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領導在管理中都在追求一種控制,如何控制各種不同的人才,是個費腦子的事情。權力控制不僅僅是通過強制,這樣恰恰會適得其反,因為中國人千年來的聰明程度是十分了得。有規則就有漏洞,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想更大程度掌控人,使組織更穩定,就得在三方面下功夫:一是制衡上、二是行為上、三是精神上。
(1)制衡上
1.用人格魅力使下屬歸順
給下屬一個自由發展的平台,施恩,幫助他克服困難和成長,讓他有尊嚴的活著。禮賢下士,給他尊重感。給他一個自我發揮的平台,成就自身的價值感。在下屬困難時候,雪中送碳伸出援手,給他歸屬感。下屬有功的時候,積極地獎勵。下屬有過的時候,能主動承擔責任,再查清原因。下屬有短處的時候,能夠包容。對下屬有感情,情感上關懷備至,這樣做的話下屬怎能不歸順相報。
2.用利益驅使強者
不是所以人都能被人格魅力征服,一個權力大能力強的下屬,他的野心與貪心,驅使著他追名逐利。這樣的強者組織內沒有人可以替代他,這個時候強制命令,會激發矛盾。人格魅力征服不了,既想讓他幹活又不想他權力過大。只能用利益驅動他,互惠互利,你幫我完成事情,我給你利益,完成不了任務就進行懲罰,換人或者安插自己人。
3.用把柄控制強者自身
很多人都說領導用人是武大郎開店,都不想用有本事的人,其實這背後的原理就是如何控制強者的問題,如果控制不住人,就不會提拔這個人。如果孫悟空沒有緊箍咒在頭上,唐僧敢用嗎?一個有本事的人,如果沒有把柄在上級手裡,沒人敢用。使功不如使過,沒事抓點小辮子,關鍵時候還是有用的。故意引誘他們犯錯,然後敲打使用。
4.用強者制衡強者
創業階段你不能不用強者,做領導的又需要保證自己的權力,就需要啟用制衡機制,提拔另一個強者和他斗。通過強者之間的鬥爭,完成控制。讓他幹活的同時,不敢搞太大的動作,以免被對手抓住把柄攻擊自己。互相制衡,既讓他幹活又得到控制。
5.用強者控制弱者
為什麼豬八戒、沙僧頭上沒有緊箍咒。因為不需要,有孫悟空控制他們就行了,對弱者用強就行,所以一般領導抓不住優秀員工的小辮子,只能用弱者盯著強者,互相監督,好管,領導不用擔心自己的位置。
讀懂這個,你就明白領導是如何制衡手下的。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a0e67e6af803afb4776bc82a5469086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