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7日消息,世界羽聯發文「LI XUE RUI ANNOUNCES RETIREMENT」,稱中國羽毛球名將、倫敦奧運會女單金牌得主李雪芮宣布退役。
世界羽聯發文
文章內容大致如下:
在里約奧運會上受傷打亂了她的職業生涯之前,28歲的李雪芮是她那個時代最主要的球員之一。
李雪芮第一次取得成功是在2010年的亞洲羽毛球錦標賽上,當時19歲的她擊敗了對手,來自印度的內維爾,李雪芮很快繼續崛起,並很快成為大多數頂級賽事的寵兒。
她的第一個超級賽冠軍是在2012年的全英賽上贏得的,當時她在決賽中擊敗了隊友王儀涵。那一年,李雪芮在和王儀涵的六場內戰中贏得五場對決。她最重要的時刻是在倫敦奧運會上,李雪芮苦戰三局,最終擊敗王儀涵奪冠。
在經歷了2012年的輝煌賽季之後,李雪芮贏得了第一個世界冠軍,她第二年在廣州本土殺入了世錦賽的決賽。然而,與大多數人的期望相反,李雪芮在決賽中被一位年輕選手所擊敗。她便是來自泰國的因達農。
在2014年世錦賽,李雪芮在決賽中再次被另一個不太可能的挑戰者--羽毛球並不強勢的西班牙選手馬林擊敗。
李雪芮是2016年里約奧運會的最佳競爭者之一,但在半決賽對馬林的比賽中倒在了地上,經過短暫的醫療暫停後,李雪芮重新站了起來,但卻依舊以兩個16-21輸掉了比賽。隨後李雪芮被診斷為前交叉韌帶(ACL)斷裂,使她在一年多的時間裡退出了舞台。
李雪芮在羽毛球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並在2018年4月贏得了她的第一場復出比賽--凌水中國大師賽。隨後她又繼續贏得了美國公開賽和加拿大公開賽的冠軍,努力恢復,以便參與她最看重的頂級賽事。
她最後一次參加韓國公開賽是在2019年9月,當時她第一輪比賽遭遇日本選手高橋沙也加,在以15-21先丟一局的情況下,第二局在3-11落後時選擇了退賽。
李雪芮獲得了14項超級冠軍,並在2013年獲得了BWF年度最佳女球員稱號。她永不言敗的精神將被人們銘記,她和她的同胞王儀涵、王適嫻一起,繼承了中國女子單打的光榮傳統。
李雪芮奪奧運會金牌
回顧李雪芮的職業生涯, 有驚喜,有遺憾,還有拼搏,2012年奧運會以黑馬之態殺出,最終奪冠,13、14年世錦賽卻接連被爆冷,成就了因達農和馬林,之後更是歷經坎坷,但李雪芮她從未放棄,一直用永不放棄的精神,感染著大家。
無緣世錦賽金牌
奧運年沒有世錦賽,到了2013年,李雪芮以奧運冠軍的身份第一次出戰世錦賽,她順理成章的打進決賽,對手是年僅18歲的泰國天才少女因達農。雖然李雪芮也可以說是年少成名,但在因達農面前她已經變成了前輩。在這場令所有人都感到意外的比賽中,李雪芮1-2輸掉了。因達農首局12-19落後之後的逆轉,成為世錦賽上的經典。
當時在所有人的心目中,李雪芮這次輸球只是個不折不扣的意外,她畢竟只有22歲,還有的是時間爭奪這枚金牌,把自己變成一位大滿貫選手。事實上接下來1年,李雪芮確實再次打進了世錦賽決賽,但這一次她再次輸了球,對手換成了同樣比她小的馬林。
李雪芮
二王一李時代正式落幕
隨著李雪芮的轉身離開,也意味著國羽女單象徵著輝煌的「二王一李」時代的最終落幕。
在倫敦和里約奧運周期中,國羽女單主打李雪芮、王儀涵和王適嫻組成「三叉戟」陣容。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二王一李」四個字即代表著當時世界女羽的最高水平。三人締造的中國女單集團優勢,都讓內瓦爾、裴延姝、成池鉉一直難以找到突破口。
李雪芮更是「三人組」中地位最為舉足輕重的球員,在她的職業生涯中,一共奪得6個世界冠軍。除了2012年登頂倫敦奧運女單冠軍以外,她從2012-2016年連續5年幫助國羽斬獲包括尤伯杯、蘇迪曼杯在內的5個團體賽世界冠軍。
李雪芮
復出艱辛壓力不小
里約奧運會羽毛球女單半決賽,中國選手李雪芮0:2不敵西班牙選手馬林,無緣決賽。在比賽中,李雪芮側跳擊球後痛苦倒地,比賽一度暫停。圖為李雪芮倒在場內,接受治療,隨後李雪芮被診斷十字韌帶斷裂,經過了近20個月的恢復之後,李雪芮才重新回到賽場。
里約奧運會李雪芮受傷
李雪芮回歸之後,先後拿到了陵水大師賽和美國公開賽冠軍,但明眼人卻看出李雪芮的移動早已不如以前,「血滴子」不再鋒利,而2018年尤伯杯的失利,李雪芮丟掉第三單打,沒有為自己找藉口,她堅強的應對眾多媒體,從她堅定的眼神里,我們看到她回歸的決心。
不過隨著世界排名的提升,李雪芮在進入高級別賽事之後,卻顯露出明顯的不適應。本賽季,她除了在紐西蘭賽打進決賽,其餘比賽均沒有太多亮點。在9月進行的韓國賽女單首輪中,李雪芮因傷退賽,這也是她本賽季第七次遭遇一輪游。然而,令人沒有想到的是,這場比賽竟成為她在國際賽場上的絕唱。
如今來看,早在中國公開賽不敵新科世錦賽女單冠軍辛德胡首輪出局之後,李雪芮淚灑混採區,也為今時今日的突然離開埋下伏筆。彼時,當記者拋出「從里約奧運會到現在這三年時間你的感受」時,她一時間情難自已。
「然後她突然哽咽住,再也說不下去,久久地彎著腰,拿白色毛巾遮住面龐,一遍遍地擦拭著臉上的汗水和淚水。」從現場媒體報道的字裡行間中可以看出,這位曾經中國羽毛球隊女單的領軍人正承受難以想像的壓力和困難。
李雪芮
可以被擊敗但不會被擊倒
事實證明,當今的羽壇已不再是李雪芮的天下,受重傷後的李雪芮競爭力打折,而戴資穎、山口茜、因達農、辛德胡都處在生涯巔峰,還有國羽軍團後起之秀陳雨菲也擁有一席之地,李雪芮沒有在眾多強敵中殺出重圍。如果唯成績論,李雪芮的復出談不上成功,可李雪芮明知前路強敵眾多,依然敢於亮劍的精神值得肯定,從這個角度看,她是好樣的,即使沒有成功,她的復出也配得上「雖敗猶榮」這四個字。
毫無疑問,復出沒有重返巔峰無法抹殺李雪芮的生涯成就,她集尤伯杯、蘇迪曼杯、奧運會女單冠軍、世界第一頭銜於一身,羽毛球生涯已經圓滿,她原本可以在里約奧運會之後抽身而退,去享受生活,不必為復出而苦了自己、折磨了自己,但李雪芮選擇另外一種方式,她想證明自己,為尚在復興階段的國羽女單出一份力。
儘管她沒有堅持到東京奧運,縱然去年尤伯杯她沒有守住最後陣地,可這並不能說明李雪芮的復出是做無用功,至少她告訴所有人,一個戰士可以被擊敗,但不能被擊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