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總是有
各式各樣的「傳聞」和「聽說」
多種言之鑿鑿的肯定言論
讓我們以為「事情就是這樣的」
然而,真相大明的時候
我們才發現,這都是「謠言」
接下來讓我們來一起戳破這些7月盛行的科學流言!
本欄目科學流言榜由陝西省科協支持,省科協宣傳調研部、陝西省科普宣教中心、陝西科技報聯合發布。
1
流言:洗牙對牙齒有害?
真相:首先要糾正一個誤區,洗牙不是為了美白牙齒,而是去掉牙面的細菌、牙結石、色素等。
牙齦與牙根面之間不是緊密附著的,而是存在一條0.5-2毫米的淺溝,稱為齦溝。
齦溝內易積存食物碎屑、附著菌斑,成為細菌生長繁殖的適宜區域。這些菌斑不斷堆積,久而久之就成了牙結石。牙結石會不斷「吃掉」牙齦,造成牙齦發炎萎縮,最終導致牙齒脫落。
牙結石開始是乳白色的軟垢,會因逐漸鈣化而變硬。也就是說,牙結石其實就是一坨硬邦邦的細菌。它們「幫助」我們填滿了牙縫、「固定」了牙齒、遮住了暴露的牙根。
當我們通過洗牙清除掉這些牙結石後,牙根重新暴露出來,牙齒也就更敏感了,所以喝冷熱水會覺得酸。
至於牙縫變大、牙齒鬆動,那說明牙齒本來就有問題,很可能牙齦已經開始萎縮,並不是洗牙導致的,而是牙周病本身所致。如不及時清除牙結石,情況只會越來越糟。
2
流言:腸胃不好可能會把消化道深處的氣味帶到口腔里,造成口臭。
真相:人類的消化系統分工非常明確,嘴巴負責攪碎,食管充當通道,胃進行磨合,小腸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場所。
因為胃主要負責磨合,通過蠕動、擠壓將食物和消化液充分混合,所以在胃和食管之間存在著肌肉,像閥門一樣阻止胃內的食物、氣味往上跑。
實際上,絕大多數口臭跟口腔內的細菌有關。口腔可謂是細菌的溫床,氣溫合適、酸鹼度合適、到處都是食物、食物殘渣、脫落的口腔上皮等。
食物殘渣和口腔上皮細胞都包含有機物質,比如蛋白質等。在細菌的作用下,蛋白質發生分解,會形成硫化氫等臭味物質。
這些物質揮發出來、進入空氣,便形成了所謂的口臭。所以絕大多數的口臭是口腔的問題,而不是腸胃。因此與其關注腸胃,不如關注口腔健康。
3
流言:洗碗機費電費水
真相:央視某節目曾做過一組洗碗機與手洗的比對試驗,採用中式餐具,把污染物塗抹在所對應的餐具上,將處理好的餐具進行了烘烤,使污漬更頑固,加大了挑戰的難度。然後將餐具分別放入了不同機型的洗碗機中,開啟了正常的洗滌程序。
與此同時,有5名實驗員根據自己日常的清洗習慣,對六套餐具進行清洗。
最後的結果是,手洗水量是機洗的3倍。從試驗角度來看,洗碗機反而比手洗省水省電,並且洗碗機洗後基本上能達到99.9%的除菌效果。
傳統洗碗不可避免要使用到抹布或者其他一些清潔工具,這些清潔工具是衛生最大的隱患。因為清潔工具很難再次清潔,而且都是重複使用有很多細菌滋生。
洗碗機的洗滌原理是用沖刷的方式,沖刷之後水會完全排走,沒有能導致二次污染的洗滌工具,這是它最大的一個優勢。而且在洗碗機最後一個烘乾階段,把餐具在高溫下烘乾,在這種極端乾燥的情況下碗碟也不容易滋生細菌。
4
流言:家用甲醛檢測儀(盒)方便小巧,顯示直觀,能夠準確檢測室內甲醛的含量。
真相:北京市理化分析測試中心專業檢測結果顯示,市售的8款甲醛檢測儀(盒)在相同實驗條件下,與專業的分光光度法檢測結果均有明顯差異,並不能準確顯示室內甲醛含量。
