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火鍋也要充會員?它和訂閱模式有什麼區別?

2023-05-29     單仁行

原標題:吃火鍋也要充會員?它和訂閱模式有什麼區別?

01

昨天我收到京東的一條簡訊,提示我的年度會員快到期,要續費了。

於是,我簡單的盤算了一下每年要續的會員費,這一查也感嘆自己居然開了這麼多的付費會員。

像各種視頻網站的VIP、音樂軟體的會員、京東plus、山姆會員店的會員,還有一些小眾俱樂部會員,包括在蘋果上各種軟體的會員。

不知不覺中,這種訂閱經濟已經成為我們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了。

我們之前也在單仁行寫過山姆會員店的模式,我本人也翻譯了全球最大的訂閱經濟平台Zuora創始人左霆先生寫的《訂閱經濟》這本書,可以說我們對「訂閱經濟」的研究算得上比較深入了。

但當我看到一家餐飲公司呷哺呷哺也推出了208元付費會員的時候,我還是不由得感慨,這年頭,吃個火鍋都得先買會員了。

那麼,呷哺呷哺的付費會員制到底是噱頭,還是真的可行?它是不是訂閱經濟?它能給企業帶來什麼?

02

首先,我們得做個區分。

訂閱經濟在企業的運用,今天已經有了很多不同的形態。

但從根本上來說,訂閱經濟的主要應用形態是一種按照時間付費的會員制,比如說月費、季費或者年費。

他們具有一定的排他性,比如說我只給尊貴的付費會員服務。

想來我這消費?

對不起,你得先去交錢開個會員。

這種模式主打的賣點,就是付費在特定周期內享受獨特體驗和身份價值,只在我這裡有,其他地方沒有。

當然,收取會員費也是這類企業主要的收入來源,比如山姆會員店和好市多。

還有一種特殊情況,我不只接待會員,普通用戶我也歡迎,但我許諾給付費會員更加優惠的價格。

比如說麥當勞的早餐卡,肯德基的大神卡,你先花錢開個會員,以後你來消費就給你打折。

那麼,會員價格≤單次優惠×消費頻率,就是這類企業開會員的條件了。

在這個基礎上,還衍生出了美容店、理髮店的會員模式,除了會員價格有優惠之外,還有儲值優惠,比如說「充1000送100」。

但這種比較微妙,嚴格意義上來說,我並不認為這屬於訂閱經濟,它只是一種會員制度而已。

為什麼?

訂閱經濟的核心理念,是基於網際網路應用或者是SaaS(軟體即服務)平台,從向用戶銷售產品轉向為用戶提供訂閱式服務。

也就是通過給用戶創造額外的價值,把一次性的交易變成長期的服務,把產品所有權的交易變成租賃。

相對應的,這就對企業本身的產品服務體系,乃至商業模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為訂閱經濟是一種前瞻性的收入模式,企業必須要對用戶的需求進行精準的預測,從「我能賣出多少產品」變成「我的會員想要什麼,我能擁有多少會員,我怎麼做才能給會員交付他們滿意的服務,怎麼讓他們留在平台上」。

只有這樣,才會收穫源源不斷的訂閱會員,讓自己的收入穩步增長。

當然,會員制度也確實有著訂閱經濟的影子,也能起到類似長期保留顧客的作用,兩者很相似,但本質上來說,還是不同的。

舉個例子,理髮店的會員價格更便宜,充值享優惠,這是會員制度。

訂閱制度是什麼樣呢?

我買下理髮店一年的年卡,這一年不管我去理多少次頭髮都可以,我有選擇的自由。

這就是把一個顧客鎖定了,按照訂閱的方式來賣理髮的年度服務。

所以,順著這個邏輯,我們來看看呷哺呷哺的會員模式,它其實不是訂閱制度,而是儲值+會員制度。

03

首先,呷哺呷哺售價208元的會員,包含著188元的無門檻代金券。

這是不是有點像理髮店搞的儲值卡?

