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日,《求是》2019年第23期刊發了省委副書記、市委書記李炳軍的署名文章:《中國共產黨建設中央蘇區紅色政權的探索實踐》。小編現將全文轉載如下,以饗讀者。
中國共產黨建設中央蘇區紅色政權的探索實踐
作者:江西省委副書記、贛州市委書記李炳軍
中國共產黨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興,戰爭年代為人民打天下,執政之後為人民治國家。2019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江西考察時指出,江西是一片充滿紅色記憶的紅土地,要深刻認識紅色政權來之不易、新中國來之不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來之不易。上世紀二三十年代,在這片革命熱土上,党進行了在局部地區執政的重要嘗試,孕育了新民主主義共和國的雛形,使陷於苦難深淵的中國人民看到了光明和希望。回顧這段波瀾壯闊的歷史,總結80多年前黨執政為民的實踐經驗,對更好擔負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不斷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新局面,具有深遠歷史意義和重大現實啟示。
中國共產黨建設蘇維埃紅色政權的艱辛探索
為人民治國理政的偉大試驗踐行了黨的初心和使命
「一蘇大會」召開前夕,中國共產黨發表告全國工農勞苦民眾書,指出即將成立的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將一定成為中國工農民主專政在全國範圍內勝利和奠定的先聲,創造中國新社會的序幕」。這個人民政權建立後,彰顯出無限生機和旺盛生命力,同國民黨統治區民不聊生的悲慘景象形成鮮明對照,揭開了黨帶領人民建設國家政權、創造美好生活的序幕,中央蘇區也成為我們黨踐行初心和使命的源頭之一。
1933年秋,中央蘇區發展到全盛時期,疆域面積約有8.4萬平方公里,總人口453萬餘人,下轄江西、福建、閩贛、粵贛4個省級(後增設贛南省)和60個縣級蘇維埃政府。圖為中央蘇區區域圖。 瑞金中央革命根據地歷史博物館供圖
為確保新生的紅色政權真心實意為群眾謀利益,黨和蘇維埃政府深入開展反腐倡廉建設。建立黨內監察制度,負責糾察黨內違反黨章、破壞黨紀及官僚腐敗等問題。加強對政府機構的監督,成立各級工農檢察人民委員部,負責監督蘇維埃機關、企業及其工作人員。逐步加強巡視監督,1931年制定《中央巡視條例》。探索創新審計監督,成立中央審計委員會,頒布黨歷史上第一部審計條例。主動接受群眾監督,廣泛吸收工農群眾組建突擊隊、輕騎隊等,檢查各機關工作情況和幹部作風,並在《紅色中華》等開闢專欄,對腐敗行為和不良風氣進行揭露和批判,深得民心。1934年9月,中央審計委員會發布總結報告指出,我們「可以誇耀著:只有蘇維埃是空前的真正的廉潔政府」。
蘇維埃紅色政權道路探索實踐的歷史地位和深遠影響
上海建黨,開天闢地;瑞金建政,翻天覆地。中國共產黨在建黨只有10年的情況下,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全國性的工農民主政權,開展了為人民打天下、治國家的驚天壯舉,在中國革命史、中共黨史、國際共運史上譜寫了光輝篇章。美國記者斯諾談到瑞金建政時感慨:在沒有港口,沒有碼頭,沒有鐵路的山林里建立起一個共和國,這是建國中的奇蹟!
中央蘇區紅色政權的建設,加強了對全國紅軍和蘇維埃運動的統一領導指揮。當時,黨領導的十幾塊根據地處於分割狀態,影響了黨中央統一領導和指揮作用的發揮。中共蘇區中央局的成立,加強了黨對全國紅軍和蘇維埃運動的統一領導。中華蘇維埃共和國的成立,加強了蘇維埃中央政府對全國各地蘇維埃政權的統一領導。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的成立,統一領導和指揮全國紅軍,特別是中央紅軍。群團組織中央領導機構在瑞金的建立,加強了對全國各蘇維埃區域群團組織的統一領導。紅都瑞金作為中華蘇維埃共和國黨、政、軍、群首腦機關所在地,是全國蘇維埃運動的「大本營」。從那時起,中國共產黨開始作為局部執政的黨,逐步躋身中國歷史的舞台。
在探索建設蘇維埃紅色政權的實踐中,毛澤東開展了尋烏調查、興國調查、長岡鄉調查、才溪鄉調查等,寫下了《反對本本主義》、《必須注意經濟工作》、《關心群眾生活,注意工作方法》等光輝著作,初步形成了黨的實事求是思想路線、群眾路線。以毛澤東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敢於同共產國際的錯誤指導和當時黨內「左」、右傾錯誤傾向作鬥爭,開闢了一條中國革命新道路;結合中國革命實際,借鑑蘇聯經驗,在政權構成、經濟制度等方面進行了重大創造,開創性地構建了人民當家作主、婦女解放等一系列維護工農權益的制度和理念;率先高舉抗日旗幟,發表抗日宣言,派出北上抗日先遣隊,吹響了驅逐日本帝國主義的嘹亮號角。所有這些,充分彰顯了中國共產黨敢於邁出關鍵一步的革命首創精神和巨大理論勇氣。毛澤東指出:「黨開闢了人民政權的道路,因此也就學會了治國安民的藝術。黨創造了堅強的武裝部隊,因此也就學會了戰爭的藝術。所有這些,都是黨的重大進步和重大成功。」
1933年4月,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機關從葉坪遷到沙洲壩,毛澤東主席也來到沙洲壩辦公和居住,看到當地群眾飲水困難,他帶領當地群眾開挖了一口直徑85厘米、深約5米的水井,人們把這口井叫做「紅井」。圖為當地小學生在紅井旁參觀學習。贛南日報社 李傳材/攝
2011年11月,習近平同志在紀念中央革命根據地創建暨中華蘇維埃共和國成立80周年座談會上指出:「在革命根據地的創建和發展中,在建立紅色政權、探索革命道路的實踐中,無數革命先輩用鮮血和生命鑄就了以堅定信念、求真務實、一心為民、清正廉潔、艱苦奮鬥、爭創一流、無私奉獻等為主要內涵的蘇區精神。」這一偉大精神,彰顯了蘇區時期的特色和個性,是中國共產黨革命精神鏈條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環,是紅船精神、井岡山精神的深化與發展,又是長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的先河和源泉。習近平總書記在考察江西時強調:「井岡山精神和蘇區精神,承載著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鑄就了中國共產黨的偉大革命精神。這些偉大革命精神跨越時空、永不過時,是砥礪我們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不竭精神動力。」
始終牢記初心使命 走好新時代長征路
來源:《求是》2019/23
編輯:戴文藝 實習生鄧春霞 編校:劉敏
值班主任:明心武 編審:陳昱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