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日,國家郵政局舉行第四季度例行發布會。截至目前,全國超過55萬個建制村的村民足不出村就可以收到郵件包裹,基本實現「村村直通郵」。郵政、快遞成為農產品上行的重要力量。
國家郵政局機關黨委副書記張星朝表示,截至目前,55萬多個建制村的村民足不出村就可以收到郵件包裹,全國基本實現「村村直通郵」,鄉鎮快遞網點覆蓋率達到95%。國家郵政局大力促進郵政、快遞服務現代農業,惠及438個國家級貧困縣7.1萬戶貧困人口,帶動貧困戶增收2.3億元。
為做好助力脫貧攻堅工作,國家郵政局成立了扶貧工作領導小組和辦公室,加強組織協調;及時出台《郵政業助力脫貧攻堅三年行動方案(2018-2020年)》等政策文件,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郵政管理系統各級各部門紮實推進定點扶貧工作,2016年以來,選派扶貧掛職幹部245人,直接投入資金和物資折款1844.77萬元,幫助引進各類資金1.58億元,引進項目260個,實施幫扶項目921個,舉辦勞務輸出培訓295期(次),培訓12817人,幫助建檔立卡貧困戶實現勞務就業4022人,助力建檔立卡貧困人口脫貧54472人。
張星朝表示,國家郵政局著眼農村地區生產生活發展需要,引導郵政、快遞企業服務末端下沉,豐富服務品種,幫助拓寬農產品銷售渠道,不斷滿足貧困地區人民群眾脫貧致富的用郵需求。
一是積極推廣「寄遞+農村電商+農特產品+農戶」的產業扶貧模式,大力促進郵政、快遞服務現代農業,為貧困地區產業轉型注入新動能。截至目前,快遞企業在全國打造出905個「一地一品」項目,全國年業務量超千萬件的「快遞+」現代農業金牌項目已達23個;郵政企業開展「一市一品」農特產品進城精品項目,今年前三季度,扶持地方主要特色農產品項目1143個,配送農特產品進城28.4萬噸,同比增長69%,實現交易額38.8億元,同比增長25.6%。
二是以「郵政在鄉」工程為基礎,提升農村普遍服務達到新水平。支持郵政企業打造農村綜合服務平台,開辦代收代投快件、代繳水電氣費、代銷農資等便民服務。今年以來,培育郵政包裹業務量超過10萬件的農特產品項目65個,農特產品交易額超過500萬元的項目50個,孵化了新疆灰棗、碭山酥梨等多個優質扶貧品牌;惠及438個國家級貧困縣7.1萬戶貧困人口,帶動貧困戶增收2.3億元,平均為每個貧困戶增收3281.4元。
三是以「快遞下鄉」工程為牽引,助農增收打開新局面。截至目前,快遞網點已覆蓋鄉鎮超過3萬個,全國鄉鎮快遞網點覆蓋率達到95%,26個省(區、市)實現快遞網點鄉鎮全覆蓋。今年前三季度,823個貧困縣(已脫貧433個, 未脫貧390個)共收投快件超過39.24億件,為貧困地區農民增收、農村繁榮作出了積極貢獻。
下一步,國家郵政局將著力實現「點」上建功有擔當。同時深入推進「郵政在鄉」工程,持續推進「快遞下鄉」工程換擋升級,使「農產品進城、工業品下鄉」雙向通道更加暢通,在助力精準脫貧方面再出發再進取。
此外,據介紹,近年來許多民營快遞企業致富思源、富而思進,將社會公益與精準扶貧有效結合,積極投身脫貧攻堅這一最大的民生工程。據不完全統計,規模以上民營快遞企業直接投入資金和物資(折價)共計5.18億元,消費貧困地區特色農產品1.17億元,吸納貧困地區務工人員26.86萬人,幫助銷售貧困地區農產品3.67億元,通過幫扶,受益貧困人口達到19.3萬餘人,形成了一批具有較好美譽度的公益品牌,在脫貧攻堅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本文來源: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央視新聞、中央廣播電視總台中國之聲
圖片來源於新華社
編輯:楊瀅 //責編:李沛 // 監製:汪群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