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智深最後為何拋棄宋江?你看魯智深受傷時,宋江說了什麼狠心話

2024-05-27     金寶哥講故事

年少時看《水滸傳》,看的是有情有義、肝膽相照。長大之後重新翻閱這一部名著,會有一種截然不同的讀後感。

此時的我們已是中年,看待人與事會有不一樣的理念。而重讀《水滸傳》,我們注重的不再是兄弟情,而是「人性」二字。

好比魯智深,他是一個忠義之人,可最後為何拋棄了宋江?

一、拋棄宋江

宋江有一個綽號喚作及時雨。「及時雨」顧名思義,象徵宋江總能在緊要關頭對他人伸出援手,讓人有一種「久旱逢干露」之感。

正因為如此,即便那時候的宋江還只是梁山的二把手,依舊有許多好漢慕名前來投奔。待晁蓋死後,宋江穩坐聚義廳第一把交椅,更是有無數豪傑爭先恐後地走上梁山,甘願成為宋江的小弟。

然而宋江成了水泊梁山之主後,他變得利慾薰心,想要歸順朝廷飛黃騰達。於是宋江不顧眾兄弟的反對,一而再、再而三地拋出「招安論」。

宋江拋出「招安論」時,魯智深、武松等人當即跳出來反對。可魯智深還是以大局為重,不願傷了兄弟和氣,最終接受了宋江的招安計劃,跟著宋江南征北戰,立下了汗馬功勞。

好比在征討方臘之時,魯智深就曾力擒方臘。魯智深此舉無疑給宋江增添了不少臉面,就連宋徽宗也擲下旨意要見魯智深一面,可魯智深最後卻拋棄了宋江。

原來征討方臘之時,梁山好漢死傷眾多,可終究是完成了宋徽宗委派的任務。可正當宋江帶著魯智深等人入朝為官時,魯智深卻斷然拒絕。就算宋江一再央求,魯智深仍是一口回絕。宋江只能眼睜睜地看著魯智深去了杭州的六和寺。

眾所周知,梁山上108人大多是一些雞鳴狗盜、打家劫舍之徒,唯有魯智深、武松等人才是名副其實的好漢,但該如何解釋魯智深最後拋棄宋江的舉動?

答案很簡單,你且看一看魯智深受傷之時發生了什麼。

二、魯智深受傷

根據原著的設定,魯智深身長八尺、腰闊十圍,是一個力大無窮之人。

正所謂「一力降十會」,魯智深還是渭州經略府提轄之時,就能三拳打死了惡霸鎮關西。在相國寺的菜園子裡,魯智深還有倒拔楊柳樹的驚人之舉。

在上了梁山之後,魯智深出任步軍頭領一職,跟著宋江四處征戰 ,立下了汗馬功勞,幾乎是所向披靡、戰無不勝。不過俗話說得好,常在江湖飄、哪能不挨刀?魯智深也有受傷的時候,而且僅有一次。

那時盧俊義率兵攻打東昌府,麾下的大將接二連三地被張清投出的飛石擊敗。盧俊義久攻不下,只能求助宋江。宋江很快帶領諸位好漢前來支援,可讓眾好漢沒有想到的是,張清號稱沒羽箭,他投飛石的絕技到了神乎其神的境界,竟先後擊敗金槍手徐寧、錦毛虎燕順、百勝將韓滔、天目將彭玘、丑郡馬宣贊、雙鞭呼延灼、赤發鬼劉唐、青面獸楊志、美髯公朱仝、插翅虎雷橫、大刀關勝、雙槍將董平、急先鋒索超等梁山十五員戰將。

吳用認為,張清的飛石讓人防不勝防,只能避其鋒芒,採用智取的手段方能將其擒獲。於是宋江、武松、盧俊義等人發動步軍、馬軍、水軍,讓他們分頭行動,誘敵深入。

魯智深、武松則扮演押送糧草的步軍,等待張清上鉤。魯智深、武松已經察覺到了張清躲在暗處蠢蠢欲動,可魯智深始料未及的是,張清的飛石實是讓人猝不及防。

原著里是這麼寫的,張清看了,見魯智深擔著禪杖,皂直裰拽紮起來,當頭先走。張清道:「這禿驢腦袋上著我一下石子!」魯智深擔著禪杖,此時自望見了,只做不知,大踏步只顧走,卻忘了提防他石子。正走之間,張清在馬上喝聲:「著!」一石子正飛在魯智深頭上,打得鮮血迸流,望後便倒。張清軍馬一齊吶喊,都搶將來。武松急挺兩口戒刀,死去救回魯智深,撇了糧車便走。張清奪得糧車,見果是糧米,心中歡喜,不來追趕魯智深……

不難看出,張清這一飛石勁道極重,竟打得魯智深鮮血直流、望後便倒,要不是武松提刀來救,魯智深多半會死於非命。

不過宋江的計謀還是奏效了,張清截了糧草之後變得飄飄然,最終走進了公孫勝布下的法陣之中。張清提馬便走,卻被林沖連人帶馬趕下河中。在水中,張清發揮不出飛石的絕招,沒幾個回合就被阮氏三雄生擒。

張清讓15位好漢顏面盡失,又打得魯智深身受重傷。因此張清被生擒繼而被帶上梁山後,被張清打傷的諸多好漢都圍了過來,要殺了張清報仇雪恨。

就連魯智深赫然在列,書中寫道,魯智深使手帕包著頭,著鐵禪杖,逕奔來要打張清。這個時候,身為梁山之主的宋江說話了。

三、宋江的狠心話

原著是這麼寫的,宋江將魯智深擋在一旁,連聲喝退,還親自為張清解開繩索。

宋江的假仁假義讓張清感動得一塌糊塗,就此納頭便拜,心甘情願地成了宋江的小弟。

宋江是如他所願,得了一員猛將,但魯智深呢?

縱觀全篇《水滸傳》,魯智深是一個忠肝義膽的性情中人,他有恩必報,自然也是有仇必報。

當初為了誘張清深入梁軍,魯智深這才聽從宋江的命令假裝護送糧草,可在執行的過程中被張清用石子打得血花飛濺,可宋江不但沒有替魯智深報仇,反而當著張清以及眾兄弟的面連聲喝斥魯智深。

魯智深可不是宋江麾下的小嘍囉,他可是堂堂步軍頭領,然而宋江依舊不給面子,為了自己的招安之夢能夠實現不斷吸納高手,這才當場對著魯智深連聲喝斥。

看到這裡,不知讀者們會不會想到晁蓋?晁蓋還活著之時,他豈能讓兄弟們受這等委屈?畢竟晁蓋的理念就是:傷我兄弟,就是斷我手足。

魯智深不像李逵那樣,是一個愚忠之人,也是從此時開始,魯智深徹底看清了宋江的真面目。不過魯智深也是一個有情有義之人,他雖然看清了宋江,也反對了宋江的招安計劃,可仍跟著宋江南征北戰,立下了赫赫戰功。

尤其是魯智深生擒了方臘,更是替宋江完成了他飛黃騰達的夢想,到了這個時候,魯智深知道,自己和宋江的緣分,已經盡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a4255aa48cfa7e38fc4cd072fce175c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