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脫貧攻堅故事會》系列——「紅薯書記」的微商變形記

2019-10-30     天下農書

微信朋友圈裡滿是籽油、蜂蜜、養心茶等各種各樣的農產品銷售信息,照常理推斷,這應該是一名農產品微商吧,可孟津縣橫水鎮西溝村偏偏就有這麼一位與眾不同的「微商」——西溝村駐村第一書記張戰軍。

孟津縣西溝村是個深度貧困村,脫貧致富的任務很艱巨。2016年5月,神華國電孟津分公司的張戰軍響應組織號召,到該村任駐村第一書記。

初到西溝村,張戰軍看到西溝村地處丘陵,缺水乾旱,經濟發展落後,但家家戶戶都會種植紅薯。發現部分貧困戶會把多餘的紅薯製作成紅薯澱粉、紅薯粉條,純天然,無污染,但是缺少銷路,無法轉化為群眾增收點的時候,張戰軍開始在「農產品」銷售上動起了「歪腦筋」:能不能通過微信等網絡媒介把西溝村這些綠色優質的農產品銷售出去?這樣一來,不僅能讓大家嘗到純天然的優質農產品,又能拓寬銷路,為貧困戶增收,何樂而不為。

說干就干。為了讓購買者放心,張戰軍拿起手機全程錄製紅薯粉條的製作流程,並對原材料進行了拍照,一幅幅蜜糖紅薯的圖片和紅薯粉條的製作流程在朋友圈轉發。

隨後幾天,張占軍的手機響個不停,一張張訂單也隨即而來。如果村莊附近有人「訂貨」,他就騎著電動車親自去送;去集市上買東西時,也順便幫村民帶點兒紅薯進行銷售;外地朋友或同事購買粉條,他就自己倒貼郵費,從不計較個人得失!

幾個月來,他協商幫扶單位員工餐廳一次性購買300斤紅薯粉條,每周協調公司車輛到村收購貧困戶紅薯,已銷售蜜糖紅薯4000餘斤,紅薯粉條3000斤,為農戶創收近10萬餘元。

通過微商平台,張占軍架起了紅薯生產與銷售的「鵲橋」,打通了貧困地區農產品銷售「最後一公里」,成了名副其實的「紅薯書記」。

「要脫貧,老百姓必須要有收入,發展產業是重中之重,但是除了中長期的發展規劃,扶貧工作還應著眼當下,讓老百姓通過短期的收入看到產業的效果,增強擺脫貧困的信心。只要俺們村的紅薯能賣出去,一切都值了!」張戰軍如此說道。

張戰軍兩年任期滿了,但因為做得好,鄉親們捨不得,也為了精準扶貧的事有個連續性,幫扶單位就同意他連任了。西溝村每個貧困戶家裡他都去過,每家的情況他也清清楚楚,連每家人的脾氣秉性都知道。

對於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張戰軍信心滿滿。他說:「既然廠里把我派到村裡干扶貧工作,我就要扎紮實實把事情辦好。貧困群眾不脫貧,我就不撤離,一定要帶領著西溝村的群眾早日脫貧致富。」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ZSUHHm4BMH2_cNUgkNez.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