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利雙增,生態煥新,浙商銀行交出發展「內生答卷」

2023-09-04     財經無忌

原標題:營利雙增,生態煥新,浙商銀行交出發展「內生答卷」

文 | 無銹缽

8月29日,在上市銀行陸續發布半年報的「窗口期」,浙商銀行向市場交出一份超預期的期中成績單:

上半年營業收入332.27億元,同比增長4.68%,增速連續8季度保持股份行第一;歸屬於股東的凈利潤77.43億元,同比增長11.03%,增速時隔四年重回兩位數。

經營質效穩步提升的同時,浙商銀行的資產質量和相關指標也得到了相當程度的改善。

得益於上半年「引戰投」取得重大突破,浙商銀行資本充足率11.83%,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8.18%,分別比上年末上升0.23個百分點和0.13個百分點。整體經營層面,凈息差邊際企穩、明顯好於同業;關注率、逾期率等不良前瞻指標改善,存量不良加速出清。

外部經濟形勢複雜、同業競爭日趨激烈的背景下,浙商銀行何以擘畫逆勢增長曲線?

「不僅在經營上保持了好的勢頭,經營業績繼續跑贏大勢、領先同業,而且在生態上呈現了好的兆頭,在發展上啃下了硬的骨頭。」 9月1日,浙商銀行2023年半年度業績說明會中,董事長陸建強將這一變化,首要歸因於「內部生態的全面導正」,強調以文化軟實力,構築經營業績的硬實力。

自浙商銀行新一屆領導班子履職以來,首先便「刀刃向內」,從高層領導班子自上而下、全面治理包括企業文化、管理制度、組織變革在內的一系列政治文化生態,營造協同高效,風清氣正的內部氛圍。

據悉,過去一年裡,浙商銀行提出「正、簡、專、協、廉」的五字政治生態工作要求,從領導班子著手率先端正價值觀,「一級做給一級看」,嚴抓作風治理,開展各類明察暗訪1065家(次),嚴抓追責問責。

在具體措施層面,浙商銀行也在不斷健全完善授權、制約、監督三大機制。與此同時,聚合基層聲音形成《浙銀公約2.0版》,確立「提高工作效率,反對無效加班」「為負責者負責,為幹事者撐腰」等價值觀,提升全員歸屬感、凝聚力。

「積土成山,風雨興焉」,財經無忌認為,浙商銀行今日在業績端所取得的一系列成績,正是上述變革措施傳導至經營側,所結出的碩果。

思想先行,嚴實築基,浙商銀行如何開展內部政治生態治理

「我是誰?我從哪裡來?我往哪裡去?」這是古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提出的三個認知層面的核心問題。

而銀行業頻頻革新的背後,為何浙商銀行的「變革之火」能褪祛內部政治生態的疲弊,並實現對經營業績的正向反饋?

財經無忌認為,浙商銀行這一輪依託內部政治文化生態建設,所推動的思想領域的「激濁揚清」,是一次宏觀層面,對自我的全新認知和回答。

今年年初,銀保監會就曾發文稱,股份制銀行要落實高質量發展戰略部署,就必須從優化發展理念、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處著手。

早在2022年年初,浙商銀行就在深入調研的基礎上,針對領導班子生態建設的關鍵要素,提出了建設「正、簡、專、協、廉」五字政治生態的工作要求,並出台了《關於加強領導班子五字生態建設的決定》。

五字生態之中,「正」為首,強調的是班子成員要提高政治站位、導正價值觀,以自身的「正」壓是非之「邪」、祛作風之「歪」,倡導大家以事業為重、以大局為重,思想統一、目標統一、價值導向統一,凝心聚力把浙商銀行事業推向前進。

「簡、專、協、廉」又分別從不同角度對工作方式、專業素養等提出了明確要求。實踐證明,過去這一年,以五字生態建設為引領,全行各級班子身先士卒、帶頭示範,以上率下構建起風清氣正的良好氛圍,五字生態建設成為大家的共識,全行上下正氣充盈。

某種意義上,浙商銀行在理念層面的嚴格把舵,正印證了《基業長青》一書作者吉姆斯·科林斯曾所提出的觀點:「高瞻遠矚的公司不追求『溫和』、『舒適』這樣的字眼,而是往往有著更為嚴格的制度和紀律。」

