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子晚報網10月14日訊(通訊員 張愛國 記者 梅建明)在日常的生活中,部分發酵食物、點心、水果等在其保存、製作過程或者發酵後,會含有酒精。例如,啤酒鴨、酒釀圓子、豆腐乳等酒糟類食品、提拉米蘇、酒心巧克力等點心以及荔枝等水果,這些就是引起假性酒駕的「元兇」。
近日,南京江寧東山交警中隊民警在例行檢查過程中,就查獲一位市民涉嫌酒駕。據該市民辯稱,自己並未飲酒,可能是剛剛吃過酒心巧克力後就駕車上路引發的。隨後,該市民在現場休息一段時間後,經過檢測,最終排除了酒駕。
江寧東山交警提醒,廣大駕駛員在開車前,如果吃過上述食物,可休息15-30分鐘後再開車,或者開車前用清水漱口。
如果因為食用上述食物被誤查酒駕,可向交警提出10分鐘後重測,一般口腔內酒精成分都會自然消散,吹氣數值會猛降至安全值內或者歸零。也可向交警提出進行抽血化驗,檢查血液中酒精含量。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食用含酒精類食品和飲酒是不一樣的。真正的酒駕,幾分鐘後檢測不但不會降低酒精值相反還有可能升高,所以廣大市民千萬不要心存僥倖。
校對 徐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