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保無人機企業誰能勝出取決於背後的資本力量

2023-01-09     農機通

原標題:植保無人機企業誰能勝出取決於背後的資本力量

國內的植保無人飛機硬體規模和體量已經是80億級規模,再過3年成為百億級的硬體產業應該不是問題,更有價值的是其作業服務市場,目前無人飛機已經從原來單純的噴藥、施肥向著直播、植樹、森林消防、放牧、養殖等領域延伸。

目前國內植保無人機行業的形勢非常明朗,大疆一枝獨秀,大樹之下不長草,極飛、極目、拓攻等二線品牌被無情的碾壓到區域市場和細分領域,這是現有的格局。

但國內植保無人機行業的競爭格局並不穩定,充滿著變數和不確定性,決定著國內植保無人機前途和命運的有三大力量:國家農機購置補貼政策(更大的方面是農業政策、土地政策)、農業航空技術、資本的力量。

其中對競爭格局起決定作用的是無人機廠家背後資本的力量。

表面上看國內植保無人機行業是大疆、極飛、極目等在開展產品的軍備競賽,誰有核心技術誰有產業鏈的組織能力,誰能推出更高效率、更穩定、更便宜的飛機,誰就暫時實現了行業的領先。

但這只是表象,真相永遠隱藏在表象的後面,極飛、大疆、拓攻們不是一個人在戰鬥,每家公司後面都是數個或數十個赫赫有名的銀行、投資機構、基金公司。

表1:國內植保無人飛機行業融資編年史(融資信息來自於公開報道)

行業內有專家講,國內的植保無人機行業,表面上看是企業之間的產品大戰,比拼的是飛機的品質和作業效率,甚至服務,但其實比拼的是燒錢的規模及速度。

據專家講,目前電動植保無人機技術上並沒有什麼新鮮的東西,目前電池、航空材料、飛行、飛控、噴洒、直播等技術都是成熟的,大疆、極飛們根本無需發明什麼新東西,只需要把現有工業無人機、消費級無人機以及傳統植保農機、直播類農機的技術進行整合,只需做好應用級開發就行了,所以技術並不是核心競爭力。

那麼生產呢?當然也不是,因為深圳、廣州是全球無人飛機的產業集群,幾乎擁有你能想到的所有的軟硬體資源和相關的工程師、程式設計師,所以在國內要生產植保無人飛機根本無需建立工廠,自己簡單組裝也行,找代工廠也行,總之製造飛機並不是難事,沒有門檻也沒有核心競爭力。

那麼決定植保無人飛機企業的核心能力是什麼呢?答案是資本!

且是大資本,從2016年大疆入局之後,國內植保無人飛機的遊戲規則就已經由航空愛好者、草根創業者、科研院校為主角轉移到大資本里的手裡,從2016年開始,國內植保無人機產業商業化速度明顯地加快,背後其實反映的是資本燒錢的速度。

無論是大疆、極飛,抑或是後起之秀的極目、拓攻,之所以還能堅持到現在,不是這些企業產品和服務得到了市場的認可,而是這些公司卓越的融資能力,誰融的資金多,誰善於燒錢,誰會燒錢,誰的就能不斷的改進產品、推出新飛機,燒不起錢的連追隨的資格都沒有。

接下來的幾年,國內植保無人機行業主要玩的還是燒錢的遊戲,目前極目、拓攻、極飛手頭還有大量可隨時調用的現金,極飛預計還有五六個億,極目2022年融資5億元,而大疆本身就是一個現金流非常良好的公司,可以陪著這些企業多燒幾年,只要這些企業能製造現金流或能拉來新的投資,這個遊戲將不會停下來,直到農業無人機的風口徹底關閉。

關於國內植保無人機的結局,目前看不到結局,也沒有人可以預測結局,就連資本也不行,一切都有可能,答案只是在未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a65debe1c75fb6d80e46dbe821dc117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