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股評|A股市場弱勢震盪低收,但「華為汽車」概念股仍然遙遙領先

2023-11-11     BusinessCars

評一周車股,察百態車市。

這周我們來說說「華為汽車」概念股的表現。

就在上個月,隨著華為AITO問界訂單的火爆,「華為汽車」概念股漲幅亮眼。其中,賽力斯創下9天5板,10月18日交易金額接近100億元。

在此之前,賽力斯的股價並不穩定甚至一路下跌。

原因在於2022年7月問界M7上市發布會上,華為常務董事、終端BG CEO、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董事長余承東稱深度介入賽力斯研發與製造,利用華為的能力幫助合作夥伴迅速提高了產品質量。

此信息被市場解讀為賽力斯並非是一家技術與製造實力卓越的車企,加之訂單不及預期,賽力斯股價迅速出現連續大幅下跌。

隨著M5銷量高開低走,M7銷量不成功,市場對華為賦能車企的概念開始看淡。加上今年初價格戰之後,賽力斯銷量表現進一步的萎縮,賽力斯股價從2022年6月最高90元/股一路滑落到今年6月份最低24.75元/股。

但隨著9月新M7訂單突如其來的爆發,賽力斯股價又一次進入了劇烈攀升的通道,短短2個月從最低35元/股攀升至最高95元/股。賽力斯方面在此期間也大力宣傳其與華為的合作深度與市場前景。

據悉問界新M7上市首月的大定訂單已超6萬單,目前賽力斯工廠已新增生產班次,每天22小時連軸生產並開啟雙班運行機制。

對於「華為汽車」概念股大漲表現,業內人士認為,華為作為一家領先的科技公司,進軍汽車產業被市場看好,投資者對其發展前景抱有信心。疊加華為在汽車領域的布局和技術實力備受關注,市場對其能夠為汽車產業帶來創新和變革有高度期待。

此外,政策環境的支持和市場對新能源汽車等領域的熱度也為華為汽車概念股帶來了機會。

不過隨著華為正式發布了與奇瑞合作的智界S7產品後,賽力斯的股價出現大幅回落。

11月9日,華為智界新車發布會當天,賽力斯股價下跌6.4%。11月10日,賽力斯股價進一步重挫8.43%,報收81.68元/股。

毫無疑問,賽力斯股價暴漲和暴跌背後的邏輯均是「華為」。

目前華為與車企合作主要有三種模式,一是作為零部件供應商,華為向車企供應自動駕駛軟硬部件。

二是與車企合作打造HI版車型,其是Huawei Inside模式的簡稱,即華為支持車企打造其智能汽車子品牌,該系列車型將搭載華為全棧智能汽車解決方案。

三是智選模式,華為深度參與產品定義和整車設計以及渠道銷售,在產品造型、內外設計及品牌營銷方面與車企形成合作。華為與賽力斯合作推出的問界車型就是智選模式的代表。

在華為與奇瑞合作之前,賽力斯一直被認為是與華為合作程度最深的車企。在華為加持下,賽力斯AITO問界系列相繼推出的問界M5、M7、M5純電版三款新能源汽車,賽力斯的股價也在半年內飛漲近10倍,市值一度達到1000億元,與年銷量超過100萬輛的長安汽車市值相去不遠。

但與股價表現大相逕庭的是,賽力斯基本面的財務數據卻繼續保持低迷狀態。根據公司28日發布的三季報,賽力斯2023年前三個季度營收同比有明顯下滑,同時凈利潤為大幅虧損。

季報數據顯示,賽力斯今年第三季度實現營收56.48億元,同比下滑47.25%,當季凈虧損9.5億元,同比基本持平;公司前三季度營收166.8億元,同比下滑近28%,凈虧損22.94億元,同比減虧14.23%。

賽力斯表示,公司第三季度營業收入變動主要受銷量同比下降影響,賽力斯汽車新款產品問界新M7系列車型於9月中下旬發布及交付,隨著公司產品的逐漸交付,公司的營業收入有望實現明顯增長。

