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車」即將量產上路?自動駕駛商用落地再提速

2023-11-18     北京交通廣播

導 讀

具備自動駕駛功能的汽車即將面向消費者量產,並且在全國範圍內試點上路。昨天(11月17日),工信部、公安部等四部委聯合發布通知,針對3級和4級駕駛自動化的智能網聯汽車開啟准入試點,業內人士認為北京有望較早進入試點範圍。

工信部統計顯示,截至今8月,全國累計開放自動駕駛測試道路超過2萬公里,部分智能網聯汽車已經具備量產應用條件,因此針對3級和4級駕駛自動化的車輛開啟准入試點。

關於開展智能網聯汽車准入 上路通行試點工作的通知/工信部官網

全國汽車行業生產力促進中心主任王羽介紹,此前量產銷售的汽車僅限於2級駕駛自動化,這次是重大突破。「市面上有的車輛已經介於2級和3級自動駕駛之間,比如特斯拉、小鵬、蔚來,包括一汽、東風、廣汽的部分車輛有自動駕駛的功能,局部環境下可以由車輛自主控制和運行。今後有自動駕駛功能的車輛只要符合準入要求,就會讓企業生產,給消費者購買。

部分車輛具備接近3級駕駛自動化的水平/來自網絡

申報試點的車輛要通過測試與安全評估,以及產品准入許可,滿足動態駕駛任務執行、人機互動、網絡數據安全、軟體升級等安全要求。

中國科學院雄安創新研究院認知智能實驗室副主任黃武陵介紹,取得准入的車輛要在限定區域內通行,而試點區域的選擇也有較高門檻。「要求試點區域有基礎設施,還有雲端的資源,就是實現人、車、路、雲協同,還有用戶的一些基礎,另外要有提供車輛測試和評估的條件。綜合來看,北京具備比較早入選的可能性。」

北京的自動駕駛汽車測試/來自網絡

自動駕駛測試車輛跟車/來自網絡

開啟試點之後,部分區域將進入人類駕駛和自動駕駛混行的狀態。黃武陵介紹,試點文件也做出明確規制,保障人類駕駛員的權益。自動駕駛的產品怎樣融入混合交通?比如它只顧著駕駛安全,遠遠地跟車,保留很長的車距,明顯不符合正常駕駛員的習慣。產品設計上就會有一些要求,讓它融入混合交通。另外,自動駕駛車輛會加一些聲光電,顯示出車輛的狀態,更好的與人類駕駛員互動。

另外,試點車輛必須配備交強險以及單車不低於500萬元的交通事故責任保險。同時,在自動駕駛系統激活期間,要準確記錄發生嚴重失效、有碰撞風險等數據。一旦發生事故,要提供事發前至少 15 秒和事發後至少 5 秒的視頻信息。

中國科學院雄安創新研究院認知智能實驗室副主任黃武陵分析,事故發生前15秒和事故發生後5秒的數據,從技術角度看是足夠的,能夠判斷這個車輛和事故的幾方到底是誰承擔責任。另外,車企還有黑匣子一樣的記錄平台,足夠做相應的依據。

汽車黑匣子EDR/來自網絡

試點工作設置暫停和退出機制,比如自動駕駛系統原因導致死亡 1 人或者重傷 3 人以上的就會退出試點。

全國汽車行業生產力促進中心主任王羽介紹,此前智能網聯汽車只在部分省市示範運行,這次由國家部委推動在全國試點運行對行業意義深遠。「第一,這是智能網聯汽車產品從科技走向產業化,走向市場化,最終走向社會化的客觀需要。第二,解決了中國產品在國際上的競爭力問題。因為部分國家已經開始對自動駕駛汽車進行限制性的准入,我們必須開展試點,推動自己企業的技術進步,完善智能網聯汽車的安全驗證。」

自動駕駛汽車

您期待麼?

轉發

評論區一起聊聊吧

內容來源:北京交通廣播記者 戚天 、編輯 孫媛 、主編 程艷

編輯:劉慧明

值班主編:車水

監製:趙鵬

點個

分享給身邊的朋友吧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a6cbad21d6c572ec064d2c3aa173cf7c.html











1.17億人次!

2024-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