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習記者徐麗敏
主動承擔配電網科技項目14個,申報各類專利7項,平均每年為江北區域企業延長可靠用能150小時……「90後」謝翱羽紮根電力保供一線7年,如今是國網寧波供電公司江北供電分公司運檢室副主任。
「我是電氣專業畢業的,想為家鄉的電力事業作點貢獻。」2016年,剛畢業的謝翱羽回到寧波,被分配到公司電網建設班。之後,謝翱羽開始接觸老舊小區配電網改造項目。
「江北區有一些大的老舊小區,我們統一進行了開關櫃更換,這類電氣設備如果不更換的話,存在安全隱患。」從2017年至2020年,謝翱羽牽頭完成老舊小區配電網改造30餘項,用心守護萬家燈火。
2020年春節後,謝翱羽主動請纓加入援藏配電網建設隊伍,擔任青年突擊隊隊長,把浙江先進的配電網建設經驗和技術傳遞到雪域高原那曲市比如縣。
在高原施工,不僅要克服高原反應引起的身體不適,還要應對複雜地理環境帶來的各種不利因素。回憶起比如縣香曲鄉工程,謝翱羽至今仍心有餘悸,全程50公里線路820根電線桿,全是貼著怒江幾百米的懸崖豎立的。
豎立電線桿前要勘查線路,「山路上沒有護欄,另一側就是幾百米的懸崖,我一開始很害怕,抓著車內扶手都不敢動。」謝翱羽說。為了確保施工進度,他往返勘查號稱「死亡山路」的懸崖山路30多次,憑藉豐富的配電網建設經驗,制訂最詳細、快捷的建設方案。
走險路、過難關,在謝翱羽的帶領下,團隊援藏期間新建供電線路350公里,點亮3000餘戶藏民家的燈火,向藏族人民展示了「寧波速度」。
2021年,謝翱羽參與量子加密無線通信項目,該項目實現了國內首條基於量子加密無線通信的全自動FA10千伏架空線路在寧波投運,進一步提升配網架空線路供電可靠性。2023年,他和同事全力推進「4G+量子」三遙智能開關在江北區域的安裝工作。
「10千伏架空線路上安裝智能開關後,把原來30分鐘至1小時的停電故障隔離時間縮短至2分鐘內,效率大幅提升。」謝翱羽解釋。
準確判斷是自動隔離故障點的關鍵,這也曾經是謝翱羽和團隊面臨的技術難點,「誤判很容易造成故障區域不能正確隔離,導致二次停電,影響居民生活。」關於這個問題,謝翱羽和技術人員研究試驗了一次又一次,最終攻克難關。如今,在技術的加持下,江北區已在全省率先完成區域化10千伏電力線路全自動FA100%覆蓋,全力保障居民用電。
2021年6月,謝翱羽走上「最美寧波人」的頒獎舞台,今年9月,他又獲評第八屆寧波市道德模範。「我只是因為新聞報道而被關注較多,其實我身邊有很多默默無聞的人,他們同樣懷揣夢想在平凡崗位上奮鬥。」謝翱羽說。
明年,謝翱羽和同事將投入江北區域不停電示範區的建設工作,繼續攻堅克難,為滿足市民高質量用電需求提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