黨員尋購N95口罩2655個,並向武漢捐贈空氣凈化器30台;瀋海高速龍崗服務區防控卡點臨時黨支部黨員鄧立先暫別剛剛生產、還在醫院的妻子,連續多日奮戰在一線崗位……在這個沒有硝煙的戰場上,「我是黨員我先上」成為出現頻率最高的一句話,群眾看到一名名共產黨員挺身而出,部分黨員甚至帶藥赴崗、輕傷不下火線。「共產黨員真好,不忘初心,在這非常時期,全面體現出黨員為人民群眾服務的宗旨。」日前,住在龍崗中心城的黃先生對疫情防控工作如此評價。市民的說法,便是最好的褒獎。除了黨員帶頭,龍崗現在可以說是全體動員、全民戰「疫」。龍崗區稅務局在1小時內就集結完畢首批45人參與疫情聯防聯控隊伍,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龍崗管理局選派四批共43名幹部職工參加交通卡點檢查,龍崗區人民法院提供的近200人大型支援隊伍已分批抵達龍崗抗疫第一線……各駐區單位盡銳馳援,共同守衛著城區平安。
黨員幹部衝鋒在前。
防疫一線幹部職工的辛苦付出,老百姓是看在眼裡、記在心裡的。現在,全區已經有越來越多的居民主動參與到卡點做義工,李柳科就是其中之一。這位坂田街道水斗坑村的熱心村民,不僅主動加入卡口值守,還在水斗坑村民微信群號召年輕人積極加入守護家園的值班工作中來。他告訴記者,自己就是受社區網格員影響主動參與進來的,「現在很多居民會主動送來物資和慰問品,原來不聲不響的業主群也開始接龍報名去卡口值守了。 」這,就是從聯防聯控到群防群控的最生動註解。
越來越多的市民穿上「紅馬甲」,支援一線。
龍崗融媒記者: 王晶晶
龍崗融媒編輯:盛小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