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星際三十年:IMAX與太空的故事

2019-12-10     極客電影


被溫柔祥和的蔚藍包裹的地球;


蒼白中帶著一絲冷漠的月球;


焦躁憤怒的紅色火星;


冰冷到恐怖的藍黑色海王星……


跟隨航天員羅伊的太空尋父視角,我們驚嘆於不同星球的奇景,但更打動人的,卻是那段浩渺宇宙中既深邃又孤獨的旅程

深空和群星衝破了IMAX巨大的銀幕,讓你身陷其中,享受一段通往自己內心深處的航行。


和其他太空題材巨製一樣,12月5日上映的《星際探索》是屬於IMAX的視覺盛宴


而IMAX與太空電影這種完美的搭配,其實從三十多年前就已經開始了。



《星際探索》:IMAX年度太空鉅獻


航天員羅伊·麥克布萊德(布拉德·皮特 飾)發現自己身陷一個巨大的謎團之中——他多年前失蹤的父親克利福德可能正在影響全人類的生死存亡。


克利福德是一位傳奇的科學家和太空探索「先驅」,二十年前他參與了旨在「尋找外星智慧生命」的「利馬計劃」,他帶領團隊飛往海王星方向,從此消失。


羅伊循著父親的足跡,成為一名優秀的航天員;一股來自海王星的神秘能量「襲擊」關乎人類未來的命運,他必須與失聯多年的父親取得聯繫,追尋父親的下落……

《星際探索》,被Space.com稱為「年度大銀幕科幻盛事」


還被北美科技博客盛讚為「這些年來的最佳太空電影之一」


好萊塢太空大片常常選擇年底在中國上映,比如《星際探索》和《地心引力》;所以這個時間點被影迷戲稱為「好萊塢太空科幻季」

《星際探索》就是今年好萊塢「鎮場」的太空科幻巨製

太空旅行的奇觀、月球追逐的驚人動作場面、月球「度假村」的風光,火星海王星攝人心魄的壯觀場景……

探索星際三十年:IMAX與太空的故事


在IMAX頂天立地、清晰明亮的銀幕之中,一切都有更極致的體驗。

《星際探索》有不少獨一無二之處:

人類在月球上的「太空基地」,與外面蒼茫環境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基地里色彩斑斕的霓虹燈,人類所到之處,都是煙火氣。

IMAX《星際探索》劇照


「月球城」概念圖


導演詹姆斯·格雷說:

你有必要在最高清的銀幕上觀看《星際探索》,因為這可能是第一部用真實鏡頭拍攝的太空科幻片。


片中運用了大量月球和火星探測器拍攝的高解析度圖像

親手打造出《星際穿越》的攝影師兼工程師霍伊特·范·霍特瑪再次在IMAX銀幕上展現出他的視覺功力。

雖然不是3D,但他的鏡頭總能給人一種「無限延伸」的感覺,他的遠景讓人類在廣闊的宇宙間顯得那麼渺小。


不僅畫面,《星際探索》還擁有令人印象深刻的聲音景觀

歐洲新生代極簡主義音樂大師馬克斯·里希特避免了「太空歌劇」的交響樂感,讓影片的聲音回歸真實寧靜的太空真實感

影片配樂就像主角羅伊一樣克制,但仔細聽會感受到一種細膩且憂傷的情緒,它慢慢的、一點一點揭開隱藏的真實。

布拉德·皮特幽幽的獨白,配上極為別致的音效,讓人聯想起老版的《銀翼殺手》。


IMAX格式對聲音效果的顯著增強,讓影片細緻且充滿情緒的聲音表達直接進入內心深處,獨白一點也不單調,反而感人至深。

上周末我們與IMAX共同舉辦的IMAX版《星際探索》觀影團過後,影迷們留下這樣的評價:

左至右:王元卓 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大數據研究院院長,王雙 極客電影聯合發起人/ 資深電影人,金



