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最近強降溫了……
一早醒來,小N覺得自己的被子薄了好多,冬天的衣服也還沒有準備,想家。
從小到大,爸爸媽媽都會在身邊嘮叨:多穿衣服啦,少吃零食啦,少喝碳酸飲料啦。
如果有一天,這樣的嘮叨戛然而止了,我們該怎麼辦呢?
或許,這部劇會給你答案——
《世上最美麗的離別》
01
韓國,一個五口之家中。
媽媽很早就起來,坐在衛生間裡滿臉痛苦的上著廁所。
結果客廳里患有老年痴呆的婆婆大聲喊著要吃飯。
被迫營業的媽媽只能起身,照顧婆婆吃飯。
弄好了婆婆的早飯,媽媽隨即上樓,喊酗酒後昏睡過去的小兒子起床。
小兒子還沒喊起來,女兒就要出門上班了。
媽媽立馬下樓,想讓女兒吃了早飯再走。
結果女兒只是冷漠的回了一句,趕時間。
正在盛飯的母親,放下了手中的碗。還沒聊上幾句,女兒便要出門。
這時候丈夫正在穿衣服,媽媽又伺候丈夫穿衣服,幫丈夫把鞋子放在門口。
一個早上,媽媽連軸轉,一刻都沒有停歇。
好不容易攢了點錢,和小姐妹們約好了出去旅遊,卻因為種種原因一拖再拖。
可以說,媽媽每天都在為家裡的每個人操勞。
她的生命,圍繞著家人而展開。
或許是真的太辛苦了,媽媽長時間以來排尿的時候一直很痛苦。
身為醫生的丈夫卻一直沒有將妻子的情況放在心上,每天忙裡忙外的媽媽也沒有時間去醫院裡好好查一查。
終於有一天,媽媽決定去醫院裡看看,配點藥吃吃好讓自己的身體舒服一點。
本以為只是一點小小的毛病,可是結果卻出人意料。
癌症,晚期。
媽媽體內的癌細胞已經隨著淋巴擴散到了全身,就算是動手術,也沒有辦法有一絲一毫的作用。
勞模媽媽倒下了,家裡也亂套了。
一直以來對妻子沒有付出太多關心的丈夫,除了後悔,還是後悔。
明明妻子已經向他提過好多次身體不舒服,自己就是沒放在心上。
年長的女兒突然發現,自己除了事業,好像什麼都不會,就連最起碼的大醬湯,都煮不好,更別提為家人做一頓豐盛的早飯。
年幼的小兒子,今年已經是第三次參加高考了。考試結束後,自己除了喝酒就是蹦迪,完全像個長不大的孩子。
得知母親時日不多的時候,小兒子最最後悔的就是沒有讓母親看到自己的大學錄取通知書。
直到現在他們才發現,這個家,圍繞著媽媽才能正常運作。
或許,媽媽身患絕症,受到影響最小的,是患有老年痴呆的婆婆。
年老的婆婆才不管你有沒有生病,自己發起病來對兒媳婦打罵依舊。
只有內心空白的人,才不會感知周遭變化。
但凡有一絲情感波瀾的人,都無法直視這飛來橫禍。
02
小N一直有一個觀點:世界上有的別離,是突如其來的。
而那些突如其來的別離,總會讓人久久難以忘懷。
劇中的這一家人也是。
突如其來的噩耗,瞬間整蒙了這一家人。
但是家中的所有人,都沒有自怨自艾。
身為醫生的丈夫一直在尋求緩解妻子痛苦的方法,即便是手術失敗之後,他也選擇了坦然面對現實。
女兒漸漸學會了做飯,變得和母親一樣賢惠。
兒子仿佛在一夜之間長大,不再酗酒、不再貪玩。
媽媽即使身體很是痛苦,心裡想著的還是自己的婆婆、自己的新家。
這一家人,面對苦難的態度,是樂觀、是豁達。
或許,所有人都會在深夜入睡之前感到深深後悔:要是自己早注意一點,哪怕是一點點,媽媽也許就不會像現在這樣痛苦。
可是,千金難買早知道。
他們曾經的行為處事,何嘗不是現實生活中的你我。
遠離家鄉的你我,已經多久沒有和父母通一次電話了呢?和父母聯繫的頻率,又是多少呢?
離別有時候真的就意味著永久的分開,毫無緩衝的那種。
《世上最美好的離別》,或許是因為媽媽在離開之前,給了所有人緩衝的時間,好讓家裡的每個人做好未來沒有媽媽在身邊的準備。
家裡的每個人,在媽媽生病臥床的這段時間,都有了轉變。
這一切都是好的。當然,這些轉變要是要是在媽媽沒有患有癌症之前發生,那就更好了。
現實中的我們,大多數情況下會像劇中的女兒、兒子、丈夫一樣,把溫柔給了陌生人,把壞脾氣給了自己最親近的家人。
這樣,並不好。
天冷了,如果可以,給家人打通電話吧。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YvRomG4BMH2_cNUgPFC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