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菀菀類卿」與「蘭因絮果」,哪一個更令人悲戚?

2023-11-08     迷影生活

原標題:「菀菀類卿」與「蘭因絮果」,哪一個更令人悲戚?

近日重溫了電視劇《甄嬛傳》與《如懿傳》,兩部劇中對女主的感情線都曾做過簡短的總結,分別是「菀菀類卿」和「蘭因絮果」。曾有人提出過關於「菀菀類卿」和「蘭因絮果」,究竟是哪一個最令人悲戚惋惜?

在我看來,二者無需比較,因為它們共同點都因情愛而生,但結局皆是悲劇,它們的存在都反應了感情和人性本身的現實和殘酷,無關對錯,若非要論起孰是孰非,只能說是人性使然,真實而殘忍。

01 愛而不得,才會使一切變得美好,但終究是虛妄

菀菀類卿是一場因替身而得到所謂愛情的美麗誤會,因為長相酷似皇帝已故摯愛的純元皇后菀菀,甄嬛被皇帝看中選入宮中成為常在,賜予了純元皇后小字菀為封號。

甄嬛本無意入宮,為避寵而多次躲懶裝病,卻依舊未能躲過命中注定該來的寵幸,一場杏花微雨,一次以果郡王為名的邂逅,讓她深陷其中,冰封已久的心被融化,她不自覺的陷入到皇帝的柔情繾綣當中。

為了她,皇帝處置了言語衝撞她的余答應,在她未侍寢過就晉封了貴人,甚至為她而冷落了華妃,幾乎所有的寵愛都盡數給了她,若不是在封妃時被皇后設計誤穿純元皇后的舊衣,想必她會繼續活在這場虛妄之愛的美夢中,繼續被蒙在鼓裡。

一件故衣,讓甄嬛明白自己如今一切所得皆源於純元皇后,僅僅因為一張酷似她的面容,就將她的一生置入無底深淵,所有的情愛僅僅是她的一廂情願,自始至終,她都是個替身,她所付出的皆是單方面的愛。

或許在皇帝看來,有幾分像純元皇后是她的福氣,對於後宮女子而言,哪怕以皇帝摯愛的替身而受寵,也是可望而不可即的福氣,拋棄情愛,恩寵便是唯一的生路。

但於甄嬛而言,所謂的福氣無異於一段孽緣,時光錯付,情義被踐踏,她想要的只不過是兩廂繾綣的愛。這樣的愛,在皇家終究是奢望。

甄嬛在宮中前半段的遭遇令人心疼,自以為是得到了一生所愛,卻是一場空,皇帝愛的是她菀菀類卿的身份和錯覺,彌補自己失去摯愛之痛。

反觀皇帝如此懷念純元皇后,看似令人心疼,實則是他陷入了愛而不得的自我幻想。

倘若純元皇后沒有早逝,而是一直與之相伴,正如皇后宜修所言,隨著歲月的流逝,純元皇后的容貌不再嬌美,望著她逐漸老去的容顏,經過漫長的相處,同樣暴露出作為世俗人都會有的毛病,身為帝王的他在後宮佳麗無數的情況下,是否會依舊待她如初?是否還會將菀菀視作難以替代的心頭好?

我看未必,只是恰巧純元皇后在她人生最美的年華中逝去,走在了皇帝最深愛她的時候,大多是惋惜,是心痛,至於愛,肯定是有的,但終將有限。

正因為得不到,才能永遠被當作是最好的,甚至好過心頭的硃砂痣和白月光。

正是愛而不得,才會讓一切如霧裡看花,水中望月,以為的美好皆是一場空,不過是自導自演的愛情獨角戲,可悲而又可惜。

02 時光在走,人心會變,美好大都經不起打磨和推敲

「皇上,你可知蘭因絮果?年少時我曾覺得惋惜,如今卻明白了,花開花落自有時。」

如懿給乾隆皇帝留下了這句話便決然離去,只留給對方一個絕美而淒涼的背影,至此離去,便是後會無期。

蘭因絮果意為男女婚事初時美滿,結局卻是最終離散,而如懿與乾隆的結局也是如漫天飄揚的花絮一般各自離散,再無圓滿。

牆頭馬上遙相顧,一見知君即斷腸。牆頭馬上是如懿最愛念的詩,二人的愛始於年幼時的竹馬青梅,年少時的相知相許。

如懿本名青櫻,如懿一名為太后所賜,其含義為一次心,如懿這一生只付出一次心給一個人,而這個人正是她視為夫君的乾隆皇帝弘曆。

他們為了能夠走到一起,一個破壞選秀,一個不惜與長輩翻臉,據理力爭也要選她做福晉,歷經萬難也要在一起,儘管讓如懿受盡了委屈苦楚,但皇帝終究是愛著她,護著她,排除一切障礙立她為皇后

本該是最美好圓滿的結局,卻以如懿的斷髮而終結,直至最後離世,如懿也沒有得到皇后該有的喪儀,甚至連名字都沒有留下,仿佛是從就沒有來過這人世間。

滿人在國喪時方可斷髮,對於春秋正盛的帝王而言,斷髮無異於最毒的詛咒,是如懿太過於絕情,還是乾隆當真負了她,的確難以說得清。

但有一點能夠說清的是世間無童話,所有的美好大都難以經得起打磨和推敲,因為歲月在走,人心終會變。

如此,令我想起了魯迅曾在雜文《再論雷峰塔的倒塌》中所言:悲劇是將人生的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而人生中最有價值的莫過於兩個人攜手共度的餘生。

年少的美好情愫時光是如懿一生中最為珍視的記憶,但記憶終究是記憶,一切總會變,她的少年郎已是萬人之上的天子,心繫國家,心中所承之重唯有江山社稷,早已不再是為了兒女情愛而不顧一切的四阿哥,早已不再是她記憶中的人,而如懿卻還在原地。

他的眼界太大,能夠心繫天下,她的眼界太小,小到只有兒女情長,只想與最愛的夫君安穩度日,還能如以前一般圍爐夜話,消磨時光,讓她忘記了他們先是君臣,再是夫妻,他註定不能視她作唯一的妻子,她卻視他作唯一的夫君。

臣對君要服從,而如懿從來沒有當他是君,因此她不會去服從,順從,與宮裡其他女人那般表面順從,卻各懷心思。身為君王,他要的是服從,並非是如懿那般的管教與質疑。

他們的性格都太過於要強,相處久了,自會矛盾橫生,曾經的美好在如今看來也都是礙眼了,因為得到了,所以很難去珍惜,眼睛所到之處看到的都是不滿和厭倦,卻不再懷念曾經的美好。

無論是菀菀類卿也好,蘭因絮果也罷,左不過是一個在假想的美好中自欺自傷,一個是在得到後再眼睜睜的看著所愛之人不斷走遠而無能為力。

最是人間留不住,能留住的皆只是過往。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a6620c83c984814dd29b666543b15f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