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席與賀子珍的長女楊月花:流落民間50年,遺憾未見母親一面

2022-02-23     軍武四分三十三

原標題:主席與賀子珍的長女楊月花:流落民間50年,遺憾未見母親一面

1974年,在五月春風的洗禮中,一個飽經風霜的身影踏上了前往北京的旅程,在離開父母四十餘載後,她懷著忐忑與期待的心情來到這個陌生的城市。

然而當她長途跋涉到達北京後,卻又未能與生父見面,五月的風異常的凌冽,天安門前的畫像是那麼熟悉而又陌生。

毛金花的出生

1929年,在炮火紛飛的時代,一聲哭啼聲打破了作戰會議室的寧靜,毛主席的第二任妻子賀子珍誕下了他們的第一個孩子。

在紅軍二次解放的福建龍岩,眾人都在為新生兒的誕生感到欣慰,毛主席也沉浸在新生命誕生的喜悅中。

然而,戰火的延綿並未因為新生命的誕生而停止腳步,由於國民黨的「三省會剿」,紅軍不得不撤離龍岩,面對前方未知的劫難,主席決定將孩子留下,寄養給別人。

作為新生兒的母親,賀子珍不願意將孩子留在這裡,可前路重重磨難,將孩子帶上對自己對孩子都是一種負擔,只有先將孩子寄養,之後等戰局緩和再接孩子回去。

於是,賀子珍委託鄧子恢將孩子託付給城北的鞋匠翁清河,賀子珍還塞給翁清河20塊銀元,希望他可以好好照顧自己的孩子。

離別時,賀子珍看著自己的孩子,兩眼淚汪汪的對翁清河說:「這孩子叫毛金花」。

多舛的命運

讓人意想不到的是福建龍岩的這一別,竟成了父母與孩子的最後一面,哪怕賀子珍與毛主席苦苦查找孩子下落,哪怕毛金花一直追尋父母腳跡,這苦命的兩代人,至始終都未能再見一面。

1932年4月,紅軍的隊伍再次踏上上福建龍岩的土地,三年的時光並未改變這個貧窮的村莊,只是較離開時少了點什麼。

當時隨著紅軍一起回到福建龍岩的只有毛主席,主席心心念念的想要見到自己的孩子,可一大堆的軍務讓他騰不出時間,賀子珍與知情者鄧子恢皆在其它地區工作,只好讓自己的弟弟毛澤民替自己走一遭。

可毛澤民帶回來的消息讓毛主席感到晴天霹靂,自己的女兒竟然在自己離開後四個月夭折了。

賀子珍得知自己女兒去世後,平時對女兒強忍的思念瞬間爆發了出來,哭訴著對女兒的虧欠,可即便傳來死訊,賀子珍也沒有放棄繼續尋找自己女兒的下落,她始終相信女兒還活著。

隨著紅軍四處的征戰和全國人民的齊心協力,新中國得以成立,期間賀子珍曾多次委託朋友,同時尋找女兒下落,可最終沒有任何消息。

看著妻子如此,毛主席也沒有放棄對女兒的找尋。1951年內務部長謝覺哉慰問戰時各區域人民,慰問區域中便包含了福建龍岩,毛主席便委託謝覺哉打聽有關毛金花的事情,只是結果依舊不盡人意。

其實毛金花並沒有夭折,只是當初面對反動派的圍剿,他不敢撫養毛主席的女兒,只好將毛金花送給了其他人。而且這個翁清河本身就不是什麼好人,私下更是販賣了自己好幾個親生骨肉。

所以當初毛澤民找到鞋匠翁清河時,翁清河害怕受到責罰,便欺騙毛澤民,說毛金花四個月得了傷風夭折了。

而當時的毛金花被副食店的林老闆發現,隨後花了20塊銀元讓一個姓翁的婦人收養了毛金花,事後一年因翁婦人無力撫養,轉而送予了山東人張先生。

張先生有一位夫人,然而他們並沒有選擇生育,而是選擇了撫養毛金花,毛金花5歲那年,張先生夫人去世,於是,毛金花便再一次被轉送給了開煤窯的邱應松。

此時毛金花改名為了邱月花,13歲那年又再次改名為楊月花。

長大後的楊月花也緊隨著革命的步伐,投身到社會主義建設中,1958年入黨,曾擔任居委會婦女主任,治安委員。

一封信件帶來了怎樣的轉機?

隨著毛主席與賀子珍的不斷追尋,有心人便從翁清河的話語中嗅到了謊言的味道,開始調查翁清河的背景。

果然,隨著人們一步步的探索,真相也漸漸浮出水面,翁清河當初所言毛金花夭折果然是謊言。

1964年元旦佳節之際,一封署名楊月花的信件傳到了龍岩行署專員吳潮芳手中,信中寫到自己的身世,吳潮芳從中得知這人應該就是主席心心念念的女兒毛金花。

隨後,幾經周折,一場關於毛金花的座談會便就此展開。

會議上,翁清河說道自己曾被國民黨逮捕過,隨後便撒謊說道主席女兒夭折,之後為了避免更多的麻煩,便一直對外聲稱毛金花夭折了。

會議的最後,得到的結論便是楊月花便是毛金花,歷時35年,毛金花終於可以見到自己的親生父母,然而事情卻隨著人們意想不到的地方發展。

翁清河找到省長魏金水,說毛金花其實真的夭折了,楊月花不是毛金花,自己是被迫不得不承認而已。翁清河表面一套背地一套讓魏金水摸不著頭腦,事後因為翁清河的死不承認,調查不得已只能停止。

真正的轉機來臨

1971年,老紅軍羅萬昌回到了龍岩老家居住,機緣巧合下與楊月花結識,隨著彼此間的交談,羅萬昌覺得楊月花很有可能就是毛金花。

因為當初毛金花的事情鬧得沸沸揚揚,羅萬昌對此也是十分上心,隨後便開始著手調查關於毛金花的事情。

1973年,一份關於毛金花的調查資料送到了賀子珍的哥哥,也就是曾經擔任過福建省副省長賀學敏手中。

一天,正在電影工作站工作的楊月花接到了單位領導的通知,通知她到上海去辦理一些事務。

其實這是賀學敏為自己妹妹賀子珍安排的一次會面,想要她們母子相見,但因為賀子珍身體緣故,這次會面也已失敗落幕。

隨後,羅萬昌帶著楊月花來到了福州,隨著一陣陣敲門聲,賀學敏打開了門,見到了自己妹妹日思夜想的女兒。

本打算等賀子珍身體好轉後再安排她們母女見面,可誰知1984年的4月,賀子珍因病去世了,得知母親去世,楊月花悲痛欲絕,她只是想見見自己的親生父母,可如此簡單的願望卻是那麼困難。

賀子珍生前得知楊月花便是自己女兒時,曾多次想要前往福建龍岩看看自己的女兒,可始終未能得願。

平平淡淡的生活

早年,楊月花與縣糧食局的鄭煥章結為夫妻,共有6個子女,拋開童年的時光,她有著平平淡淡的生活。

她的一生都在龍岩市工作,除了居委會婦女主任和治安委員外,還擔任過百貨公司主任以及參與電影公司的相關工作,退休後也不忘初心,投身到服務群眾中。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a210648ce889474a87b501d69c6aede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