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步達到盤活有限車位預期目標
晉江中心市區1523個公共停車位自20日實施收費後,備受廣大市民關注。連日來,記者走訪晉江市區停車收費路段發現,晉江市區塘岸街、崇德路、泉安中路等路段停車難問題得到明顯改善,車位利用率提高不少。
晉江交警表示,實施停車收費後,停車位空位率維持在30%以上,已經初步達到盤活有限車位、提高車位流動性的預期目標。
記者走訪 路上車位多了
昨日上午10時許,市民吳女士將車停在崇德路中國民生銀行網點門前公共停車位上,不到10秒,她就順利完成停車掃碼。此前,該路段停車位基本是「一位難求」,有時著急辦事,不少市民會直接將車停在人行通道上,而該行為既有礙通行,又存在「吃罰單」被罰150元、記3分的風險。
「對於道路臨時停車收費,我認為是一件好事,通過這樣的管理讓有限的車位服務於更多的使用者,改善了停車秩序。」吳女士是一名金融類業務員,她說,自從實施停車收費後,她的業務單量從過去每天的3單提高到現在最少4單,省去了很多找車位的時間。
對於收費停車,吳女士表示,她在晉江市區內跑業務,每次停車一般在1小時內,5元的停車費,她覺得挺合理。
11時30分許,家住中威中心城的張先生為了幫父母買潤喉藥,駕車在塘岸街上找藥店。「現在開車出門買東西,真是方便多了。」張先生點贊停車收費舉措。
在塘岸街福隆商業廣場二期開藥店的陳女士說,「現在門口車位都流動起來了,方便顧客進進出出,生意好做多了。」
類似的情況在五店市周邊的梅園路、泉安中路隨處可見。
「車位利用率提高了,找車位容易了,客流自然也多了。」泉安中路附近一名門店老闆說。
部門釋疑 初步達到預期目標
在走訪中,也有部分群眾向記者反映停車收費價格有點貴。
「臨時停車收費價格其實不高。」晉江市交警大隊副大隊長丁揚聲表示,收費是為了解決車輛流動性的問題,價格是調節流動性、周轉率的手段,收費標準是根據每個地方的交通實際來確定的。晉江市四輪以上機動車保有量44萬輛,占全省四輪以上機動車的1/13,車輛密度高於泉州,僅次於國內一線城市。而晉江的收費標準和石獅一樣,比國內很多三、四線城市低。
丁揚聲補充道,交警曾多次聯合發改等部門外出考察停車收費定價,發現與晉江情況相似的幾個城市,因公共停車收費定價低,最終沒有達到啟動道路停車收費的目的,反而讓城市停車產業失去活力而陷入困境。
隨後,丁揚聲向記者出示一組24日平台停車統計數據:停車次數為13095次、單個車位停車周轉次數平均8.6次、收費共計28079元、平均每輛車繳費2元、59%車輛30分鐘內離開、92%車輛60分鐘內離開、只有極少數車輛停放4小時以上。
丁揚聲說,自20日市區1523個公共停車位實施收費以來,每天全市停車位總的平均收入是2.7萬元,運營成本是2.67萬元,收支基本平衡。此外,停車位空位率也維持在30%以上,已經初步達到盤活有限車位、提高車位流動性的預期目標。
本報記者:黃偉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