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蘋果仍堅持劉海(靈動島)設計,而其他公司卻在努力打造100%屏占比的手機?

2023-10-31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原標題:為什麼蘋果仍堅持劉海(靈動島)設計,而其他公司卻在努力打造100%屏占比的手機?

蘋果為什麼堅持劉海(靈動島)設計呢?這其中有什麼緣故嗎?下面這篇是筆者因這個問題展開探究的文章,我們接著往下看看吧!

蘋果為什麼堅持劉海(靈動島)設計呢?這其中有什麼緣故嗎?下面這篇是筆者因這個問題展開探究的文章,我們接著往下看看吧!

網傳羅永浩評價靈動島為巧克力味的屎,這句話道破了靈動島的本質是用來掩飾螢幕的缺陷,但是他也忽略了靈動島背後的價值。蘋果推出靈動島,是非常巧妙的一步棋。

一、商業的四種力

蘋果之所以堅持靈動島設計,是一種周期力與優勢延展的體現。首先洞察到天下苦劉海屏久已。通過進一步強化設計感與流暢度,去弱化劉海屏的遮擋,讓用戶的注意力集中在靈動島帶來的新鮮感。靈動島的核心在於「靈動」,蘋果的優勢也在於系統靈動,只要能帶給用戶這種感受就夠了,至於有沒有實用價值不重要。

品牌與用戶的溝通有三個層級:特性、利益和精神。蘋果的特性在於工業設計、系統的流暢和動效的自然。這種特性帶給用戶的感受是極致、前衛和與眾不同。這也是果粉區分ios和安卓的重要指標。

靈動島剛好滿足這一特性,有利於進一步強化用戶對蘋果總在創新的印象,哪怕這種創新是用來掩蓋硬體的缺陷。蘋果並沒有贏在性能,而是贏在情緒價值。劉海屏存在很多年了,用戶積怨很深。這個時候急需一種可感知的、差異明顯的解決方案去照顧用戶的情緒,不需要完全解決問題。

TCL的靈控桌面有異曲同工之妙,搜索靈控桌面,滿屏宣傳點都是輕鬆上手、便捷、老人兒童都可以。配合流暢的動畫帶給用戶全新的感受,與過去的瀑布流形成巨大反差。實際上桌面自定義並不能解決電視遙控器操作複雜的問題,某種程度上還增加了多餘的操作。

但這些不重要,只要是市場的先行者,擺出一副橫掃積弊、勇於創新的姿態就足夠了。解決問題前先解決情緒,有時候產品體驗只需要達到及格以上,重點在於讓用戶感受到你用心了。

感興趣可以瀏覽TCL官網,可以作為宣傳的經典案例,將「靈控」二字牢牢植入用戶心智。‍‍‍‍‍‍‍‍‍

https://www.tcl.com/cn/zh/tcl-design/tcl-design-works/tcl-lingkong-ui

至於其他公司仍在努力打造全面屏的原因很簡單,靈動島始終是妥協方案,真全面屏才是最終目標。何況其他公司在動效和流暢度上並沒有太多優勢,這個時候使用優化力,即追著蘋果的弱點打,才是最佳策略。

中興的這波宣傳就很到位。當然防禦力也不不可少,我相信很快各大廠商就會跟進靈動島,開始抄襲,作為暫時妥協方案。別人沒有的我要有,別人有的更不能少。

二、吹風策略

蘋果巧妙運用了吹風策略。所謂吹風策略就是分析產品現有問題和用戶關注點,通過轉移注意力,讓用戶發現產品新價值,從而走差異化競爭路線。

吹風策略的核心在於完成從功能到用戶的投射。用戶從來不關心物理參數和產品功能,他們更關注直觀感受、對自己有沒有好處。就拿手機動效來舉例,如果你只關注流暢度,那唯一指標就是轉場時間。

當時間壓縮到足夠短,動畫就變得極其生硬,用戶反而不會買單。但如果你把目標定為動效帶給用戶的感受,通過調教動畫曲線,讓用戶感受到最自然、舒適的交互。即使轉場時間略長,用戶依然會感覺非常流暢。‍‍‍‍‍‍‍‍‍‍‍‍‍‍‍‍‍‍‍

三、事實與觀點

靈動島啟發設計師必須具備批判性思維。批判性思維的第一課就是區分事實與觀點。自媒體時代的黃色新聞與標題黨都是經典案例。很多你以為的事實,都是觀點罷了。

換個角度,產品設計也是觀點表達。你需要保證基本事實(產品可用、一定程度上易用),更重要的是把你的觀點傳遞給用戶,讓他們能夠共情,切實感受到價值。‍‍‍‍‍‍‍‍‍‍‍‍‍‍‍‍

上周部門分享會,看到一個同事的結論很有趣。TCL的靈動桌面某種意義上就是通過控制幻覺去表達觀點,讓用戶誤以為有自主選擇權。甚至自我PUA,即使產品不好用,也可能去說不是設計的問題,一定是我哪裡用得不對。

當然切記一點,相信誠實和善意的力量!表達觀點前,先保證你的產品經受得起考驗,如果用假貨去營銷,那就成了欺騙!‍

延伸閱讀:

1.賭場的秘密:我拿什麼把你留住

2.「新黃色新聞」泛濫:短視頻正在「殺死」新聞?

本文由 @我很好奇WHY 原創發布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於CC0協議。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a60ba4c7f6e939067a9f9bc471cc377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