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轉向燈變成了後車加速器

2022-04-30     備胎說車

車子路上越來越多,開車的難度越來越大,尤其是變道。

看了一下後視鏡,後面的車子還挺遠,那我轉向燈打一下,「哎」怎麼它一腳油門就衝上來了,根本不給我變道的機會了?

轉向燈也因此得名「後車加速器」,你想讓後面的車快一點就撥個轉向燈,它「嗚嗚嗚」就上來了。

這也讓很多朋友養成了「我一變道,就不能打轉向燈」的這麼一個壞習慣,反正打了燈更不讓我過了,那我還不如不打了,不給你衝過來的機會。

為什麼一變道,後車就想加速

  • 前車變道不規範

第1個原因就是:變道不規範。有些新手司機變道是比較猶豫的,操作也沒有那麼規範,打了轉向燈,「嘀嗒嘀嗒嘀嗒」,怎麼還沒變過來?

騎在車道線上面,左邊那個道占了一半,右邊的那個道占了一半,我在後面根本不知道你到底變不變,我走左道還是右道?非常地難受,體驗也很不好。

乾脆我不要讓你幹這種事情,一腳油門,你總不會撞過來吧,對吧?

霍東超等人發表在期刊《人類工效學》上面有篇論文,《經驗因素與車道類型對汽車駕駛員變道決策的影響》。

上面說:在變道的時候,經驗駕駛員比實習駕駛員會更快。

因為駕駛員是要同時考慮前方和左右兩側後方的這麼一個情況,認知資源消耗比較大,土話叫做「費腦子」。

經驗駕駛員的駕駛認知比實習駕駛員更加完整,而且已經對駕駛任務產生了自動化的加工和理解,因此能夠更加果斷和迅速地做出反應。

就好比做菜:有經驗的廚子手一抓就能抓個差不多的量。新手做菜就要用秤對著菜譜上,5g,「哦」5g;3g,「哦」3g,只能一個個來。

等這個東西弄好了,這個是克數都是對了,「呀」那邊菜已經燒糊掉了,就會有這種感覺。

  • 不想被前車加塞,影響控制安全距離

第2個原因就是:不想被前車加塞。

公安部交管局發布過的,2020年1月至10月全國涉及人員傷亡的道路交通事故統計分析,「未保持安全車距」這個事故原因排名是第4,占全國傷亡事故的3.97%。

可以看得出來,大家跟車距離都是普遍比較近的。尤其是市區堵車堵在那邊的時候。

這個時候你讓別人插隊插進來,萬一前面被他吃了個急剎,變成我追尾了,還冤枉了,對不對?怎麼最後掏錢還我掏呢?不舒服。

很多人看到前面車子想要變道,當然就加一腳油門,你別來,來了我這各種沒好處,是不是?

其實就是在控制車距,不想讓別人加進來,產生自己不必要的額外的風險了。

  • 不文明駕駛行為容易讓後車路怒

第3個原因就是:路怒症。

別人有可能真不守規矩,變道沒打燈,堵車了還要加塞在我面前。

今天已經10個單子沒有談下來了,老闆還罵了我一次,說「今天不接單子,明天你就別來了」等等一頓說,你還插我隊?

路怒症馬上就來了,不管三七二十一,「哦」我加個油門,送你一起去修理廠吧,反正我明天也不上班了。

這種感覺其實是……不能說不能理解,只能說不太提倡,大家別這麼干。

王雪松等人發表在《同濟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上面有篇論文,《基於自然駕駛數據的變道切入行為分析》。

上面有講:在所有的變道切入片段當中,近15%的後隨車速度變化百分比是超過10%的。

你這麼去理解,這算是一個側面印證,就是一部分的中國駕駛員,在駕駛過程中是表現出比較激進的風格的。

一方面對正常切入的行為是「不禮讓」的;再換個角度講,對異常的切入行為(違法變道、緊急加塞這種情況)是「不容忍」的。

其實就是這樣的,大家心態差不多的。

所以換句話來講,就是因為在路上遇到的不文明的駕駛行為太多了。

產生了這種不開心,自己風險增加,或者是路怒情緒的這些觀點和感受,就會導致我們對一些正常的變道也沒有禮讓了,反而就變成了一個惡性循環了。

怎麼變道才不會讓後車反感

正常、正確的變道我們要怎麼來呢?大家都會了是不是就舒服了呢?

