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訪者供圖,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發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2月24日18時19分訊(首席記者 佘振芳)熔噴布是醫用口罩最重要的核心材料,被稱為醫用口罩的「心臟」。近來,為保障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各地政府部門紛紛鼓勵有條件的企業生產口罩。不過問題也隨之而來,口罩產能擴大了,熔噴布的供應卻跟不上,導致「一布難求」。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從重慶市經信委獲悉,近日,位於雲陽的重慶三木汽車部件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重慶三木)進行了生產線改造,成功生產熔噴布,緩解了我市口罩產業鏈「卡脖子」的突出矛盾。
據悉,該廠生產的熔噴布樣品目前正送往第三方機構進行檢測,一旦通過檢測,就可以馬上投產,滿產後可以滿足每天100萬隻口罩的產能需求。
據了解,醫用外科口罩一般有三層,內外兩層均為無紡布,中間的過濾層為熔噴布。「熔噴布」由於具有良好的過濾性、屏蔽性、絕熱性和吸油性,是生產醫用外科口罩與N95口罩的重要原料。
「目前,重慶醫用口罩產能正逐步擴大,但熔噴布全國的產能都不高,缺貨缺得厲害,價格波動大,市場完全供不應求。」重慶市經信委有關負責人告訴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這主要是受限於熔噴布生產設備的供應周期太長,「一台設備從購買到安裝大約需要3個月,就算緊急情況下也需要1-2個月左右,而且價值高,動輒在500萬-1000萬之間。但疫情當前,時間不等人!」
受訪者供圖,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發
一邊是政府部門四處尋找合適產線,一邊是企業積極探索轉產的可能性。
重慶三木總部位於廣州,2017年在雲陽落地,主要生產汽車內飾吸音棉和剎車片,為日產、本田、長安等車企提供配套。
「疫情發生後,我們也在想能做點什麼。恰好生產吸音棉的原材料就包括聚丙烯熔噴材料,而這也同時是熔噴布的關鍵材料。這就意味著我們轉產熔噴布具備天然優勢,只需對現有產線進行部分改造就可以。」重慶三木執行董事石勤告訴記者。
2月9日,重慶三木成立了熔噴布項目小組,通過視頻辦公,集合廣州和重慶的技術、採購人員,對設備進行技術評估和分析。12日,經過可行性分析,大家一致認為,「確定能做!」
說干就干,很快,公司就開始制定方案,同時尋找相關廠家和檢測機構。2月12日,啟動了生產線改造和設備採購。
「生產線改造主要是添加靜電駐極設備,還要對現有的收卷系統進行調整。」石勤說,最大的困難就是物流的調配,公司聯繫了北京的設備供應商和成都的聚丙烯材料廠家,但遲遲未能發貨,大家都心急如焚。
巧的是,2月15日,重慶市經信委通過一家車企了解到三木的情況後,立即聯繫了他們。
「你們能生產熔噴布?」「是的!」「那太好了!現在轉產有什麼困難?」「主要是原材料和有關設備的採購……」
很快,前期訂購的生產線改造所需設備和庫鉑科技借用的自檢設備於2月17日運抵重慶三木,通過2天的安裝調試,改造完成。在市經信委和雲陽經信委的協調下,來自成都金髮的聚丙烯材料也到貨6.7噸,後續還會形成穩定的供貨關係。
上周,經過多次試做打樣和檢測,重慶三木初步完成了熔噴過濾濾材的試製開發工作,樣品已送往第三方檢測機構。
「預計這周出結果,如果合格,下周就可以批量供貨了。」說到這裡,石勤補充道,在市經信委的協調下,企業也採購了檢測設備,預計20天左右能到貨,屆時可以實現自檢自測,效率會更高。
市經信委上述負責人告訴記者,目前,口罩原材料比如無紡布、耳帶、鼻樑條等,重慶都已具備相應產能,最大的瓶頸就在熔噴布,需要從外地採購,重慶三木如能成功轉產,就能解決這個「堵點」,對重慶口罩產業鏈具有重要的意義。市經信委也將進一步協調相關原材料採購及運輸,協助企業積極轉產,保障重慶的醫用口罩需求。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採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hualongbaoliao,報料QQ:3401582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