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即將收穫,卻在風雨中連片倒伏…滬郊朱涇鎮全力護好「飯碗田」「菜籃子」

2024-11-01     上觀新聞

颱風「康妮」帶來持續暴雨,造成滬郊部分農田積水,給農業生產帶來不利影響。據統計,10月31日06時00分到11月1日10時00分,金山全區各街鎮累積雨量68.0—144.7毫米,部分水稻田出現倒伏,不少菜田則出現被淹情況。

為了減輕颱風給農作物帶來的不利影響,降低農戶受災損失,金山區朱涇鎮迅速部署,農業農村服務中心工作人員匯同各村委會工作人員深入田間地頭,開展查水情、查苗情、查病蟲情行動,指導幫助各基地及時搶排田間積水,搶收蔬菜。

在朱涇鎮慧農村千畝稻田,目前已經到了晚稻的成熟期,經過一夜暴雨洗禮,部分稻田區域積水明顯。溝渠旁,農戶正進行著及時的清理疏通,「在颱風來之前,我們已經對稻田開展了一次全面排查,開展了清淤開渠等工作,降雨期間,我們包括村幹部都會對低洼易積水區域巡查,實時根據積水情況,進行個別點位疏通,昨夜開始村裡已經開了多台排水泵,基本避免了大面積積水。」

尚慧水稻合作社負責人嚴秋雲告訴記者,合作社種植的是上師大19號水稻,作為上海市本土首個成功選育的長粒型軟米水稻,具有抗病性好、抗倒性強等特性。「今年我們種植了500畝,昨天到現在看倒伏了一小片,但整體情況還是比較樂觀的,等天晴後,我們馬上會對倒伏區域開鐮搶收。」

另一處,位於朱涇鎮牡丹村的上海蔓菜果蔬種植專業合作社,80多畝時令蔬菜中有40畝全部到了成熟採摘期,工作人員正在對廣東菜心、生菜、青菜等蔬菜加緊搶收。合作社負責人劉小軍還提前聯繫了批發市場,搶收上來的蔬菜一出棚就被拉走,並第一時間運往市場進行銷售。

「綠葉菜是不能泡水的,一泡水不僅生長受到影響,還有可能爛根。」劉小軍告訴記者,他的合作社地勢比較低洼,上次颱風「貝碧嘉」影響期間,合作社裡的大棚好多都被淹了。這次,早在颱風暴雨預警後,他就組織員工做好各類防禦措施。

除了清理溝渠、加固大棚,他們還關閉了所有大棚的通風口和門,防止雨水滲進,並另外採購了3台抽水泵,一旦出現積水,就立即抽水搶排。

「臨倉街路段由於下水管堵塞不暢出現短時積水,目前已處置」「長浜村道路無嚴重積水,河道水位還較高,部分自留地有積水,水閘整夜在排水」……風雨中,朱涇鎮的防汛防颱「五組工作法」高效運轉,專業電工組、人員轉移組、應急搶險組、排水清淤組、宣傳安撫組五個工作組全天候待命,全力以赴織起防颱防汛「安全網」。

「雨下得這麼大,但小區內外一點積水都沒有,全靠各方快速處置。」家住鐘樓新村的錢阿姨說。據了解,今早,沈浦涇路鐘樓新村附近的非機動車道曾出現了積水,收到情況後,應急搶險組工作人員立馬行動,清理下水口,協助排水,很快道路恢復暢通。

工作人員介紹,為保障群眾安全順暢出行,應急隊伍早已在易積水點位附近候命,一旦積水影響了車輛、人員出行,便立即強排;同時,還安排了隊伍開展巡邏,及時發現處置樹木倒伏、路面積水等險情。

「每次颱風天,居委會都想著我們,我母親癱瘓在床,他們也都幫忙出力轉移,很感謝。」外面風雨交加,而在西林居民區的安置點內卻異常溫馨,房間寬敞明亮,熱水、方便麵等物資充足,百歲老人沈阿婆和她的子女在居委會工作人員的安排下,早已於10月31日下午轉移到該臨時安置點,一家人十分安心。

據統計,截至目前,朱涇鎮按照應轉盡轉原則,梳理排摸需轉移避險人員410人,其中在建工地393人、田間窩棚10人、老舊危房4人、低洼地3人,啟動1個集中安置點,其餘人員就近村居安置,另外還在金山體育館安置點安置了746名從上海樂高樂園度假區項目工地轉移過來的建築工人,飲用水、食品、用電等軟硬體物資均保障妥當,為轉移群眾提供一個個安全舒適的「臨時家園」。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a058606f7d60b49b570515148b795ed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