所以,呷哺呷哺的付費會員制,其實是188元的儲值卡+20元的會員卡。

對於消費者來說,如果他經常去吃,只需要思考這20塊值不值就行了。

但蒼蠅再小也是肉,你讓消費者多花20塊,也要讓人家覺得值才行。

我們剛才講過,這類付費會員,重點是頻次和單次優惠力度。

呷哺的折扣是會員周一8.9折,按人均客單價計算,每次大概能便宜7元,如果是個人,開完會員之後至少得消費3次,才能把本吃回來。

對於火鍋來說,在消費者能感知到的期間內,是很難實現的。

這就是為什麼像海底撈這些火鍋品牌的會員,都是儲值卡或者積分兌換代金券,並沒有採取付費會員的先例。

但呷哺確實也有一定的底氣。

因為它旗下除了有呷哺呷哺主品牌,還有湊湊、茶米茶、趁燒這些泛餐飲品牌。

這188元的代金券和8.9折的優惠,可以在這幾個餐飲品牌一起使用,這是靠擴大會員範圍來補充消費頻次的短板。

淘寶的88VIP,就是這個玩法的集大成者,呷哺只是照貓畫虎,搞了個火鍋店青春版88VIP而已。

04

那麼,這種多品牌聯合會員,對於企業的好處在哪呢?

最明顯的好處,就是能提高消費者對於付費會員的接受度。

雖然208元不少,但是5個餐飲品牌,涵蓋火鍋、奶茶、烤肉,加上折扣,人多就可以一次吃回本。

這也是企業扶持第二曲線的一個好方法。

畢竟任何一個新品牌白手起家,都很有難度。

如果靠老品牌的吸引力發展了一些會員,那這些付費會員抱著錢都花了,不如多嘗試一下的心態,就有可能在新品牌當中產生接觸和消費。

除了這兩個顯性的優點之外,這種聯合會員營銷還有一個看不見的好處。

那就是占領消費者的心智。

什麼意思呢?

我每賣出去一張聯合會員,就能在消費者吃的每一頓飯中強化他對於品牌的認知,而不是只有當他走進火鍋店之後才想起自己。

但是,這個模式的弊端就在於:

首先,在多個品牌中,有沒有核心賣點?

比如88VIP核心賣點是餓了麼、網易雲、優酷,這三個會員是核心的消費場景,其他的添頭只是錦上添花。

也就是說,聯合會員的理想模式是以強帶弱,強勢品牌反哺弱勢品牌。

對於呷哺呷哺這些實體餐飲企業來說,聯合會員會更麻煩一點。

你得保障消費者能很容易的消費到你的其他品牌——那就要多開店。

你得保障下每一個不同品牌的體驗基本都不錯——標準化管理。

多開店容易拉爆現金流,標準化考驗品牌的營運能力,所以聯合品牌運營,說起來好聽,做起來難度還不小。

而且,還有一個問題,這樣的模式如果沒有搭配好的產品和服務,消費者後續就會停止復購。

所以,在目前中國的餐飲品牌里,還沒有一個很成熟的案例,也沒有哪家餐飲企業依靠會員費能活下來。

05

當然,在國外,我們找到了類似的健康食品品牌Graze的訂閱制度。

Graze為用戶提供食品訂閱盒子,盒子和運費免費,用戶自行選擇交付頻率,可以隨時更改或者取消訂閱計劃。

Graze的訂閱過程很簡單,用戶註冊帳戶,選擇不同類型的健康食品,Graze根據每個用戶的喜好定製個性化的盒子進行配送。

用戶收到盒子之後,就可以通過在線表格給Graze提供反饋,比如我喜歡吃這個,可以繼續送,我不喜歡吃那個,我想要換別的。

所以,Graze就跟訂閱用戶之間產生了一個持續的過程。在幾次疊代後,Graze就會非常了解用戶的偏好,給他提供良好的體驗。

並且,隨著用戶數據的不斷增長,Graze就可以隨著他們需求的變化不斷去做出創新,跟用戶建立一種長期的關係。

所以,當我們去討論和嘗試會員模式的時候,一定先想好是做訂閱制度,還是去做會員制度?

千萬不是一句我們要做付費會員就好了,這兩種很相似,但實現的路徑卻是天差地別,走錯了就很容易翻車,這部分具體實踐的內容我們放在明天來講。

責任編輯 | 羅英凡

本文圖片均來源於網絡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a23533c67b246337be13b35e65a9a7b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