浙商銀行選擇從「體制機制貫通融合」全面落實「嚴的主基調」這兩個維度,深入開展一系列舉措:

把12個總行部門納入大監督體系,優化四項機制、五張清單,形成收集信息、發現問題、形成任務、優化追責的工作閉環的同時,還在不斷建立統一領導、協同聯動、精準高效的工作體系,並通過風險預警和監督,不斷提升全行資產質量,降低全行不良資產率。

在這基礎上,進一步抓好「三嚴三進」:「嚴格內部管理特別是嚴肅財經紀律,保持自律自省。嚴格銀企關係管理,保持清親關係。嚴格作風管理,保持健康生態。」

一系列組合拳之下,全行的清廉建設力度和影響進一步提增。長遠來看,更廉潔、更嚴明、更專業的浙商銀行,不僅符合銀行業高質量發展的需求,符合建設「一流的商業銀行」的發展目標,更符合市場和社會的普遍期待。

統領強化,浙商銀行如何築就「心無旁騖幹事生態」

浙商銀行內部的「思想」和「制度」之火,褪祛的更多是內部生態的疲弊,提升組織效率,激發人的活力,營造出全員心無旁騖的幹事生態。

「這樣的成績是來之不易的,是全行上下團結奮鬥的結果。」浙商銀行行長張榮森表示,今年上半年,全行以「一流的商業銀行」願景為統領,全面踐行九十九字批示精神,緊緊圍繞「三個一流」「四干精神」「五字生態」,推進四大基礎攻堅,打好打贏四大戰役,干成了好幾件大事。

過去一年中,浙商銀行的人才生態質量,較往年有了大幅提升。宏觀層面,行內積極打造高素質專業化幹部人才隊伍,通過制定出台《浙商銀行人才發展規劃》,啟動「雙百雙千」人才工程,打通「選用育留退」的全周期管理流程,加大了優秀青年骨幹提拔選用力度。在加大引進、培養高層次人才的一系列舉措推動下,浙商銀行已成為浙江省銀行業首家,也是目前唯一一家設立國家級博士後工作站的銀行。

與此同時,細節處同樣彰顯著浙商銀行的態度與站位。通過深入實施員工關愛工程,以奮鬥者為本,將員工個人成長、家庭幸福、財富增值與公司發展、業務提升、隊伍穩定有機結合,浙商銀行在增強員工的歸屬感、幸福感、獲得感的同時,還在不斷堅持以變革型組織為導向進一步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優化工作模式,全方位提升組織協同效率。

《道德經》中有句話,叫「夫唯病病,是以不病」,沒有企業和個體能夠完美無瑕,唯有直面問題,重視問題,才能解決不足,收穫成長。

2022年伊始,浙商銀行在內網上線了「蜂巢」吐槽平台,鼓勵全體員工圍繞全行高質量發展「捅馬蜂窩」,全員可以暱稱匿名註冊,以「蜂友」身份吐槽諫言,把問題擺上檯面,相關責任部門需及時予以答覆解決

運行一年間,蜂巢平台圍繞全行發展戰略、業務開拓創新、客戶體驗優化等拋出不少討論話題,如「2023年經營、財務及績效政策大討論」「鏈式金融,等您來吐槽」「手機銀行捉蟲(bug)大賽」均激發全員參與熱情,跟帖中不乏讓人看了「臉紅出汗」但又鞭辟入裡的好聲音、金點子。

如蜂友「卑微的塵埃」,其針對「2023年經營、財務及績效政策大討論」的高質量建議,獲總行高度關注,專項對其評論進行研議、督辦分解,得到公司銀行部、風險管理部、計劃財務部、浙江業務總部的積極研究反饋。

同時,蜂巢成為對內提升員工幸福感和歸屬感的精神家園,如蜂友反映的希望開展電競比賽、增設育兒假、改善療休養政策等情形,總行相關部門均有回應並開展落實。

對此,一名在蜂巢累計「蹲守」949小時,著力回答、解決問題的總行相關部門負責人這樣點評蜂巢的價值與意義:「蜂巢平台因其匿名性、社交性特點,打破了上下級壁壘,打破部門豎井,讓基層每位員工的聲音都能直達總行……把批判當作前進的動力,把不滿化成向上的車輪,這正是一個企業能不斷發展進步的奧秘,有刀刃向內的勇氣,有正視問題的自覺,才能發現不足、找到短板。」

