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當夜幕降臨,湖邊亮起的點點燈光,歌聲、水霧,一一融進夜色,伴隨著唇齒間的鮮香熱辣,酣暢淋漓之感就從每個毛孔之中舒展開來……
位於成都新都區三河街道的天府沸騰小鎮「火」了。
食客一邊在湖邊吃火鍋,一邊觀看錶演。
水上吃火鍋、樹上吃火鍋的圖片和小視頻不僅解鎖了成都火鍋的新鮮吃法,也讓「火鍋+音樂+綠道」的新旅遊方式風靡了抖音、今日頭條、微信朋友圈等各大平台。
要問它到底有多「火」?
天府沸騰小鎮瑪歌莊園總經理付偉用一組數字作證
「每天接待量2000-3000人,銷售收入接近30萬,最火的節假日,這個數據甚至會翻倍增長。」
天府沸騰小鎮瑪歌莊園夜景
如果把這組數據帶給三年前的付偉,他可能會回復一個「怎麼可能」的表情,彼時,這裡還是一片雜草叢生的水窪荒地。
從廢棄荒地變身為夜消費最有魅力的街區之一,這中間藏著怎樣的密碼?
升值
閒置地塊變身火鍋莊園
走進天府沸騰小鎮瑪歌莊園,錦城綠道從莊園穿插而過,環繞五龍湖,各式火鍋散布在占地面積達百餘畝的水陸之間,在亭台間、水面上、甚至是樹梢上星羅密布。整個莊園人聲鼎沸,燈光如晝,非常切題「沸騰小鎮」之名。
夜幕降臨,這裡卻人聲鼎沸
「一邊吃火鍋,一邊聽音樂看演出,人氣之旺完全不輸於『夜上海』。」此情此情讓第一次來瑪歌莊園的遊客劉先生不由感嘆道。
「你如果3年前來,這裡是另外一副模樣,」聽到劉先生這句話,付偉笑了,作為天府沸騰小鎮最早呈現的項目,瑪歌莊園的前身卻是一塊未開發的閒置地塊。
當初,付偉和他的合伙人面對的是荒地、荒草和一片水窪,耳邊是不時轟隆隆掠過的高鐵聲。付偉也不諱言:也曾糾結過,但最終「規劃中的錦城綠道從這裡經過」成為一個重要的得分點,「我們不需要造個景觀為火鍋經營服務,而是成為綠道生態園林的配套,讓人們在綠道沿線也能享受美食、音樂和文化。」
瑪歌莊園裡有30畝的小湖,在湖中建了雷射音樂噴泉,又設計了一艘民歌小船,兩位民歌手在水中悠遊而歌,古箏、笛子輪番上陣……這些增值體驗,在食客中引發爆裂式口碑傳播。
項目也從最初設計的100桌擴張到現在的200桌,日接待能力達到2000—3000人,節假日甚至一度創造出最高上萬人的接待量。
民歌手在小船上表演
圍著五龍湖的火鍋餐飲位,很多都需要提前兩三天預訂,周末排上200多號是常事。正對湖景,近距離觀賞演出的位置更是瑪歌莊園的「C位」,預約爆滿。
邊吃火鍋邊看錶演
瑪歌莊園作為天府沸騰小鎮的核心項目之一,不僅改造出了一片園林景觀的開放式公園,而且帶動了周邊三個社區的居民就業增收。
目前,瑪歌莊園吸引了伏龍社區及周邊社區400餘位村民進入莊園務工,園林、花卉、服務員、治安、保潔等崗位,都有他們的身影,人均年收入超過了5萬。
付偉還告訴記者,項目還設置農產品展銷區,銷售周邊的特色農產品,「讓更多周邊的居民分享天府沸騰小鎮打造的生態紅利。」
食客在湖邊吃火鍋,高鐵從上方駛過。
生態紅利
為綠道創造夜間消費場景
如果僅僅是創造了火鍋的新吃法,天府沸騰小鎮也不會成為夜消費最有魅力的街區,甚至在莊園謀劃之初,並非此情此景,在付偉的設想中「只是一個環境和裝修好一些的營業場所罷了。」那麼,目前這一幅場景是如何步步為營的?
這要從天府沸騰小鎮背後的「頭腦風暴」說起
「項目打造之初,整個設計團隊都在思考:如何利用天府沸騰小鎮原有稟賦,將現代消費場景與成都當地文化有機融合,並能實現生態價值的轉化?」
唐星宇,是萬科沸騰小鎮項目的設計負責人,在他看來,沸騰小鎮的位置極具優勢,臨近熊貓基地,從高空俯瞰,整個沸騰小鎮片區天然的生態本底上,點綴著城市的元素。
天府沸騰小鎮區域已有配套
在重新審視了這一片土地之後,萬科邀請國際知名規劃設計事務所AECOM一起,結合萬科已引入產業資源,最終決定將天府沸騰小鎮打造為「代表天府味道的AAAA級都市休閒文旅目的地」,讓天府沸騰小鎮會成長為綠道里的「太古里」。
瑪歌莊園
創新
如何避免「千鎮一面」?
