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名單制度落實才有威力

2024-10-17     湖北日報

堂吉偉德

近年來,隨著戶外探險活動的興起,一些人煙稀少的自然保護區受到不少遊客青睞。一些遊客為了探險或博眼球,擅自進入景區未開放區域,由此引發危險及爭議。「野遊」是否存在法律問題?遊客進入未開放區域發生危險,誰來承擔責任?景區如何做好安全管理?專家建議完善黑名單制度,實施跨景區聯合懲戒。(10月16日《法制日報》)

近年來,隨著旅遊業的蓬勃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持續提升,出門旅遊已經成為一種時尚。持續的人流量帶來人氣的同時,一些遊客的不文明行為給管理帶來了極大挑戰。為了維護景區秩序,保護自然和文化遺產,不少景區採取將不文明遊客列入黑名單的措施,有的景區甚至對嚴重違規者作出了終身禁入的決定。

景區黑名單制度作為信用懲戒的具體表現形式,具有震懾力和警示效果。今年6月,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發布不文明行為通報稱,主播朱某某因長期利用民宿陽台等處對該中心神樹坪基地非展區進行直播,被終身禁止進入該中心各基地參觀。在景區缺乏執法權的情況下,景區黑名單制度顯然更具有可行性。

信用懲戒的威力在於「一處受限,處處受限」,對相關人員的違法行為依法進行處罰的同時,對於屢犯不改的人員有必要加大懲罰力度,進行聯合懲戒,從而使其基於後果風險而心存敬畏,以此嚴格約束自身行為。同時還要輔以宣傳引導,不斷提高遊客的公共素養,增強遊客的安全意識和法律意識。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a3972d64105eb21e367248d5e0eee6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