@葡萄和梨

「浩瀚的宇宙令我們激動不已又悵然若失,人類在宇宙中像什麼?塵埃?不!塵埃都不是!在壯麗絢爛景象的背後,是一片虛無。」

@中西結合李智鵬

「IMAX將星際電影發揮得淋漓盡致:無垠的星空,廣袤的宇宙,電影精美的構圖與BGM,要是看的話推薦去電影院。」

@垚就是那麼帥

「深刻體會到影片里表達的那種孤獨,惶恐;《星際探索》當做對這一年的收尾,恰到好處。」

@烏有預告片

「導演幾乎是有意在放大太空帶給人的孤寂和壓抑,Max Richter冥想式空靈配樂就是絕佳的註腳;這是皮特的一次冥想之旅,皮特克制隱忍的表演值得為他贏得一次奧斯卡提名。

縱使星辰大海,難逃地心引力,為了擺脫孤獨而陷入孤獨,盡頭會否是一場虛無?我們究竟更應該關注的是無盡的太空,還是內在的靈魂?」



綿延三十載的IMAX太空淵源


1970年日本世博會,幾個電影製作人第一次向世界展示了IMAX膠片巨幕和球幕影院。

1971年,第一個IMAX影院在多倫多建成,與太空相關的「巨大夢想」在這裡一步步成真。

多倫多安大略遊樂宮的第一家IMAX半球面影院


1990年,第一部真正意義的IMAX太空影片《藍色星球》上映了,這是一部時長42分鐘的科教片,效果讓人嘆為觀止。

IMAX《藍色星球》(1990)


之後,一位女士的出現讓IMAX與太空之間的結下不解的緣分,她就是——托妮·邁爾斯


邁爾斯女士執導了三部IMAX太空科教片

2002年IMAX3D版《國際空間站》,它用IMAX攝影機記錄了空間站上各國太空人的日常生活「,阿湯哥」湯姆·克魯斯為本片獻聲;

IMAX3D《國際空間站》(1990)


2010年的IMAX3D《哈勃望遠鏡》記錄了一段2009年「在太空中修復哈勃望遠鏡」的真實經歷,李奧納多·迪卡普里奧擔綱本片配音;

IMAX3D《哈勃望遠鏡》(2010)


畫面是不是有些熟悉?就是本片,給了導演阿方索·卡隆創作《地心引力》的靈感;


2016年著名的IMAX《美麗星球》,你會在其中看到大量太空拍攝到的真實地球影像,本片的配音是詹妮佛·勞倫斯。

IMAX《美麗星球》(2016)


托妮·邁爾斯教會航天員用IMAX攝影機拍攝,讓他們把攝影機帶進太空艙,把航天員變成電影人。

航天員特里·哈特1984年在挑戰者號太空梭的中層甲板上抱著一台70磅重的IMAX攝像機,整個飛行過程中換了


她在談起這些科教片成功的原因時說:

人類對地球周圍的空間和環境感到好奇,但我們大多數人無法親身體驗——除非藉助IMAX的魔力。


邁爾斯女士今年2月剛剛離世,但她留下的IMAX影片讓一代又一代人在仰望星空,嚮往太空,更渴望保護我們美麗的地球。

除了科教片,IMAX也是太空題材好萊塢商業大片的標配

2002年,IMAX第一次用自己的DMR數字原底翻版技術轉制了《阿波羅13號》

IMAX《阿波羅13號》


之後就有了諾蘭的《星際穿越》和阿方索·卡隆的《地心引力》,包括去年的《登月第一人》


「太空片鼻祖」、影史排名第一的太空科幻電影《2001太空漫遊》上映50周年紀念時,本片被轉製成IMAX版本重新上映。

今年4月的北京國際電影節展映上,IMAX版《2001太空漫遊》在國內上映。


太空電影和IMAX之間的緣分圓滿了。

直到今天,影迷們早已認識到:如果想以最具沉浸感的方式在大銀幕上體驗太空,IMAX是首選

正在上映的這部《星際探索》,一定不能錯過IMAX版本。




太空是人類最大的舞台,無垠太空中的想像,讓人的故事變得異常宏大、充滿藝術感。

所以太空電影成為很多頂級電影人的終極追求——比如庫布里克。

IMAX與太空電影三十多年的緣分,就是技術不斷把創作者大膽的想像用最好狀態呈現在世人面前的探索過程

拓展想像力的邊界,激發和點燃更多人的夢想——電影技術最讓人著迷的地方莫過於此。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ZGwM9G4BMH2_cNUgdcA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