「熊貓和火鍋是成都最大的IP,開發『熊貓+火鍋』世界級IP,打造展示成都天府文化魅力、美食之都美譽,形成以文化為核的『加乘效應』是我們的目標。」
唐星宇告訴記者,沸騰小鎮的規劃建設,串聯起了桂湖、熊貓大道綠道、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漫花莊園等景點,這裡已經不僅僅是單純的景點塑造,而是集美食娛樂、音樂展演、田園體驗、運動休閒、鄉間文創為一體的城北生態旅遊區、綠道經濟目的地。
以瑪歌莊園為例,「我們並非只是修建一個吃火鍋的地方,而是為了綠道創造一個配套的消費場景。」付偉告訴記者,為增加配套的消費場景,夜間經濟已經成為瑪歌莊園的一大特色亮點。
「夜食、夜秀、夜色可以說是我們這裡的三大特點。夜食當然是指火鍋,夜色說的是我們這裡非常漂亮的夜景,環繞湖邊打造有靚麗多彩的燈光工程,夜秀指的是我們這裡的表演,有舞台表演,有遊船表演,還有音樂表演等。」
「瑪歌莊園二期已經基本完成90%以上。」付偉告訴記者,湖邊吃火鍋的消費新場景讓這裡沸騰起來,但下一步「添薪加火」會是對文創的挖掘。
目前,湖邊演出舞台、燈光正在升級中,與川音的合作,正在由音樂人的駐場演出,向蜀文化舞台劇的打造邁進。記者現場看到,瑪歌莊園二期園林已經完工,一座人工的小山丘矗立園中,一條鋼纜從山頂拉到山下,「預計春節前,40米高的瀑布將會全新亮相,實現在山上吃火鍋的場景,人流量還將持續上升。」
食客坐在湖邊看著美景,吃著火鍋。
繼續沸騰
更多高品質業態在這裡打造
目前,天府沸騰小鎮規劃的8個項目已有6個項目建成運營
瑪歌莊園、漫花莊園、沸騰都火、音樂·百花谷、五龍·外灘、沸騰碼頭。
「這六個項目中,有瑪歌莊園、沸騰都火、沸騰碼頭等四個項目已經具有夜間消費的功能。漫花莊園也正在規劃夜間燈光秀的打造。」新都區三河街道辦事處副主任楊陽介紹說。
漫花莊園
楊陽告訴記者,天府沸騰小鎮2018年接待遊客800萬人次以上,文化旅遊綜合收入3.84億元以上。「今年1至6月,天府沸騰小鎮接待遊客人數已經超過500萬人次。」
核心項目的入駐建設,還將讓更多高品質業態在這裡「沸騰」。6月5日,天府沸騰小鎮核心項目沸騰里啟動建設。
未來的沸騰小鎮還將帶來哪些驚喜?
設計圖首次亮相
作為萬科成都天府沸騰小鎮項目設計負責人,唐星宇也首次披露天府沸騰小鎮的整體設計方案。
天府沸騰小鎮概念規劃圖
「天府沸騰小鎮·沸騰里的建設邀請到世界一流的規劃設計團隊,再造天府文化新名片和成都近郊旅遊消費新場景。」唐星宇介紹,在規划上,整個小鎮分為
沸騰里、沸騰農莊、沸騰樂園、沸騰天地、沸騰左岸五大板塊。
同時,以「兩軸(商業縱軸和生態橫軸)一環(綠地環)」為發展格局,統籌沸騰小鎮,實現生態價值有效轉化。商業軸串聯多個商業項目,集中打造活力商業區。綠地環串聯基地綠色,南至熊貓基地,東連木蘭鎮。
沸騰里規劃全景鳥瞰圖
作為核心引擎,沸騰里集文創、餐飲兩大產業,為人們構建美好生活場景,重點打造以火鍋博物館為核心的標誌性建築群、民俗文化街巷、生態共享農莊餐廳、綠色食品安全及環保體系、年度沸騰指數發布和沸騰集市等6大IP。
作為老成都人,設計大師湯樺從望江公園與傳統屋架的老成都印象中,抽象出了「屋架+院落+廣場」的語彙,並創造出一個面向市民開放的、承載本地記憶的聚會場所——火鍋博物館。
火鍋博物館概念效果圖
火鍋博物館內部空間概念效果圖
「博物館不僅是博物館,更是成都市井生活的記憶,老成都壩壩茶生活的片段也被很好地整合在這裡。」唐星宇表示,竹林、屋檐,屬於老成都的傳統記憶都會在項目中得到呈現,而在火鍋博物館內部空間,則以樸素的非裝飾手法讓建築退後,讓文化和記憶成為空間的主角。
火鍋博物館與沸騰茶院概念效果圖
除了火鍋博物館,沸騰小鎮還融入了石的餐廳、酒吧、孔明燈、民宿院落等新的夜間消費場景,以設計師的角度來全方位詮釋天府文化。
石的餐廳
青山周平設計的餐廳概念方案
酒吧:火焰里的世界
酒吧設計概念圖
孔明燈:夜裡的廣場
吳文博設計的孔明燈建築概念方案
民宿院落
民宿院落
可以預見的是
隨著不斷「解鎖」新業態
正在建設「三城三都」的成都
將會湧現出越來越多夜間消費項目
隨著生態價值轉化的不斷探索
「越夜越成都」將成為新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