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帥張學良住在哪裡?探秘張家私宅——張氏帥府

2019-07-01     那樣的歷史挺有趣

文:那樣的歷史挺有趣

自古英雄多好色,未必好色皆英雄,我雖不是真英雄,唯有好色似英雄。

—————— 張學良

說起民國時期著名的愛國將軍張學良,想必大家都對他有所了解。在紀傳張學良生平的電視劇《少帥》里,張學良勸蔣抗日、領導中原大戰等光輝事跡被重現在了銀幕上。這部劇不僅講述了張少帥其人生平,更是講到了張學良的父輩晚輩,以及少帥本人與趙四小姐的愛情故事。然而這段歷經民國一半風塵的史話,都與一間宅院脫不開關係。

這座規模巨大、風格混搭的宅院,就是張學良張家的私宅和府邸——張氏帥府。「一座大帥府」,半部民國史,張氏帥府規模宏大、建築氣派,更重要的是宅院內東西方建築互相融合,大體風格相互迥異,但微觀布置卻極為協調。張氏帥府與東北三省的其他名人故居一樣,經歷了無數場戰爭炮火的摧殘,但如今這些老建築中,唯有張氏帥府完整地保存了下來,在二十一世紀初期,經過一系列整頓和修繕,被作為博物館開放給世人。

這座總占地約3.6萬平方米的大宅院,如今在遼寧瀋陽的少帥府巷靜默地坐落,歷史的長河在它身上不斷沖刷而過,留下不可抹去的印記。然而府邸的輝煌從不曾被抹去,在這裡發生過的所有舊憶往事,雖然被時間蒙上了淡淡的一層塵埃,但塵封之下是褪不盡的鉛華與美好。張學良之父張作霖、張學良及其妻子于鳳至,以及趙四小姐都曾在府內居住過。

張氏帥府最初設計為張作霖的官邸,張作霖於民國三年時,開始修建這座氣派的大宅。後來竣工時,張作霖已升任了奉天督軍兼省長,由於職務的特殊性,以及為了辦公之便,這座宅邸的設計理念便向著「半政半寢」的方向發展。後經過數次擴建,整座宅院內,大大小小的建築已不下十數幢,建築占地面積有2.8萬平方米左右。綠化優美,植卉充沛,環境宜人。

這座龐大的張氏帥府,在二十世紀末,被列為了全國優秀近代建築群。大帥府的建築極具民國時期特色,即集東西方風格為一體,兼有宏偉氣派、小家碧玉。建築原按照王府的規制進行建造,而在寬敞的院內,既設置有氣派的小洋樓,又有極具中國古建築神韻的三進四合院。

先來說說這間三進四合院,張氏帥府內大大小小不同的建築中,唯獨這間四合院別具一格,獨有中式韻味和特色。張氏帥府內的這間四合院嚴格按照中國古代四合院的規制進行建造,從裡到外自有古樸淳樸、古色古香的風格。大帥府的中院就是這裡了,它坐北朝南,採光充足,完美符合了古典中式風水學和美學。青磚橙瓦,內斂又不失和貴氣息。中院的房間大大小小加起來共60有餘,奉天督軍張作霖早年時,曾在這裡辦公和起居。不說金碧輝煌,但院落的布局從大體上仿照皇室建築的格局,無論古今,我們都能從中看出建造者追求權貴的思想。

如今,大帥府的入口處立著一座高大的張學良像。這座銅像是國家決定將張氏帥府對外開放後修建的,張學良將軍曾經的神武形象仿佛重現在世人眼前。

帥府前懸著一幅巨大的牌匾「大帥府」,字體渾雄蒼勁,又不失沉穩內斂,引得遊人紛紛注目。

與極富古典中式風格的三進四合院相對的,是蘊含西方特色的大青樓。大青樓於民國十一年正式建成,仿照了當時北洋軍閥總統的一座小洋樓的形制進行建造,原型是一幢共有三層的羅馬式建築,無論架構還是選材都極具西方特色。大青樓由於選用青磚建造,建材表面散發淡淡的青色,大青樓也因此得名。

在大青樓中,最為人熟知的房間就是赫赫有名的「老虎廳」了。老虎廳是大青樓的第三會客廳,因為廳內擺放著兩架被做成標本的老虎而得名,這兩隻老虎由湯玉麟親手贈予大帥府。張學良曾經常在老虎廳內座談重要賓客,也商討了不少政治要事。要說老虎廳內發生的最為聞名的政治事件,就是歷史上令人不寒而慄的「楊常而去」了。這件血腥政治事件讓老虎廳沾染了鮮血,更讓老虎廳在後人看來,油然而生一股不言而喻的肅殺氣息,民國時期統領東北的大軍閥的氣魄仿佛仍留存至今世。

除了聞名遐邇的大青樓外,大帥府的東院內,還林立著其他同樣有著輝煌歷史的建築。小青樓比起大青樓,外觀看上去更加玲瓏可人,嬌小的樓體被青紅二色的樑柱架起,小青樓內部更是有許多優美的木雕磚雕,呈現與大青樓之氣派截然不同的「小家碧玉」之風。在帥府初建成後,張作霖特意在帥府園中建立了這座小青樓,以安置自己寵愛的五夫人——壽氏。後來皇姑屯事件發生,張作霖被日本關東軍炸傷時,就被安頓在小青樓中,度過餘生最後的時光。

少帥年少風流,除了赫赫戎馬戰功外,在社交場上,更是有許多女孩為少帥付諸芳心。觀光到府外的「趙四小姐樓」時,我們便要提到趙一荻與張學良的美好愛情了。趙四小姐樓在帥府東側靜靜佇立,樓體是內斂樸素的東洋式樣,門臉窄,配有精緻的小院,園內種植簡單的芳草花卉,到了今天仍舊生機蓬勃。

趙四小姐樓雖然小巧別致,但內里「五臟俱全」,客房、臥室、琴房、舞室,樣樣俱全。眾所周知,趙一荻是張學良的第二任妻子,也是唯一一個陪伴張學良度過一生的女子。張學良正妻于鳳至心胸寬闊,念及趙一荻的真切情志,親自操辦了這幢小洋樓的建設,特意讓趙一荻搬進來住。少帥其人風流,人盡皆知,而為了他傾心的女人們的心思,我們除了向遙遙的史籍回首,就再也無法參透了。

張氏帥府的西院如今不對外開放了,不過,我們仍能在園內望見西院華美的紅樓群,這些紅樓是張學良主政後籌措修建的,也是主要供張學良使用的「少帥府」。不同於中院的中式、趙四小姐樓的東洋風範,紅樓群的建築更偏向西歐的裝修風格,以紅磚作外牆,紅色與白色為主色調,顯得莊重大氣。

回首往昔,回顧名人們生活的痕跡,這些史話無一不讓我們沉思惦念,每一段隱秘的過往都成為流傳現世的佳話,吸引著後來人鑒讀和了解。

參考文獻:

郭冠英《世紀之行——張學良傳》

唐德剛《張學良口述歷史》

杜尚俠《百年少帥張學良 》

池昕鴻《張作霖全傳》

歡迎各位看官評論指正,順便加個關注哦。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ZcIPw2wBJleJMoPMMJR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