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的這個縣,人口超40萬,因為一條河而得名!

2022-08-23     史鏡說

原標題:廣西的這個縣,人口超40萬,因為一條河而得名!

廣西,簡稱「桂」,首府南寧,是中國唯一沿海的自治區。在中國古代歷史上,廣西得名於嶺南西道、廣南西路,是嶺南文化傳承的主要地區之一,又因境內大部分地區屬於秦統一嶺南設置桂林郡而簡稱「桂」,春秋戰國時期,廣西屬百越的一部分。1363年,設立廣西行中書省,為廣西建省之始。截至2018年底,廣西壯族自治區下轄14個地級市。其中,就平樂縣來說,總人口超40萬,隸屬於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在歷史上,平樂縣於三國時期建縣,因為一條河而得名。

首先,平樂縣,古稱昭州,隸屬於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在地理位置上,平樂縣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的東北部,桂林地區東南部,在東經110°34′一111°02′,北緯24°16′一24°53′之間。平樂縣的縣境東臨鐘山縣,南接昭平縣,西靠荔浦縣,西北毗鄰陽朔縣,東北連恭城縣。距桂林市118公里。縣境南北縱長71公里,東西橫跨49公里,總面積1919.34平方公里。就平樂縣的歷史來說,早在春秋戰國時期,該地區屬百越之地。公元前214年,秦始皇嬴政南平百越之地,今廣西壯族自治區平樂縣一帶屬桂林郡這一建制。

進入到漢朝時期,今桂林市平樂縣一帶屬蒼梧郡富川、荔浦二縣地。三國這一歷史階段,魏蜀吳三國鼎立,今平樂縣一帶成為東吳的疆域。三國吳甘露元年(公元265年)由富川縣分出部分地區設立平樂縣,以今縣城北平樂溪(樂水)取名,縣治在今附城鄉糖榨村。恭城河,古名樂川水,又名茶江,在平樂縣舊時稱平樂溪、樂水。屬珠江水系西江支流桂江一級支流。由此,對於平樂縣來說,屬於因為一條河而得名的情況。在建縣之後,平樂縣屬始安郡。到了公元280年,西晉消滅東吳後,平樂縣依然隸屬於始安郡這一建制。

唐武德四年(621年)分始安郡,在平樂縣地設樂州,平樂縣屬之。武德八年(625年)樂州刺史江齊賢將州治、縣治同時徙今縣城。公元634年,唐太宗李世民這位皇帝在位時,樂州改為昭州,平樂縣屬之。公元695年,分平樂縣的永平鄉設立永平縣。天寶元年(742年)昭州改名平樂郡,平樂縣屬之。乾元元年(758年)平樂郡復稱昭州,平樂縣屬之。五代十國時期,平樂縣先屬楚,後入南漢,再為後周轄地。北宋開寶五年(971年)撤永平縣入平樂縣。在宋朝這一歷史階段,平樂縣先屬廣南路,後屬廣南西路。

最後,元大德五年(1301年),也即元朝時期,昭州更名平樂升為府,平樂縣屬之。明朝和清朝這一歷史階段,平樂縣屬平樂府。到了1913年,平樂縣屬灕江道。1914年,灕江道更名桂林道,平樂縣仍屬之。1951年8月,平樂縣治地遷二塘鎮。1958年7月,平樂縣治地回遷平樂鎮。1998年11月至今,平樂縣屬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截至2018年底,平樂縣總面積達1919.34平方公里,總人口約為43萬人。對此,你怎麼看呢?歡迎留下你的觀點,讓我們一起討論。

文/情懷歷史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a547f6c5a36a69aed3fb433d36a83b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