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必修二」必備知識點:4.2基因對性狀的控制

2019-10-22   良知修行

基因對性狀的控制


1、1957 克里克提出中心法則

2、中心法則的發展

資料一:遺傳信息能從RNARNA(RNA自我複製)

資料二:遺傳信息能由RNADNA。

資料三:遺傳信息可能從蛋白質蛋白質


中心法則體現了DNA的兩大基本功能:

1、傳遞遺傳信息:複製2、表達遺傳信息:轉錄和翻譯

注意:不同的生物,中心法則的體現不同:

1、以DNA為遺傳物質的遺傳信息的傳遞過程:


2、以RNA為遺傳物質的遺傳信息的傳遞過程:



基因、蛋白質與性狀的關係

1、基因控制性狀的兩大途徑

間接控制:控制酶或激素的合成,影響代謝

直接控制:控制蛋白質的結構

總之:

a.生物性狀主要是由蛋白質體現

b.蛋白質的合成又受基因的控制

所以:生物的性狀是由基因控制的

2、基因與性狀的數量關係

基因與性狀的關係並不是簡單的線性關係

性狀可由單個或多個基因決定;eg:人的身高

一個基因能決定一種或多種性狀 eg:澱粉分支酶(圓皺、甜非甜)

3、性狀的影響因素

性狀=基因+環境(如溫度、營養物質等)

人的身高可能是由多個基因決定的。後天營養和鍛鍊也很重要


細胞質基因(細胞質遺傳)

細胞質基因:細胞質(線粒體、葉綠體)中的遺傳物質。

特點:

可複製(半自主)、轉錄、翻譯

不遵循孟德爾遺傳

母系遺傳:只能通過母親遺傳給後代



  • DNA分子半自主性複製

因為自主性是完全自己發揮的特性。考察這些細胞器的時候,發現他們的複製與後代的產生都要依賴細胞核基因的調控,不能完全獨立運行。打個比方,細胞器只有在細胞內部可以複製分裂產生後代,但是離體的細胞器不會發生任何的複製分裂行為。它的行為受到核的控制,所以是半自主的細胞器。具體到DNA上和RNA上。細胞器DNA是可以自我複製的,但也要受到細胞核基因控制,它的複製也是半自主的。



  • 細胞質基因與細胞核基因的區別


習題演練

遺傳學家曾做過這樣的實驗:長翅果蠅幼蟲正常的培養溫度為25℃,將孵化後4~7d的長翅果蠅幼蟲在35~37℃處理6~24h後,得到了某些殘翅果蠅,這些殘翅果蠅在正常環境溫度下產生的後代仍然是長翅果蠅。


1. 請針對出現殘翅果蠅的原因提出假說,進行解釋

2. 這個實驗說明基因與性狀的關係是怎樣的?



習題解析


假設:翅的發育需要經過酶催化的反應,而酶是在基因指導下合成的,酶的活性受溫度、pH等條件影響。

結論:基因控制生物體的性狀,而性狀的形成同時還受到環境的影響。

性狀=基因+環境


本文綜合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