其實,網絡上售賣的甲醛檢測盒基本都是比色法原理,利用特定液體吸收甲醛等物質後變色,將變色情況與標準比色卡比對得出檢測結果。這屬於半定量檢測,主觀性強,準確度較低。
環境的光線、溫濕度,觀察者操作方法、觀察角度、辨色敏感度等都會影響結果讀數,普通消費者利用甲醛測試盒在家中自測的結果可靠性較差。
家用甲醛檢測儀一般採用電化學法,儀器上有一個電化學傳感器,由兩根金屬電級以及電解質組成,甲醛氣體分子在電極電壓下發生氧化還原反應,產生一個大小和空氣中甲醛濃度成正比的電流信號,該信號經過放大和數字處理電路而顯示出甲醛的濃度。
目前這類市面上可攜式的檢測儀大致分兩種:半導體式檢測儀和電化學式檢測儀。但不管是哪一種,空氣的流速、濕度、溫度都會對數據的準確性產生極大影響。
5
流言:5G網絡會干擾天氣預報,導致災害性寒潮等極端天氣現象難以預測,給人類造成巨大損失。
真相:5G是第5代移動通信技術的簡稱。無線通信依賴的介質是電磁波,它包括電波和光波。電波雖然無形,但並不意味著它可以「到處亂走」,相反,其頻率是有限定的。
5G頻段可分為低、中、高頻段。頻段大致分布在450MHz到6GHz,以及24.25GHz到52.6GHz之間。
2018年年底,工信部向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聯通發放了5G系統中低頻段試驗頻率使用許可。其中,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獲得3.5GHz頻段試驗頻率使用許可,中國移動獲得的則是2.6GHz和4.9GHz頻段試驗頻率使用許可。
對於我國而言,目前風雲氣象衛星使用的頻段是137GHz和1700GHz,與5G信號暫時不會產生干擾。但這並不意味著5G不會與其他衛星通訊信號衝突,例如中國移動的頻段就可能與北斗衛星的通訊頻段產生衝突,需要採取相應的隔離措施。
即使如此,實際情況也並沒有外媒報道的那樣嚴重,因為每個國家使用的5G頻率都不一樣。況且杜絕頻率干擾並不是什麼難事,這與我們平常聽的收音機頻道是一個道理,控制一下合理分配就可以了。
退一萬步講,即便頻率真的「撞車」了,也有補救的辦法,「濾波器」和「隔離帶」都是很好的手段。「濾波器」安裝在接收終端,可以有效過濾,增加接收端的「定向性」,屏蔽掉「雜音」,獲得想要的信號和其承載的信息。「隔離帶」縮減了帶寬,也就保留了相互之間不重疊干擾的安全距離。
6
流言:活性炭有吸附功能,很多商家標稱活性炭具有除甲醛、室內異味等功能。
真相:改善室內、車內空氣品質,許多人都會用上活性炭包。活性炭由含炭為主的物質做原料,含有大量微孔,能吸附有機污染物和某些無機物,其對物質的吸附能力取決於它的本身孔徑分布情況和被吸附的物質的分子大小。
中消協近期隨機選取了16個活性炭樣品和4個火鍋炭樣品,委託專業檢測機構對活性炭的碘吸附值和四氯化碳吸附值兩項指標進行檢測,前者衡量活性炭對於碘分子大小相當的物質的吸附能力,後者檢測活性炭孔的容量度,是測定活性炭活化程度的手段。
公布的檢測結果令人大跌眼鏡,有些活性炭甚至還不如火鍋炭。目前,室內活性炭沒有國家標準,也沒有行業標準。所以還是不要指望活性炭包能吸附甲醛了。
7
謠言:有一則新聞稱一個3個月大的嬰兒被閃光燈灼瞎,右眼底黃斑區上有一個被灼燒的圓疤,導致右眼視力只剩0.2。
真相:僅僅看這則新聞,就能找到不少漏洞。嬰幼兒的視力發育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3個月大的嬰兒能看到物體的距離約為3米,視力約0.1左右。所以,上文中提及的右眼只有0.2並不符合實際。
