娛樂圈,向來是藝人相輕。
然而,卻有這麼一位藝人,她在人生彌留之際時,有無數圈內人來探望。彼時的她,已經病重到不能動彈,只好轉動眼珠示意心領了。
她去世後,蘇永康稱她為「香港的女兒」和精神領袖;譚詠麟則發了條「永遠懷念」的微博。
2014年7月18號,由雕塑家曹崇恩鑄造的一尊銅像,在香港星光大道揭幕。銅像底座上刻有劉德華的題字——香港的女兒。
香港藝壇代有人才出,但能在香港星光大道上立銅像的明星,只有她和李小龍。
她的名字,叫梅艷芳。
01
梅艷芳出生在一個貧窮的六口之家。父親是跑船人,常年出沒風波里。留守岸邊的母親覃(qín)美金,為了補貼家用,開起了粵劇培訓班,兩個女兒梅愛芳、梅艷芳也順便參與學習了。開班期間,覃美金很快發現了梅艷芳的演藝天賦。
讓這個窮家庭雪上加霜的是,作為頂樑柱的父親因病早逝。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當其他人尚處在「聽雨歌樓上」的年紀時,梅艷芳姊妹已經出入戲園子賣唱了。
「我記起當天的一個小歌女,她身軀很瘦小。我記起她於不高檔那一區,共戲班唱些古老調。舊戲院永都不滿座,她照演以歌止肚餓,舊戲衫遠觀不錯,縱近觀穿破多。」
梅艷芳這首《歌之女》,唱的便是她自己。
梅艷芳姊妹
這樣的童年經歷,對於梅艷芳來說,利弊參半。
先說利。
梅艷芳非學院派出身,從未接受過正兒八經的藝術教育,卻能在日後笑傲樂壇,是無師自通嗎?
梅艷芳之「師」,其實就是兒時的賣唱經歷。這段經歷讓她得到了大量訓練,既提升了唱功,也奠定了她獨特的颱風。
因為沒有老師教她,她每晚對著鏡子苦練唱歌、跳舞,直到每個動作都臻至完美,才安然入眠。
另外,兒時艱苦的經歷,也磨鍊了她的意志。童年的梅艷芳,骨子裡已成年。
再說弊。
因為經常出演,導致梅艷芳顧不上學習,成績一落千丈,同學們避她遠遠的。於是,梅艷芳決定退學。
從此,她全身心地從藝。
她的歌越唱越好,獲打賞是家常便飯。她的行頭和化妝品,全憑自己掙,從來不需要問母親要錢。
然而,常年駐唱,導致她喉頭起繭,音色低沉。母親曾建議她動手術,梅艷芳搖搖頭:「那也好,可以唱徐小鳳的歌嘛!」
02
在TVB與華星唱片合辦的首屆新秀歌唱大賽上,梅艷芳果真獻唱了一首徐小鳳的《風的季節》,並在兩千餘參賽選手中一騎絕塵,斬獲冠軍,媒體報道稱「分數甩亞軍幾條街」。
不比如今霸屏的選秀類節目,當年那屆新秀歌唱大賽的含金量很高。有多高?張學友是被涮的兩千分之一。
只見舞台上,一身金色的梅艷芳啟朱唇,發皓齒,就像歌詞唱的那樣,隨風輕輕吹,步進了觀眾的心……她顧盼生輝,手腕悠悠轉動,唱至「慨嘆怎麼會久合終要分」,她先是閉目自憐,然後猛地一回眸,那個不羈的眼神,觀眾和她確認過,立刻咬定她就是對的人。
評委黎小田為她打 call:「她也許不算選手中很漂亮的,但是唱得好、動作好、舞台氣場也好。她拿著麥的時候,手指都會動的,我們叫body language——身體語言,這個度很難把握的,過一點就不行了。就新人來講,再過十年都不會出一個像她這樣好的。」
另一位評委黃霑給了滿分50,然後問鄰座的顧嘉輝,「輝哥,你給多少?」
顧嘉輝給了49,少給一分,是怕梅艷芳驕傲,「本來想給50;但藝術沒有滿分的,只好扣她一分!」
03
一戰成名之後,梅艷芳的演藝之路也一發不可收拾。
沒多久,她有了第一張唱片《心債》。《心債》不是個人大碟,而是雙拼。一半是梅艷芳,另一半是小虎隊(香港小虎隊,非台灣小虎隊)。梅艷芳也由此結識了小虎隊的三位帥小伙:胡渭康、孫明光及林利。
