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理實務:被同行「看不起」的監理,為什麼總被建設單位表揚?

2022-04-19     銘晟標書網

原標題:監理實務:被同行「看不起」的監理,為什麼總被建設單位表揚?

每個人在工作中總會遇到自己「看不起」的同事,認為「這個人水平太差」,令人不解的是這個人總是被建設單位表揚,從而被公司評為先進工作者,你說氣人不氣人?下面來說兩個故事,一個是聽來的,一個是自己的同事。

先說聽來的故事。這是在一個業務培訓課上,老師在講到監理工作方式方法時講的一個例子。在公司,有一個人(我稱為A工)總是連年被評為先進工作者,因為總有建設單位給公司發表揚信表揚A工,公司領導去拜訪或者回訪建設單位,反饋的信息總是說A工好,工作態度好,每天在現場轉轉,任何時間都可以見到A工。後來,機遇巧合A工到了老師任總監理工程師的工地上。一開始,老師認為A工是公司紅人,多次受到公司表彰,認為是大有來頭,技術水平應該很好,就委以重任,比如審查施工方案和編制實施細則。審查方案的結論總是符合要求,沒有提出過意見和建議;實施細則就不行了,一直拖著完成不了。老師就問A工咋回事,A工回覆:「施工方案就那麼回事,也不會有啥問題的。而不知道實施細則咋編制的。」老師也只好作罷,不會做資料就跑現場檢查驗收吧。

老師通過觀察A工,每天很少在辦公室,整天在工地現場,日記也都是寫「符合要求,現場沒有質量問題。」老師忙,也就沒有認真去檢查是不是這樣。過了一個多月,建設單位來告狀:A工管的樓號,框架梁主筋少了2根25的。老師就問A工按照設計圖紙驗收了沒有?A工答覆:我這麼多年,就沒有看過圖紙。老師蒙了,A工的圖紙確實很新,沒有翻過一樣。

老師後來就將A工調離現場了,總結說:這就是沒有技術水平靠著辛苦贏得建設單位的好感,對總監理工程師和公司來說是最危險的,不知道質量隱患在哪裡發生,總監理工程師在現場就應該關注這類人,並做好控制。

再說一個我的同事,為了不必要的誤會就稱為C工。C工和我在一個項目上,他告訴我:自己沒有上過多少學,靠著跟師傅學的,專業技術水平不太好,但是交給的工作一定會完成。不久C工被安排到一個民營企業做專業監理工程師。這是一個被監理公司認為建設單位老闆是最難相處的人,可是,一個多月,老闆親自給公司總經理打電話,說C工真的工作態度太好,每天上班就會看到他在現場,昨夜澆築一夜混凝土,今天一大早就在現場。C工被評為當年的先進工作者。我在和C工聯繫中,C工說:每天老闆啥時間上班和出去轉,我心裡都有數。我問C工:你驗收咋辦?C工說:大致內容我還是知道的,對搞不清楚的問題,我就先說告訴施工單位做錯了,施工單位就會找依據他沒有做錯,那就再回去問總監理工程師是不是這回事,基本上差不多了。

勤能補拙,再講究一些方式方法,即使一個技術水平不好的人,也會做好一些工作,但是要長遠的發展,還需要真才實學來做基礎,靠忽悠只管一時,濫竽充數不會長久。

像那個不看圖紙的A工對監理行業真的是一個隱患,應該儘早清理出去,不知道哪一天害了總監理工程師和公司。像C工,一旦被建設單位認可,再加上自己的努力,不會出現太大的質量問題,但也不適合監理行業的發展,需要及早被替換掉。

從以上案例不難看出,你認為不行的同行,總會有自己的工作方式方法的,如果你認為自己行,卻總會建設單位投訴,那就改變一下工作態度和方法吧!

改變不了別人,那就改變自己。

造成不符合要求的監理人員在現場的原因有很多,我認為主要有以下幾點:

1、監理人員缺少。包括總監理工程師和專業監理工程師,剛畢業的也不願意做監理員,認為沒有前途。於是就出現了不同行業的富餘人員進軍監理行業的奇怪景象。在以人頭為結算的監理行業,公司人員不到位,可以扛過初一,真的不一定扛過十五了。物以稀為貴,監理人員也是一樣,這也是現實情況。各監理公司見到有人來投簡歷,就高興地不得了,先不問技術水平高低,而是問工資要多少,只要能在工地上說一二三就行,一個蘿蔔一個坑,先填上坑再說。

2、監理工資低。我過去分析過與施工單位人員對比的情況。現在進工廠最低工資在4500元以上,監理員才3500~4000元,而且還就工作8個小時,監理人員有時還要旁站,監理責任也大,不時有報道監理人員被判刑,造成一些有技術水平的監理人員流失。

3、和就業大環境有關。現在一些年輕人不喜歡這種手工業的髒活,而是進工廠的清潔舒適,在工資待遇差不多的情況下就很少人入監理行業了。做監理的人員,現在多數是40歲以後的人員,這些人電腦不太會,只能現場檢查驗收,如果技術好一點的,就是總監理工程師代表崗位,工資會好一些。這次監理工程師考試變化,不再要求工程師職稱,將會有利於監理行業的發展。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a2baeb2ec59defac0654b37af265ff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