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當益壯」是老將黃忠的代名詞,其實,在中國歷史上還有很多赫赫有名的老英雄,他們是戰國名將廉頗、飛將軍李廣、楊家將「楊老令公」楊業、「晚清中興四大名臣」左宗棠、中法戰爭老將馮子材。
第一位:廉頗——戰國四大名將之一
提起廉頗,相信大家不由得會想起「負荊請罪」和「廉頗老矣,尚能飯否」的故事,但實際上廉頗老將軍是戰國末期趙國名將、傑出的軍事家,與白起、王翦、李牧並稱「戰國四大名將」。廉頗一生征伐四方,幾乎參加了當時的所有大戰,如長平之戰、邯鄲之戰以及鄗代之戰,為當時的趙國立下了汗馬功勞。可惜的是,晚年的廉頗極其悽慘、悲涼,受新上任的趙王解除職和排擠,後不得不投奔魏國,後趙國被圍攻,廉頗再次想為趙國而戰,再次被暗害,最終鬱鬱而終。就在廉頗死後不久,趙國就被秦國所滅。
第二位:李廣——「飛將軍」、西漢名將、民族英雄
飛將軍李廣,西漢名將、民族英雄,秦朝名將李信的後代。一生駐守邊疆,北擊匈奴,後受匈奴畏服,獲得了「飛將軍」的稱號。後在漠北之戰中,作為前將軍,因迷失道路,未能參戰,回朝後自殺。唐德宗時,名列「武廟六十四將」之一。宋徽宗時,追封懷柔伯,位列宋武廟七十二將之一。
第三位:黃忠——蜀漢「五虎上將」之一,「老當益壯」的代名詞
相信看過《三國演義》以及多部歷史作品的人都知道,黃忠老將是蜀漢劉備的「五虎上將」之一,拜征西將軍,加封后將軍,賜關內侯,去世後追諡為剛侯。指揮過漢水之戰、天盪山之戰以及定軍山之戰等戰役,尤其是在定軍山之戰中,70歲的黃忠一刀便把曹操手下一等一的高手夏侯淵斬於馬下。在後世的各類文學藝術作品中,黃忠多以勇猛的老將形象出現,因此,黃忠也逐漸成為了「老當益壯」的代名詞。
第四位:楊業——北宋名將,楊家將「楊老令公」
楊業,北宋初期名將,就是大家所熟悉的楊家將「楊老令公」,在多部歷史作品中都有出現。一生征戰沙場,指揮過金沙灘之戰、陳家谷戰役、宋遼第二次幽州之戰等戰役。尤其在雁門關之戰中大破遼軍,威震契丹,迎來了大宋多年的和平。後宋太宗北伐遼國,楊業作為副將收復燕雲十六州。雍熙三年(986年),再度隨軍北伐,為監軍王侁威逼,毅然帶兵出征,在陳家谷口力戰,殞身殉國。
第五位:左宗棠——民族英雄,「晚清中興四大名臣」之一
左宗棠,湖南湘陰人,晚清政治家、軍事家、民族英雄,洋務派代表人物之一,與曾國藩等人並稱「晚清中興四大名臣」。參與平定太平天國運動、興辦洋務運動、鎮壓捻軍,又主持平定陝甘同治回民起事、收復新疆並推動新疆置省,其間他歷任閩浙總督、陝甘總督、兩江總督,官至東閣大學士、軍機大臣,封二等恪靖侯。中法戰爭時,自請赴福建督師,1885年(光緒十一年)在福州病逝,享年七十四歲。 清廷追贈太傅,諡號「文襄」,併入祀昭忠祠、賢良祠。
第六位:馮子才——民族英雄,取得中法戰爭鎮南關大捷
馮子材,晚清抗法將領、民族英雄。馮子材自幼父母雙亡,流落江湖,後參加反清起義,失敗後接受招安。咸豐年間從向榮、張國梁鎮壓太平軍。曾歷任廣西、貴州提督。中法戰爭時,已年近七十,被起用為廣西關外軍務幫辦,取得了鎮南關之戰勝利,攻克文淵、諒山,重創法軍司令尼格里,法軍被殲滅的有千餘人,法國內閣總理茹費里因此倒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