後來,小虎隊因為發展不順而解散。林利打算去台灣發展,臨別前,大家聚了一次。聚會結束後,林利發現大衣口袋裡多了2萬塊錢。原來是梅艷芳在聚會上悄悄塞的,這筆錢幫助林利度過了初到台灣時的困窘日子。
彼時的梅艷芳出道不久,還沒賺大錢,卻已經如此仗義疏財了。
繼《心債》之後,又接連推出了《飛越舞台》、《蔓珠莎華》、《壞女孩》……
04
名滿天下,謗亦隨之。
因為《壞女孩》這張唱片,加之梅艷芳過於纖瘦,平時老穿長袖,某些無良媒體便含沙射影地指她文身,臂膀上滿是針孔。
面對流言蜚語,其實梅艷芳只需袒肩露臂,便可以使謠言不攻自破。
但梅艷芳執拗得很,照樣我行我素,該穿長袖照穿,全然不畏人言。
直到後來,梅艷芳袒肩露臂的照片登上雜誌封面,才證實所謂「文身、癮君子」純屬子虛烏有。
05
梅艷芳的執拗,除了表現為堅持自己、不畏人言,還表現為對「完美」近乎偏執的追求。
有諺云: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
梅艷芳台上每一個令人驚嘆的動作,背後可能都是幾年的構思。
鄭丹瑞曾與梅艷芳合作電影《亂世兒女》,他眼中梅艷芳,付出了150%的努力去演出。
梅艷芳工作之餘,也懂得勞逸結合。她的放鬆之道,是「work hard,play hard」。
有別於一般人「宅家躺屍」的放鬆方式,梅艷芳的放鬆方式是跳舞。
所以,即便忙活了一天,梅艷芳也會在舞廳里「旋轉跳躍閉著眼」。
梅艷芳生活的重心當然不止工作,還有朋友。
文章開頭提到,梅艷芳之謝世,引無數圈內好友競致敬。
她到底有怎樣的人格魅力呢?
一言以蔽之——作品一流,做人也一流。
06
梅艷芳身為巨星,卻從來不耍大牌。
外出演出時,梅艷芳是有專車接送的,但她偏要與其他演出人員一起擠大巴。她往往會睡在最後一排,醒了就給大家唱歌,可以說很平易近人了。
有一次,公司為了節省開支,給她安排了高檔酒店,其他人則睡較次的。對於差別對待,義憤填膺的她,立刻搬出了高檔酒店,挪到較次的酒店,選擇與大家同甘共苦。
梅艷芳無師自通,卻處處提攜後輩。
很多時候,本來是場「個人秀」,但她會刻意製造「合唱版」,以此提攜後輩。而且她帶誰,誰就火。比如她指定許志安與自己合唱《將冰山劈開》,再比如她指定倫永亮與自己合唱《心仍是冷》。結果,許志安、倫永亮都從默默無聞的新人,一躍成為歌壇新秀。
有時,她外出吃飯,碰到某位導演,就會強行推薦一波:「有沒有戲開呀?可以給我徒弟一個角色演嗎?」而導演們往往也會給面子。
1991年,她宣布退出樂壇,要辦30場告別演出。為了讓徒弟們多露臉,她一師帶五徒——許志安、譚耀文和草蜢樂隊(蔡一智、蔡一傑、蘇志威)。
徒弟們碰上梅艷芳這樣的師父,簡直做夢都要笑醒。
當然了,梅艷芳不僅僅是多給徒弟們露臉機會,還言傳身教。
在這30場告別演出中,「無論是第六站還是第十站,她都一直保持心中的火。同一首歌,她無論唱了多少次,都仍然有好像第一次唱的熱情。她去每一個地方唱,都能唱出新鮮感覺,她用心、用熱情去對待每個地方的歌迷。」(許志安)
當徒弟們登台演出時,她會在幕後默默觀看。等他們下場時,她會給出一些點評,或者教一些小竅門。
梅艷芳身為女性,行事卻像純爺們。
她為人豪爽大方,活脫脫一個「女版小旋風柴進」,甚至有人說她門下食客三千。有一次,她去跑馬地喝艇仔粥,上下兩層都被她和「門下食客」包了。最後光喝粥,竟花了兩萬!