根據產銷快報,公司前三季度累計銷售13.68萬輛汽車,同比下降30.65%,每賣出一輛車虧損額達到1.68萬元;而根據今年上半年的數據測算,公司每賣出一輛車虧損額約為1.46萬元,銷售每輛車的虧損額有所放大。

自從賽力斯與華為展開合作以來,由於銷售成本和研發成本的增加,賽力斯一直處於增收不增利的狀態。2022年,賽力斯營收雖然同比大增104%,達到了341.05億元,但虧損額擴大,歸母凈利潤的虧損額達到38.32億元。

市場分析人士認為,問界M7系列近期大賣,以及與頭部能源公司的合作進展,均被看做賽力斯股價上漲的誘因。但總體上來看,問界新車推出前股價會經歷一輪暴漲,隨後便是暴跌。而當華為與奇瑞合作的智界S7正式發布後,賽力斯不再是獨一家了,它只是華為幾個代工廠中的一個。

這也是賽力斯股價在前天和昨天也經歷了連續重挫的原因之一,兩天市值蒸發205.5億元。而按計劃,華為智選車模式還將迎來江淮和北汽兩個新的合作夥伴。江淮汽車規劃了轎車、SUV和MPV三款車,北汽也將推出C級純電轎車。

在智界S7正式發布後,由長安、華為、寧德時代共同加持的車型阿維塔12也在11月10日上市。

作為阿維塔背後的母公司長安汽車股價近期保持震盪上行態勢,11月10日以15.86元/股報收,總市值為1573億。

長安汽車日前發布了2023年10月份產銷快報,公司10月份生產汽車27.43萬輛,同比增長19.49%;銷售汽車24.10萬輛,同比增長7.21%,產量和銷量皆呈穩定增長態勢。

截止2023年10月底,長安汽車共實現銷量211.06萬輛,同比增長10.76%;其中,自主品牌銷量174.77萬輛,同比增長15.93%;自主乘用車銷量134.10萬輛,同比增長22.06%;自主品牌海外銷量19.69萬輛,同比增長26.17%。

其中長安汽車10月自主品牌新能源銷量5.74萬輛,同比增長57.10%;1至10月累計銷量36.41萬輛,同比增長88.76%,產銷大幅增長,新能源汽車市場持續發力。

根據近期發布的2023年三季報,長安汽車第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427.14億元,同比增長48.40%,10月的高產銷量也將持續助力公司2023年最後一季度的的業績增長。

11月09日,長安汽車獲深股通增持1833.69萬股,最新持股量為1.81億股,占公司A股總股本的2.19%。

汽車ETF跟蹤中證全指汽車指數,該指數從中證全指指數中選取與汽車主題相對應的行業內上市公司證券作為指數樣本,以反映該主題上市公司證券的整體表現。目前前五大重倉股分別為長安汽車、上汽集團、比亞迪、長城汽車、賽力斯,其中長安汽車、賽力斯均為華為汽車概念股。

最後再來看看本周大盤,11月10日A股三大股指在隔夜外圍市場下跌影響下,集體低開。早盤兩市震盪下行,探底回升,跌幅有所收窄。午後兩市維持窄幅震盪的走勢,成交額略有萎縮。

從盤面上看,熱門題材連續第二日退潮,汽車、傳媒全天弱勢,華鯤振宇、光刻機、算力、BC電池概念集體下挫,保險、地產板塊萎靡;SPD概念逆勢走強,燃氣、電力、煤炭板塊造好。

至11月10日收盤,上證綜指跌0.47%,報3038.97點;科創50指數跌0.45%,報889.75點;深證成指跌0.53%,報9978.54點;創業板指跌0.65%,報2005.24點。至此,本周上證綜指漲0.27%,科創50指數漲1.64%,深證成指漲1.26%,創業板指漲1.88%。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a2434be0a29bc056c2a7536fe15b930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