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也能碳中和?

2022-02-11     知識就是力量雜誌

原標題:建築也能碳中和?

撰文 / 吳旭陽

隨著全球能源危機持續發酵,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自給自足」的重要性。建築作為能源消耗大戶,自然要承擔起「產生能源」的責任。今天就隨我們一起,去領略那些會「發電」的建築吧。它們也是可以參與碳中和、碳達峰的!

城市中的「懸浮森林」

說起上海近年來有特色的新建築,位於蘇州河畔的天安千樹一定榜上有名。這座建築遠觀像鬱鬱蔥蔥的「懸浮森林」,它借鑑了中國著名的黃山作為整個建築的形體,走勢雄奇且險峻。令人嘆為觀止的是,整個建築通過在400多個露台上種植1000多棵不同品種的樹木,將景觀和建築天然地融合在一起,體現著生態、環保、低碳的理念。

智慧的「能量公園」

在北京的海淀科技公園裡,有各式各樣的發電裝置。比如:「太陽能道路」是將薄膜太陽能晶片封裝在透光路面材料內,白天,馬路吸收太陽光轉換為電能,並將電能儲存起來,供園區內用電;夜晚時段,儲存的電能用於照明和夜景。冬季,馬路還能自發熱,融化路面的冰雪,方便行人通行。

園區內的「玻璃地磚」能夠將人體動能轉化為電能,通過遊人的踩踏或跳動來發電。「集電地板」兩側的景觀燈,隨著遊客每走一步,景觀燈便隨之亮起。

樓頂上的「農莊」

布魯克林農莊位於美國紐約一棟1911年的老舊房屋的屋頂。建築師在對原有建築進行結構加固等一系列處理後,創造性地利用原有的廢棄屋頂,設計出了一座空中復合農莊。這座屋頂農莊不僅能夠生產糧食,還可以養殖蜜蜂、家禽。

永遠追隨太陽的「向日葵」

在德國巴登符騰堡州弗萊堡市內有一片綠色的建築「森林」,包含150棟可以進行「光合作用」的再生能源屋。其中一座建築尤為特別,通過控制程序,它能夠像向日葵一樣,跟隨太陽位置進行旋轉,從而保證屋頂和立面的太陽能光電板組最大化地實現光電轉換。

隨著科技的進步,越來越多的建築通過各式各樣的創意,產生或者存儲更多類型的能源。建築也能從能源的消耗者,轉變成能源的生產者,為實現碳中和、碳達峰作出更多貢獻。

(責任編輯 / 高琳 美術編輯 / 周遊)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a38d0737021398768f0b999b9571b22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