梅艷芳當然知道有人是在貪她便宜,但她毫不計較,頗有李白「千金散盡還復來」之氣魄。她的好友鄭裕玲就說:「她豪氣,付得起的就會付,開心最重要,她都覺得花出去的,明天可賺回來。」
劉德華有句話:「陳玉蓮是最讓我動心的女人,關之琳是性感的女人,而梅艷芳是最像哥們兒的人。」
梅艷芳常常和「哥們兒」聚一塊豪飲,有時還幫「哥們兒的女朋友」擋酒:「她們都是女人啊,怎么喝酒?我來喝!」
梅艷芳活在現代,卻像古時的大俠。
2003年,SARS病毒肆虐,她發起《1:99音樂會》,組織募捐;
她每讀報,只要讀到有關民間疾苦的報道,就會呼朋引伴給露宿街頭的流浪漢送溫暖;
有一次,好友陳海琪聽到她撥通電話:「有個誰在找工作,他如何如何,有沒有工作適合他呢?」而電話里的那個「誰」,僅僅是籍籍無名的小人物。
07
然而,這麼美好的一枝梅,遲遲無人採擷。
梅艷芳交往過許多任男友,但都無疾而終。
她的最後一任男友,也是最為人所知的一任——趙文卓,也就是飾演黃飛鴻、聶風那位。
兩人經張國榮撮合,是在健身房裡相識的。
當時,香港的街頭巷尾幾乎都在傳這對姐弟戀,曾志偉還調侃梅艷芳:「你這分明是未婚有子。」
本來是極有可能攜手邁入婚姻殿堂的,可惜後來梅艷芳查患子宮癌。她為了不拖累趙文卓,強行分手。
其實,撮合梅艷芳、趙文卓兩人的張國榮,何嘗沒有希望?
畢竟張國榮說過:「等我們到40歲,你未嫁,我未娶,我們就在一起。」
雖然兩人始終未確立過戀愛關係,卻儼然是一對「舞台情侶」。
梅艷芳和張國榮的首度合作,是1984年上映的《緣分》。片中,梅艷芳、張國榮、張曼玉飾演的角色,陷入了三角戀。如同片名,梅艷芳與張國榮結下了不解之緣。
梅艷芳和張國榮,一個舞女出身,一個是富二代,卻有著極其相近之處。
君不見《霸王別姬》里念叨「我本是女嬌娥,又不是男兒郎」的張國榮,與常常被當做「哥們兒」的梅艷芳,簡直是天生一對。
兩人身上都有一種無以言說的中性之美,也正因為這種相近,互相之間產生了致命吸引。
張國榮說:「我此生唯一的紅顏知己,便只有梅艷芳。」
梅艷芳說:「我和他就像水和油一樣。怎麼說呢,水和油應該是完全不能相融的,但我們不同,起了某種化學反應,於是,非常好的結果就出來了。別人不能相信,卻是事實,的確我們性情相投。」
然而,張國榮在2003年4月1日縱身躍下,而梅艷芳旋即也在9月份的記者招待會上公開病情,並誓言:「這場仗我一定打贏!」
08
儘管身體每況愈下,她仍然連開8場演唱會,並在演唱會上穿婚紗。她終身未嫁,最終卻嫁給了舞台!
「我穿婚紗好看嗎?我是一個歌手,也是演員,穿婚紗不是第一次,不過沒有一次是屬於我自己的。這個可能是我這一生的遺憾。但是,我有你們的愛,我的遺憾都忘了。我將自己,嫁給音樂,嫁給你們。最後,我將這首歌送給大家。我常覺得夕陽和黃昏很漂亮,但很短暫。我們要珍惜,更要爭取身邊想愛的人。要不然,一眨眼,什麼都沒了。」
《夕陽之歌》,她人生的最後一曲。
歌詞中有句「曾遇上幾多風雨翻,編織我交錯夢幻;曾遇你真心的臂彎,伴我走過患難」。人生四十年,如夢亦如幻。Thx,曾經陪伴過的人,但也只能陪到這裡了。
一曲終了,她挽婚紗,邁上紅毯,迤迤而去。紅毯的盡頭是一道門,快到門前時,她一回眸,一揮手,道一聲「拜拜」。
掌聲雷動,誰也想不到,那一聲「拜拜」,竟成了訣別。
09
梅艷芳畢竟是梅艷芳,是那個豪言「世間風雨無常,不要因為一場雨就把自己溺斃」的梅艷芳!演唱會之後,她又在寒冬臘月,抱恙飛赴日本京都拍攝美容廣告,簡直是對死神赤裸裸的挑釁!
作家李碧華回憶:在梅艷芳人生最後的日子裡,醫生用最平和的語氣告訴她,癌細胞擴散至腦部,以後再也不能唱歌、演戲了。
她氣若遊絲:「是但給我做一樣也好呀?」又道:「既是這樣,我便走了。」
其噩耗傳出,香港輓歌斷腸,學者張五常嘆惜:
走是走了,但餘音裊裊,不絕如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