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前財產屬於娘家,快把房子過給你弟」「這話你敢跟弟媳說嗎」

2019-10-11     大俠李事事兒

本文故事內容為網友「柚子芒果桃」的生活經歷,她不在乎父母重男輕女,因為早就對生活做好了規劃,但父母卻見不得她過得比弟弟好。以下內容已隱去真實姓名,網友們認為遇到這樣的父母應該怎麼辦呢?

我從小就知道父母重男輕女,而且我也完全能接受他們的觀念:家裡的錢是弟弟的,債是我的,我生下來就是為了照顧弟弟的,就是為了讓弟弟過得好。也許大家會覺得不可思議,但如果你長期活在這樣的洗腦中,你也會這樣想的,相信我,我身邊好幾個朋友都是這樣。

雖然我有這樣的觀念,但我從小到大其實並沒有受太多委屈,該上學的時候讓我上學,吃的喝的用地並沒有短缺我,這應該是我比大部分被重男輕女折磨的姑娘幸福的地方,也因此我並沒有因為爸媽給我灌輸的思想就怨恨家裡,一直和我父母、弟弟關係都很好。

可這一切和諧的現象都在我工作之後變了,自從我開始上班,我媽就以給我存錢當嫁妝為藉口,每個月跟我要2500塊錢。我剛工作的時候,一個月的工資才2800塊,我還要吃喝,還要坐公交車,還有必要的社交,剛畢業那一年我一件新衣服都沒買,朋友也越來越少。

好在收入漸漸高了起來,但我經過那一年的節衣縮食,習慣了過極簡的生活,說到底就是摳,雖然很多人看不起我,覺得我就是個守財奴,但我其實手裡也沒有多少錢,我之所以後來有了一些閒錢但仍不捨得花,是想要給自己安個家,買個小房子,房子不僅能升值,還會讓我以後找對象加分。

說到找對象,也是一大愁事,畢業4年了,我一開始還相親過幾次,但後來連給我介紹的人都越來越少了,不是別人看不上我,就是我看不上別人,我只好勸自己緣分沒到。倒是我發小跟我開視頻的時候跟驚訝地問我:「你還穿上學時候的睡衣呢?」我那時候還反問她:「那又怎麼了?不光睡衣,我好多衣服也是大學時候的。」

現在想想,大概那時候衣品差,長相一般,又不打扮不化妝,任何有可能花錢的社交活動都不參加,所以才漸漸沒有朋友,也沒有認識異性的機會吧。我總勸自己:沒關係,努力買房吧,買套房子,會有好男人看到我的努力和價值的。

理想總要比現實骨感得多,還沒等我買上自己的小房子,弟弟就要結婚買房了。我很驚訝:「咱們家不是有房子嗎?150平方的房子,你們四個人住很寬敞啊,以後有了寶寶也完全沒問題的。」我媽解釋說:「你弟的女朋友娘家給她買了房子當陪嫁,說要麼你弟弟有房子,要麼給30萬彩禮,我算計著不如給你弟買套房子,寫他自己的名字。」

就這樣,我辛辛苦苦攢的10萬塊錢被我媽拿走了,看到弟媳婦因為婚前有套房子就能這麼硬氣,更加堅定了我買房子的決心,我跟我媽說:「既然你給我弟結婚買房了,我也出力不少,以後我就不往家拿錢了。」我媽當然不同意,說生養了我,必須要給生活費,還說也會跟弟弟要。

哎,我媽都這樣說了,我能怎麼辦?但我提出給1500,我媽很為難的同意了,但一直跟親戚們說我小氣,說我找對象不中用,自己攢錢倒很拿手,說我是個賠錢貨,肯定是想攢錢以後留到婆家用……總之各種難聽的話都通過我姑姑姨姨家的表姐妹們傳到了我的耳中,這樣一來,我更加不會多給她錢了。

又過了5年,我終於攢夠了首付一套小房子的錢,也終於拖成了32歲的大齡剩女。我爸媽每次見到我都催我結婚,說我給他們丟臉。弟弟家的孩子都6歲了,我還單身呢。本以為有了房子,找對象就可以好好挑一下了,沒想到我的年齡成了最大障礙,好多人聽說我這個年齡,家裡還有個弟弟,馬上就退縮了。

我開始注重打扮保養,既然已經不是妙齡少女,就把自己打扮成輕熟女,沒想到形象一變,迷倒一片,我也有了自己的追求者,最後我和看起來最老實可靠的毛林談起了戀愛,他比我大一歲,有全款房車,得知我的房子還有貸款,毛林表示以後可以一起還貸,但結婚就不給我彩禮了,我同意了,不是因為房貸,而是我太需要結婚了。

本以為爸媽會興高采烈給我準備婚禮,沒想到得知我想結婚的消息,爸媽第一反應不是要求見見毛林,而是惦記起了我的那套房子,我媽開門見山的跟我說:「閨女,婚前財產屬於娘家,快把房子過戶給你弟弟吧,讓你弟弟給你保管著,反正毛林答應了跟你還貸款,落你弟弟的名字更能保護你。」

看我爸媽表面為我著想,其實就是想算計我房子,我真的生氣了:「你們催著我結婚,怎麼我結婚你們就開始跟我要房子了?」我媽還越抹越黑的跟我解釋:「不是跟你要房子,他家不給彩禮,以後還房貸也是共同財產,你離婚還是賺不到便宜的,而且婚前財產就應該留在娘家,爸媽才是你堅強的後盾。」

我根本不想聽我媽這些解釋,完全就是想圖謀我這套房子,完完全全補貼給我弟弟,所以我生氣的說:「什麼婚前財產屬於娘家,什麼不給彩禮說吃虧不賺便宜,這話你敢跟弟媳說嗎?她可也是帶著房子嫁過來沒有彩禮的,你怎麼來回不是一個禮啊?算計人你是能手。」

我沒有滿足我爸媽的要求,他們開始不理我了,如今毛林家都看好結婚吉時了,但爸媽卻遲遲不肯幫我準備婚禮,就連喜被之類都沒有準備。我催了我媽一次,我媽只是冷冰冰的口頭答應,並沒有真的行動起來,我想好了,如果我爸媽不管我,我就在自己的房子裡出嫁,以後就當沒有娘家了。

​事事兒有話說:這個家庭並不是典型的「重男輕女」和「扶弟魔」,雖然一開始父母要生活費,有重男輕女的成分,但造成的最大影響並不是姑娘無底洞似的補貼娘家,而是她變得越來越小氣,越來越摳,最後因為一點小矛盾和爸媽翻臉。

母親說的婚前財產屬於娘家是不對的,但共同還貸確實是共同財產卻沒有錯。雖然爸媽婚前就開始考慮以後她離婚吃虧賺便宜的事情不合適,但未嘗不是換個角度為她考慮。可問題是爸媽之前的行為已經讓這個姑娘變得只對錢和房子親,後來爸媽的經營算計只會讓姑娘越來越反感。

這就是父母之愛和我們感受的差異,在我們看來,父母很多自以為是的行為真的很難理解,這種時候我們本應該和父母協商解決這些問題,但往往兩代人之間交流的困難,使事情變得越來越棘手,甚至上升成了家庭矛盾,造成不必要的感情傷害和遺憾。

本文由大俠李事事兒原創,歡迎關注,帶您一起長知識!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a3CvvG0BMH2_cNUgB-V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