今年8月舉辦的「浙銀文化周」上,為了持續推動浙銀文化體系的升級完善,浙商銀行推出《浙商銀行行訓》、《浙商銀行之歌》、《浙銀公約2.0版》,對企業文化的核心要義實現升華凝練、具象成形,更有儀式感、更具「浙銀范」。

其中,《浙銀公約2.0版》的推出,便有來自蜂巢論壇的推動,在初版《浙銀公約》中,有員工在蜂巢反映內容「有說教味」,此帖得到董事長陸建強的實名id回復,引發全行關注,回覆中表示,公約需要大家用心解讀,在踐行中去感悟,也需要因時而變,不斷提升。希望大家在《浙銀公約》基礎上深入思考,多提意見建議,形成更加生動有味、溫暖親切,更加直擊問題,獲得更多認同、共鳴與歸屬感的《浙銀公約2.0版》。

如今的《浙銀公約2.0版》中,便出現了「提高工作效率,反對無效加班」,「陽光健康不內卷,開心工作不躺平」等更貼近當下青年員工價值觀的提議,有效凝聚了全行共識,提升了文化認同,構建起全員文化、共建共享的機制。

在財經無忌看來,浙商銀行的改革,是「刀刃向內」的改革,是用「新瓶裝新酒」,打造適應未來金融市場需求的「敏捷型組織」和事業團隊。

浙商銀行將文化建設視作「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底盤」,正在加速形成自身的文化底蘊、文化追求、文化舉措乃至文化成就。

以善為本,浙商銀行如何與區域經濟共生共榮

在中國商業市場中,銀行的角色很特殊,既是商業活動的助推器,也是社會經濟的穩定器;既是市場化運作的商業主體,也肩負著國之大者的社會責任。

「金融要讓社會因其服務、專業而獲得尊重,而非因為利潤」——浙商銀行的「樣本意義」就在於,不僅藉由財報成績單,體現出經營側的成果,其主導的風清氣正、心無旁騖的幹事氛圍,還彰顯出推動金融回歸本源初心的時代擔當。

以善本金融的具體實踐為例,作為唯一一家總部在浙江的全國性股份制商業銀行,浙商銀行自開業以來,以支持民營經濟、小微企業發展定為工作重點和努力方向,與民企、小微共生共榮。

針對廣大中小微企業在後疫情時代所面臨的抵質押物不足、資金供需不匹配等阻礙,浙商銀行創新性推出「數易貸」「人才支持貸」等信用貸產品,用定製化的金融服務方案幫助更多小微企業獲得融資,不斷擴大小微金融服務「空白地帶」覆蓋面。

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6月末,浙商銀行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餘額突破3000億元,累計投放小微貸款近2萬億元,服務小微企業近60萬戶。其中,浙江省內小微貸款在該行小微貸款中的占比超過40%,在浙江省內投放的普惠小微貸款餘額及普惠小微授信戶數均位列全國首位。

此前的「浙銀文化周」上,浙商銀行更是公開呼籲,金融要回歸初心,推進「金融向善」走向「善本金融」,並持續加碼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構建「浙銀善標」體系,把「善」作為實踐金融服務的出發點,把「善」的基因全面植入到金融服務每一個場景。

從這個角度來說,財經無忌認為,浙商銀行一系列變革成果,不僅僅藉由財報這一過硬的成績單,得到了彰顯,更是為浙江地區,乃至全國的金融機構,提供了政治文化生態建設的「成長參考」。

圍繞著上述層面的變革成果,研究組織、評級機構和資本市場也給予了積極評價。

招商證券研報顯示:「浙商銀行堅持深耕浙江、輻射全國,市場空間廣闊,給予『強烈推薦』評級。」

眺望未來,風清氣正的政治文化生態,將繼續「滋養」浙商銀行向著「一流商業銀行」的藍圖奮進,全員扛起時代新擔當、展現金融新作為,踐行善本金融,實現經濟金融的共生共榮。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a68af9575c4f6366dc2bc37ccff7b80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