其實,閃光燈對孩子視力的影響不大。首先,閃光燈是疝弧燈,光譜與光點同白天的普通光照強度相當,不會造成視網膜灼傷。其次,閃光燈是一種瞬間強光,它的持續時間很短、速度很快。
因此,光線進入眼睛的總量很小,其造成失明的可能性也很小。
專業相機的閃光燈會更亮一些,這類閃光燈會不會導致孩子眼睛失明呢?答案也是否定的。
光線的亮度會隨著距離變遠而下降,在攝影棚為孩子拍照時,閃光燈距離眼睛的距離通常都在幾米以上,加上柔光罩等器材的配合,眼睛所感受到的光線亮度也是安全的。
需要注意的是,被過於強烈、持續的光線照射的確會給人的視力造成傷害。人眼的黃斑區是視覺功能很強大的部位,也是比較敏感的部位,黃斑區如果受損,會直接導致人眼的主要視力嚴重受損。
成年人受到強光照射的時候,會有自我保護意識,從而產生眨眼、縮小瞳孔等應激反應,避免大量光線進入眼睛;但嬰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較弱,神經發育還不完善,他們眨眼、瞳孔對光反應的靈敏度不如成年人,因此,兒童還是要注意避免眼睛受到強光的持續照射。
8
流言:電子煙健康環保,還能排毒清肺,是一種戒煙利器。
真相:人抽煙之所以會上癮,是尼古丁這種物質在作祟。尼古丁俗名煙鹼,是難聞、味苦、無色透明的油狀液態物質,對人體外周神經和中樞神經系統發揮作用,臨床上無任何應用價值。
科學研究認為,尼古丁是人類目前最難戒掉的成癮物質之一。
對比普通香煙,電子煙成分當中沒有焦油、醛類、酸類、酚類等致癌成分。
其煙油的成分是丙二醇、蔬菜甘油和尼古丁,其中尼古丁的主要作用就是滿足人的煙癮。
尼古丁除了是讓人成癮的主要元兇外,不斷重複使用還會導致冠狀動脈和外周動脈的內皮細胞損害,也會增加心臟工作速度和升高血壓,因此是誘發冠心病的重要因素。大劑量的尼古丁會引起嘔吐以及噁心,嚴重時甚至會導致死亡。
使用電子煙,不僅不能幫助戒煙,往往還會造成吸煙的惡性循環。
由於電子煙內含有尼古丁,長期吸食以後不僅不能戒煙,還會讓人更加依賴;但電子煙的口感和真實香煙又有一定差距,而且往往價格不菲。
結果就是不少吸食者最終還是要轉回到吸食焦油香煙,不僅沒有達到戒煙目的,反而起到了一個「反推動」的作用。
今日話題
你還遇到過那些匪夷所思的偽科學流言嗎?
留言告訴小科,最走心的小機靈,則會獲得今日互動紅包~
| 審核:科普菌
| 編輯:小科
PS:最近公眾號改版了
為了能長久相伴
大家快來給「陝西科普」公眾號點亮「星標」
你可能還想了解更多科普內容
關註:
老年痴呆症可以「潛伏」34年!快看你有風險嗎!
為什麼胃癌偏愛中國人?這4個原因不可不知!
細菌最多的生活用品,竟然是男生使用的……
趣圖:
在西安,你可千萬別不信邪!
掉入海底一萬米,會看見什麼?
《長安十二時辰》火了,唐代女子可能比你想像的要瘋狂
科普去哪:
超級福利貼 | 陝西歷史博物館,給我一天,還你萬年
科普去哪兒 | 西安水土保持科普體驗館:闡釋水與泥的僵持!
科普去哪兒 | 西安大唐西市博物館:凝視歷史,見證輝煌歲月!
查看近期更多熱文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_w9xYGwBUcHTFCnfy19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