  • 變道一定要打轉向燈,確認好安全距離

首先,在變道的時候一定要打轉向燈,一定要打轉向燈!打了轉向燈是為了讓其他的車子知道我們要幹嘛。

打了燈之後,我們觀察後車的反應,不論它會不會讓,我們都可以根據它的反應,再做下一步的行動。

它「嗚」上來了,那我們不過去嘛;它沒上來,我們就過去嘛,對吧?

葉楓發表在期刊《上海汽車》上面有篇論文,《基於中國自然駕駛數據的變道場景分析評價》。

上面有講到:城市中40%以上的微型交通事故與變道未打轉向燈是有關係的。

只要打了轉向燈,也就存在著減輕或減少輕微事故發生的幾率的可能性。

  • 變道時多注意觀察,不要強行變道

第2個要做的是:尋找正確的變道時機,不要強行變道。

前面葉楓的論文里也講到的:30%的追尾事故是由駕駛員強行變道引發的。這個機率是不低了。

啥叫「強行」呢?比如說:前面的車子在堵車,但是你馬上就要右轉了,快到路口的時候才把車頭偏到右轉車道,還堵住了直行車道,非要讓人家讓你。

這個就有點強行變道、道路綁架的意思了,本來就堵車,你這麼干,你不動的,連直行道都走不了了,好像大家都必須讓你一樣的,這就非常不舒服了。

  • 作為後車時,不要開鬥氣車

最後一個是:作為後車,我們也要學會換位思考。

前邊的車子準備要下高架了,準備要變道去右邊匝道要下去了,你後腳「吼」一腳油門:「我就是不讓你過!」

你也錯過了這個路口,或者你提早這個路口下去了,沒意思的,沒必要沒必要,真的,大家互相讓一讓就OK了,是吧?

就算我們遇到了前車真的在那邊亂變道也不要馬上就生氣。

以前我視頻上面也講過的,行車記錄儀的證據把它好好保存起來,向交警部門進行投訴,用合法的手段去制裁違規的人。

其實這樣的話,你其實也解氣,對自己也更安全,而且這個事情它是有社會效應的,它是像一個石頭扔在河裡面,有波瀾的,這種搞多了大家開車都規矩了。

為什麼路上總有人喜歡別車、加塞

堵車加塞這種行為本身不文明,現在也依然是違法的,被抓到的確就是要扣分的,而且是讓人很難受的。

既然如此,為什麼還有人願意冒著被扣分、被罰款的風險還要去加塞呢?

堵車的時候老老實實在那邊排隊,真的就比穿插加塞慢嗎?要慢的話慢多少?不慢的話,原理又是怎麼樣的?

遇到了這些加塞的,還加個「狗」字的那種,非得忍嗎?怎麼做才能爽?怎麼做才能解氣?

  • 關鍵詞:加塞

8篇資料和實戰心得分享給你,關注微信公眾號「備胎說車」,回復關鍵詞「加塞」就可以了。

我這個公眾號每天會給你一段汽車實用小乾貨,文字、音頻、視頻都有,挑自己喜歡的版本就可以了,「備胎說車」等你來玩哦。

參考文獻

[1] 霍東超,常若松,楊思佳,馬錦飛.經驗因素與車道類型對汽車駕駛員變道決策的影響[J].人類工效學,2020.

[2] 公安部通報十大危險駕駛行為.公安部交通管理局

[3] 王雪松,楊敏明.基於自然駕駛數據的變道切入行為分析[J].同濟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8.

[4] 葉楓.基於中國自然駕駛數據的變道場景分析評價[J].上海汽車,2021.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a05717dff3c5db15f0049bef934b4ab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