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高新區集賢鎮拆遷 通告

2019-12-04   看遍大西北

西安高新區集賢鎮拆遷通告

根據西安高新區管委會總體工作安排及高新區集賢園重點項目發展需要,結合實際並經研討制定《高新區集賢鎮、九峰鎮及集賢園規劃區域內房屋徵收補償安置實施方案》,為確保拆遷安置工作順利進行,現就大曲村拆遷有關事項通告如下:
一、2019年12月1日為住戶戶籍認定基準日。
二、2019年12月1日為建築及其它附著物確認日。在此之日後建設的一律不予補償。
三,2019年12月6日為全面拆除開始之日。自此日起,任何單位和個人應立即停止切生產經營活動, 在一月之內搬離
四、2019年12月6日至12月13日為宣傳期;2019年12月14日至12月28日為第一獎勵期; 2019年12月24日 至2020年1月2日為第二獎勵期; 2020年1 月3日至2020年1月12日為第三獎勵期。
五、任何被拆遷人都要自覺服從《高新區集賢鎮、九峰鎮及集賢園規劃區域內房屋徵收補償安置實施方案),儘快達成拆遷安置補償協議。
六、披拆遷人必須服從和支持西安高新區建設。對煽動群眾鬧事、打罵拆遷工作人員,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的,由公安機關依法處罰、構成犯罪的。由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七、拆遷安置補償由集賢鎮人民政府負責實施。具體按燕高新區集賢鎮、九峰鎮及集賢園規劃區域內房屋徵收補償安置實施方案》辦理。

集賢鎮人民政府

二零一九年十二月一日

集賢鎮:

集賢鎮隸屬於陝西省西安市周至縣,位於周至縣東部,距縣城20千米。轄1個社區、19個行政村。面積294.55平方千米,人口26556人(2017)。田峪河、南環公路、終(南)集(賢)公路、終(南)殿(鎮)公路過境。趙大村相傳為西周時被封為財神的趙公明故里,有趙公明墓及明代修建的祠堂。景點有仰天池、石龍洞(溶洞)、四十里峽谷和首陽山。首陽山相傳是西周伯夷和叔齊避居地。

2019年1月9日,集賢鎮憑藉西安鼓樂入選2018—2020年度「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名單。

沿革

1949年前為集賢鄉,1950年改設區,1956年復為鄉,1958年為管理區,1962年建公社,1984年改鄉。1996年設鎮,面積54.9平方千米,人口2.8萬人,轄東村、西村、北街村、新城村、大曲、金鳳、殿鎮、趙大、嚴家堡、劉家堡、邵家堡、馬家灘、侯家堡13個行政村。

九焰鄉位於周至縣東南部,距縣城35千米。1951年設九焰鄉,1962年建九焰公社,1984年改九焰鄉。1996年,九焰鄉面積237.9平方千米,人口0.2萬人,轄三合、興風、和平、金林、興隆、立新、九龍、赤焰、秦嶺9個行政村。

2001年12月,九焰鄉併入集賢鎮,轄西村、北街、新城、東村、大曲、金鳳、殿鎮、趙代、辛寨、嚴家堡、劉堡、邵堡、馬灘、栗新、興隆、金林、和平、興鳳、三合、秦嶺、九龍、赤峪22個行政村。

集賢鼓樂


集賢鼓樂源於隋唐,隋時楊堅由長安去仙游寺途中經過集賢村時傳入。唐時安史之亂時,宮中一姓王樂人避亂至聖壽寺傳入集賢村。現今集賢鼓樂分東西兩社,共有樂人80餘名。原樂人均在80以上,省文化廳為將這一鼓樂保留下來,劃撥專項資金購置了樂器和服飾,培訓青年,並組織在西安、北京、深圳和德國等地上演。集賢鼓樂的樂器分打擊和吹奏兩部分。打擊樂器有鼓、鑼、鑔和梆等。吹奏樂器有箏、阮、笙、管、笛、簘、琴等。服飾有古裝和唐裝。樂曲分行樂、坐樂和韻曲。行樂有:紅沙;路由;滿園春等。坐樂有:梢板;歌章;天發芽;霸王鞭;四季平安;南呂一枝花;破陣;群英宴等。韻曲有:柳青娘;朴燈蛾;葫蘆峪;茶葉詞;九條龍贊;四合四;點點小;深溝擔水;耍社虎;三拿業;德勝令;官門子;九九艷陽天;十板頭;坐帳;石榴花;斬狐狸;打棍;柳生芽;水龍峪;粉紅蓮;過潼關等。


