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明一個人的品質好壞可以從很多方面觀察,其中孝順就是必不可少的條件。中國人講究「百善孝為先」,孝順也是人們看重的傳統文化。
有些人幾十歲了還不懂的感恩父母,也有些孩子從很小就表現出了他的孝心。
「最孝順」寶寶火了,爬到桌子上給太爺爺喂飯吃
最近在網上看到了一個孝順的小寶寶,視頻中的他只有1歲多,旁邊的老人已經有95歲高齡了。
寶寶很耐心的在喂他的太爺爺吃飯,由於自己個子太矮只能爬到飯桌上。小小的手拿著勺子,動作很輕柔。
每喂一口眼睛都盯著食物,
自己的小嘴巴也跟著張開
,看到太爺爺吃進嘴裡後才放心。
太爺爺跟寶貝配合的非常好,不一會一碗熱乎乎的飯就進肚了,看的出太爺爺很幸福的享受著。
相差90多年的歲月,兩個人在一起的畫面讓人覺得特別美好。
從孩子的動作就可以看出來,老人的兒女平時也應該是這樣耐心對待他的,小寶寶見多了自然而然的就會模仿大人的動作。
看到這裡,不少網友也想起了自己家裡的老人,眼睛濕潤了。
大人對父母的樣子,孩子都看在眼裡
都說三歲看大,孩子小時候的一些做法,也映著他未來的模樣。
當父母最心寒事情就是,自己辛辛苦苦養育孩子一輩子,最後遭到兒女的嫌棄甚至打罵。
我見過獨生子女體貼照顧老人,從不抱怨。也見過兒孫滿堂的老人,
兒女之間相互推脫照顧老人的責任
,老人在孩子那裡沒有容身之地。
這些孝順和不孝順的孩子差別真的很大,一個人怎樣對待自己的父母,他的孩子也都看在眼裡。
當他們對老人不好時候,是否想過老了以後孩子怎樣對待自己?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這是幼兒園孩子都懂得的道理。
老人雖然像夕陽一樣,不再像年輕時那樣耀眼,但是漫長的歲月沉積,他們擁有的閱歷,和這一輩子的對孩子的付出,同樣值得敬佩。
孝順的孩子怎樣培養出來的?
俞敏洪說過:「新東方的所有人都知道我是一個大孝子,我們的員工也都很孝順。因為他們若是不孝順,我是不會讓他們在新東方幹下去的。
不難看出,孝順這個品質,也是考核我們為人處事的重點之一,培養孩子孝順不完全是為了讓他們報答自己,更多的是為他日後的品質打下良好基礎。
1)讓孩子看到孝順真正的樣子
如果我們每天只是在孩子身邊嘮叨:你要做一個孝順的孩子,孝順是良好的品質,
孩子可能都不懂什麼意思,
聽過也就忘在腦後了。
想要培養出孝順的孩子,好的辦法之一就是實實在在的做給孩子看。
不要小瞧了孩子的模仿能力,就像視頻中的那個小寶寶一樣,一舉一動都是模仿著他的家裡人。
2)給孩子表達孝順的機會
孩子在家中都是備受呵護的,
老人捨不得讓孩子做家務,
或者是提早的孝順自己。
其實這正是把他的孝順打退了,在孩子能力範圍內的一些事情,他想做就放手讓他去做。
比如給長輩盛飯、洗碗、收拾衛生這些小事都是孝順的體現。我們要給孩子表現的機會,不要擔心他做的不好,這份心才是最重要的。
3)讓孩子學會感恩
有些人之所以不孝順,是因為他把父母的付出看成理所當然的,甚至還有不滿意的時候。
所以要讓孩子孝順,先要讓他懂得感恩。
即使自己沒有能力以相同的方式回報,
最起碼要把別人的好記在心裡。
不懂得感恩的孩子,對他再好都沒有用,最後多半會養成「白眼狼」。
你的孩子平時會做出哪些暖心的行為呢?歡迎在評論中分享。
我是@糰子媽育兒,是兩個孩子的媽媽。關注我,帶大家學習最實用的育兒、孕產知識。如果您在帶娃的過程中遇到什麼有趣的、困難的、難忘的事,都可以發私信分享給我。
希望我會給大家帶來幫助,在帶娃路上給您最貼心的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