鉛墜上做一下調整,釣法立馬就不一樣

2019-07-31     認真的釣魚

野釣之樂,在於未知,好些野釣釣友,不喜歡黑坑的原因,並不在於費用,而在於黑坑垂釣的結果,都是已知的,比如鯽魚塘、鯉魚塘、青魚塘、羅非塘等,就算是混養塘,也不見得會有什麼意外發生;但是野釣不同,可能正在連杆鯽魚,下一條可能就是一條白條,或者是一條鰟鮍,但是野釣到底哪種釣法更適合,這就仁者見仁了。

當然,台釣在野釣中,要說優劣,其實意義不大,畢竟水情、魚情,地貌、地勢等諸多因素,都決定了固定某一種釣法是不現實的,比如我們說台釣,如果堅持就是懸墜,不做任何的變通,那除非魚情適合、水情合適,否則別說上魚,能看到漂動都是奇怪;那麼對台釣來說,最有效的變通,莫過於通過調整鉛墜,直接改變釣法。

通過鉛墜的調整,改變的釣法有兩種,一種是飛鉛,一種是跑鉛,有釣友戲言,這兩種釣法簡直就是水深的兩種極端,前者打浮,後者打底,前者釣靈,後者釣鈍;那麼我們在實戰中,出現什麼樣的情況,才做釣法改變,又應該如何操作呢?

要是細說滑鉛和飛鉛,那就比較麻煩了,而且篇幅也非常大,說起來就比較長了,其實在野外水域,如果不考慮近岸水草、地形、水流速度等因素,我們可以根據魚情、魚層,講釣法分為這三種。

第一種,魚層上浮,不在底層時,應以飛鉛打浮

所謂的飛鉛釣法,就是將鉛墜,儘可能推到靠近浮漂座的位置,同時,修剪鉛墜的重量,讓鉤餌到八字環,八字環到鉛墜之間,有比較大的擺幅,增加了鉤餌落底的行程,在魚群上浮時,有著非常顯著的效果。

使用魚情:魚群,尤其是底層魚群上浮,不確定魚層,又或者天氣悶熱,小白條和鯽魚群混雜,找魚層比較困難時,這個時候我們可以使用飛鉛釣法,通過不斷推鉛,找准魚口,最後來確定鉛墜大致的位置。

具體使用方法:修剪鉛墜,讓鉛墜離地,調好釣目之後,推漂離開八字環,具體的間距,要根據水情,也就是水流速度,魚情,也就是上涌魚群的密度;如果水流流速過快,能帶動浮漂打斜,那就將鉛墜推到離八字環大約30~40厘米的距離;如果水流流速快,但是不至於打斜浮漂,那就可以把鉛墜推到水線一半距離的位置。當然,具體使用情況,還要根據魚口在做調整。

第二種,釣活鉛,重鉛在水底

我們在遭遇小魚鬧窩、浮漂走水、守釣大魚時,這種跑鉛釣法,就比較適用了,具體做法簡單的說,可以先增加鉛皮,打開鎖死的太空豆,讓鉛墜可以滑動大約10~15厘米左右,這樣鉛墜能沉底,鎖住線組,如果有魚吃口,除非是大魚,否則給出的訊號,都比較小、碎。

適用魚情:小魚鬧窩,守釣大魚,滑口魚等情況,當然,根據實際情況,我們也將跑鉛,分為大小跑鉛,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搜索一下,這兩種跑鉛釣法的具體區別。

適用方法:比較簡單的理解,就是將鎖死鉛墜的太空豆打開,一般放開的距離,是10~15厘米左右,當然,比較精緻的做法,可以細緻到浮漂跑鉛的目數,和放開的距離一致,這樣的效果最好,比如我們調漂之後,跑鉛的距離設定為2~3目,我們釣目放到4目,那麼3目之內的小碎口,都可以無視,但是漂目變化超過4目,那必是實口。

以上這麼兩種,其實單獨來說,都是非常有意思的釣法,而且都針對特定的魚情、水情,所以不少釣友,會認為這是獨立的釣法,其實這就是普通懸墜釣法,通過調整鉛墜,馬上就能改變的釣法,所以這也是為什麼有些台釣釣友,認為台釣可適應全方位水情、魚情的原因。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Z8pvyGwBJleJMoPM8vk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