集賢皇會

1798年嘉慶年間(1796-1820年),白蓮教一部由城固縣和洋縣一帶進入集賢村殺人,死七千餘人,致村中河流成血河,時稱殺河(即現村中南北大道之地)。道光年間(1812-1850年)道光皇帝御旨祭祀,遂形成皇會,每年農曆正月二月二十三到二十八舉行皇會,由村長讀祭文,並進行秧歌、社火表演和鼓樂演奏。已形成物資交流大會。


集賢打社火

在集賢就有很多獨特的儀式,其中尤以「打社火」和「耍社火」最具特色。每年從正月初二開始,由歷史形成的固定的兩個對壘的社廂互相挑戰,騎著騾馬到對方街道按一定規則進行叫陣挑釁,這樣的互相叫陣甚至略帶「羞辱」性,使雙方的情緒不斷高漲,場面不斷「升級」。之後便是互相比社火鬥智慧。大夥在這樣衝破平時規則的活動中,褪去所有的勞累和重壓,而且對陣各方的關係反而更加親近。耍社火一直到正月十七八才逐漸結束。再如臘八節。如果在過去的一年裡鄰里之間有什麼矛盾糾紛或不愉快的事情發生,借著這個節日通過送臘八粥的活動使以往的結怨得以化解。這個傳統節日反映出我國農業社會時期村民自治的重要社會整合功能,在今天仍有著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此外還有祭祖、拜年、走親戚、送燈籠等。其他節日的儀式也獨具特色,在一定程度上體現出民間文化的原始性。

九峰鎮:

九峰鎮位於周至縣東北部。轄14個行政村。鎮政府駐何家寨村,距縣城23.5千米;耿峪距縣城45千米。南環公路、尚(村)九(峰)公路、耿峪河、塔峪河和耿惠西乾渠過境。

1951年設立九峰鄉,1958年分設耿峪管理區,1960年建九峰公社,1962年建耿峪公社,1984年改九峰鄉、耿峪鄉。1996年,九峰鄉面積40.1平方千米,人口2.9萬人,轄胡家村、起良、聯新、薛家堡、二聯、沙雲屯、魏家莊、水寨、安家寨、佑家寨、馮尚坡、星峰、北千戶、南千戶、寇家堡、余家、永豐、虎峰、耿西、坩鎧20個行政村;耿峪鄉面積65.9平方千米,人口0.1萬人,轄耿義、東林、廟溝、民主4個行政村。

2001年12月,耿峪鄉併入九峰鄉,轄何家寨、胡家、趙良、聯新、薛堡、二聯、沙雲屯、魏莊、水寨、甘午、安寨、馮尚坡、星峰、北千戶、南千戶、寇家堡、余家、永豐、虎峰、聯西、耿義、東林、廟溝、民生24個行政村。2011年撤鄉設鎮。

2018年11月22日西安市高新區召開託管周至九峰鎮動員大會,標誌著託管工作全面啟動,九峰鎮的發展正式進入新階段。

首陽山

首陽山是陝西秦嶺北坡著名高峰,海拔2719.8米, 位於周至縣九峰鄉耿峪和戶縣甘峪交界處,東距西安60公里,西距周至縣城30公里。景區人文景觀星羅棋布,自然景觀目不暇接。史載,商周交兵時,商朝上大夫伯夷、叔齊阻攔周武王大軍未果,遂南行入山隱居,採薇而食, 義不食周粟。 每天清晨迎來第一束朝陽,嘆曰:「奇哉美哉首陽山」,故首陽山而得名。伯夷、叔齊在首陽山死後,儒家尊二人為聖賢,道家尊二人為大太白神和二太白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