詔書中改了一個字,成為了上千人的救命恩人,這個太監到底是誰?

2023-05-11     醉輕弦V

原標題:詔書中改了一個字,成為了上千人的救命恩人,這個太監到底是誰?

詔書中改了一個字,成為了上千人的救命恩人,這個太監到底是誰?

在古代社會中,為人處事都得小心翼翼,要是哪一句話沒有說對,說不定就是死路一條,尤其是在朝廷中擔任職責的官員。有一句話說得好,職場如戰場。現在的社會中,職場就是一個複雜的地方,人人都是需要提防的,想要一顆真誠的心,是很難的一件事情。更別說是買古代的社會。古代的社會相比較現在來說,只能說是更加的複雜,不會說是簡單。因為在古代的社會中,人人講究的還有等級。不同的等級會讓人人的關係變得更加的僵硬,相處起來,就更加的難。

在皇帝和大臣面前,也是不敢亂說一句話,亂做一件和自己沒有關係的事情,說不定自己一時的失誤就樹立了一個敵人,甚至更加嚴重的就是招來殺身之禍。就像電視劇中所演繹的情節那樣,要是在皇帝面前說了一句讓皇帝不高興的話,皇帝一旦大怒,就必然沒有好果子吃,丟了性命就太化不來了。所以,想在朝廷之上混出一片名堂來,只有才華是不行的,除非皇帝是自己的伯樂才行。

但是歷史上就有一個非常了不起的人物,他並沒有什麼名聲,也沒有說身份有多尊貴,甚至還是一個小小的太監。就是這樣的一個人,他成為了上千人的救命恩人,只因為他將詔書中的一個字給改了。看來一個字能夠改變千萬人的性命呀!是不是有點驚訝?是不是有點開始好奇這個太監到底是誰?

在我的印象里,太監就是一個手擺蘭花指,說話帶些女生腔調的人。一般太監也都不是什麼好人,因為看電視劇中的太監,他們都是比較殘忍的,為了自己的利益,是一顆牆頭草不說,而且還有想要謀殺朝廷大臣的行為。但是今天所要講的這個太監就不一樣了,也改變了我對太監的看法。他就是張居翰,是不是沒有聽過他的名字,我也沒有聽到過,就來看看他是如何救人的。

張居翰從一出生,就不是在自己親生父母身邊長大的,而是由張從玫撫養長大,自然張從玫就成為了他的再生父母。張從玫也不是一個普通的人,因為張從玫的緣故,張居翰也成為了朝廷中一個官員。看來張從玫在朝廷上,還是一個有功勞的人。張居翰能夠成為張從玫的兒子看來也不是一件壞事。

張居翰雖然是朝廷的官員,但是並沒有因此而沾沾自喜,荒廢事業。反而是恪盡職守,對於自己的任務,是認真的完成。對於張居翰的態度,皇帝是看在眼裡。所以將張居翰一路高升。張居翰不但在辦事上比較認真,在為人方面,也是比較隨和。在他和劉仁恭認識之後,劉仁恭就對特別喜歡他,特別捨不得他的離開。所以當皇帝唐僖宗到了回京的時候,劉仁恭還特得讓唐僖宗把張居翰給留下來。對於這樣的請求,唐僖宗也不好意思說不。

但是後來,張居翰的命運就開始出現了變化。那時,朝廷大臣朱溫和丞相向皇帝說朝廷中餓宦官都比較猖狂,他們私下裡勾結在一起,對於國家來說就是一個可怕的存在。要是現在不及時的處理他們,將來他們的權力就要超過任何人了。當時昭宗也是深受朱溫和丞相等人的威脅,即使是不想按照他們所說的那樣做,也不行。在身不由己的情況之下,昭宗答應處理宦官。身為宦官一員的張居翰也難逃昭宗的處理。但是由於張居翰和劉仁恭的關係比較好,所以張居翰就被劉仁恭救了一命。原來劉仁恭給張居翰找了一個替死鬼。

正是由於這次沒有能夠要了張居翰的性命,才得以讓更多的人活了下來。當時,王衍和莊宗處於戰爭的關係。王衍的兄長比較明智,一看打不過,就主動投降,還提出了投降的投條件,就是留自己和士兵們一條性命,另外給自己一個職位。果然,王衍的兄長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但是王衍就不一樣了,非得等到撐不下去了,才投降。這時莊宗就不想放過他們了,下令要殺死和王衍有關的所有人。張居翰一看是這樣的結局,就擅自做主將詔書中的''行''改成了''家''。就是這樣,上千人保住了性命,對此,張居翰像皇帝解釋說王衍都主動投降了,就放過那些人吧,這樣才顯得皇帝的大度。莊宗也沒有心思再去商討這件事情,也就此結束。

看來,張居翰真的是一個好人,也是一個善良的人。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a2e4ed69887255d4b38feb0dceafb7b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