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期"服役退役老兵缺失保障,必須給予這部分人相應的生活補助

2023-12-20     亮劍君

原標題:「超期"服役退役老兵缺失保障,必須給予這部分人相應的生活補助

超期服役,或許在大多數人的印象中並不為人熟知,然而,這一特殊群體的現狀卻在我們的社會中漸漸浮現。他們是曾經軍旅生涯的骨幹,是戰友之間的中堅力量,卻在退役後面臨著保障的缺失。退役軍人保障法裡,對於這群超期服義人員的保障似乎沒有明文規定,這是否意味著一場公平的戰爭正在上演?

回溯歷史,超期服役並非一時衝動的產物,而是深植於70至80年代的兵役制度之中。義務兵的服務期滿後,根據國防需求和個人特長,可以選擇轉為志願兵,且服務年限可延長至十五年,之後再轉業到地方安置工作。這個制度在當時的大環境下,確實起到了一定的穩定和戰備建設的作用。

這群「超期"服役的老兵,在部隊中可謂是骨幹和中堅力量。黨員身份、上士班長的職務,政治素質的優越,軍事素質的過硬,這一切構成了他們在軍隊中的獨特地位。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們如今都即將面臨退休的年齡。老有所養,病有所依,這看似理所當然的要求,在現實中卻成了他們最為緊迫的需求。

保障的缺失:退役軍人保障法的盲區?

退役軍人保障法實施多年,對於一般的軍人退休生活提供了一定的保障措施。然而,這個法規似乎對超期服役的人員視而不見。退休後,他們是否能夠順利過渡到平穩的生活軌道,成為了一個備受關注的話題。

這其中,是否要追溯到戶籍制度的制約?城鎮戶籍的退役軍人能夠順利地被安排到體面的工作中,而農村籍的超期服役老兵卻只能回到鄉村務農,這是否成為了一種制度上的不公平?或者說,這是不是歷史遺留問題的產物?

回首軍旅歲月,超期服役上士班長與現今服役的上士相比,一定程度上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同樣的軍銜,同樣的軍旅生涯,卻因為年代的不同而存在著天壤之別。這不僅是一種對比,更是一種社會對待軍人的態度的變遷。

退役軍人事務部,作為這群特殊群體的「娘家人」,我們期盼他們不要忘記這一部分曾經為國家付出良多的老兵。國家的強大,理應給予這些超期服役的人更多的關心、照顧, ja經濟補償更是應有之義。他們的貢獻,不應該淪為被遺忘的角落,而是應該被認可和尊重。

呼籲:給予超期服役老兵相應的生活補助

「超期"服役退役老兵缺失保障,這已經不僅僅是一個個體問題,更是一個社會關注的焦點。他們的退休生活是否有所保障?他們是否能夠順利融入社會,過上體面的生活?這都是值得我們深思的問題。

為了解決這一困境,我們呼籲相關部門對退役軍人保障法進行修訂,明確對於超期服役人員的保障措施。這其中包括但不限於提供更多的生活補助、醫療保障、就業機會等。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真正實現對這些老兵的關心,讓他們的軍旅歲月成為一段光榮而不被遺忘的歷史。

作為國家的守護者,軍人為我們的和平生活默默奉獻,而超期服役的老兵更是其中的佼佼者。他們曾經無怨無悔地將熱血灑在戰場上,是國家強大的見證者。如今,我們不能讓這群英雄在社會的邊緣掙扎。

給予他們相應的生活補助,不僅是對他們曾經付出的最好回報,更是對國家尊嚴的體現。我們期待著更多的關懷,更多的關注,讓這些老兵在退役之後能夠過上安穩、尊嚴的生活。

「超期"服役退役老兵,他們的故事不應該被埋沒在歲月的塵埃之中,他們的貢獻值得我們用尊重和關愛來回報。讓我們手牽手,為這群可敬可愛的老兵們呼喚更多溫暖和關懷。願他們的晚年生活,被溫暖包裹,被尊重待遇,這是我們每一個國人應盡的責任。

寫在最後

超期服役退役老兵的保障問題,不再只是一個局部的話題,而是值得整個社會深入探討的議題。讓我們共同呼籲,讓他們的付出與貢獻得到應有的回報和尊重,讓我們共同攜手,為這個社會的公平與正義努力奮鬥!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a407c5690a39e5b79255bffe1077ab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