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操盤手的賺錢思維有多可怕?不想輸一輩子,再忙也要多讀幾次

2019-11-06     主題獵手鴻飛

如果你想更深入的學習操盤技巧,可關注筆者的微信公眾號:認真探股說(k002552),大盤熱點行情研判,探討交流炒股技術,遊資戰法,解套戰法等操盤策略,乾貨源源不斷

一位成功操盤手的終極感悟

自從有了資本市場,人類就多了一個無形而殘酷的爭奪利益的戰場,各種關於如何在這個戰場作戰的理論也就應運而生,正統的如學院派、基本分析派和技術分析派,邊緣的如混沌理論、星象理論、周易八卦。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為什麼那麼多人沉湎於資本市場?難道全部是受金錢的誘惑?不!潛意識地陶醉於人類「賭性」本能也是很多人滯留於市場的一個重要原因。追求刺激、懼怕無聊、盲目自信、屢敗屢戰等「賭性」特徵是人性使然,而幾乎天天波動的「日間雜波」也提供了很多貌似可以「行動」可以「贏利」的機會。

於是,受制於本能的賭性,很多交易人只是將自己的精力和熱忱放在希望能夠迅速獲利的僥倖心理上,對真正冷靜地觀察市場,對如何建立能夠確保自己穩定贏利的投資風格、投資策略、投資心理反而關注不多,並往往頻繁地情緒性地交易而很難耐心地等待「進退有據」的入場和出場時機。難怪交易大師威廉士說:「我對交易的藝術的興趣,遠遠超過對最近一兩筆交易本身的興趣」。

華爾街的大炒家傑西·利弗莫爾說過一句發人深省的話:「賭博和投機的區別在於前者對市場的波動壓注,後者則等待市場不可避免的升和跌,在市場中賭博是遲早要破產的」

在市場,我們碰到最多的問題是諸如「能漲到哪裡去」或「能跌到哪裡去」此類的疑問,這些問題或許是不經意地提出的談資,或許是認真地求索的課題,卻常常在實實在在地強化著我們的一些思維,即:市場的未來到底會如何?如何預測或猜測的未來?現實生活中樂此不疲地探詢這類問題的人也如過江之鯽,我們就常常聽到有人為某次對市場正確的猜測而引以為豪。

但作為一個職業炒手,更應該做的工作是「識別不同的市場態勢,根據不同的市場態勢制訂不同的交易計劃,並以嚴格的紀律來執行交易計劃」。

因為,且不去討論人類是否有能力精確預測未來這一哲學命題(道氏理論就認為「日間雜波」是不可預測的),單就「風險管理、心理控制」等這些成功投資的重要因素而言,後一種思維方法會使我們對市場和交易考慮得更為周全,而從交易實踐來看,若根據前一種思路進行交易,投資成績可能起伏波動很大,而後一種思維方法所指導下的交易則能夠持續穩定地賺錢。

一個職業炒手,在市場好的時候一定要勇猛果斷,在市場不好的時候就一定要謹慎小心,魯莽和膽怯都不應該是性格。

預測未來是人類千百年來的夢想,預測市場是投資人的自然欲求,掌握一定的分析方法和技巧、具有一定市場直覺和感受後,我們是能夠一定程度上預測市場趨向的。

但是,要持續穩定地賺錢的話,還是要更多地講究「在不同的環境下做適當的事情」,換句話說,「識別不同的市場態勢,根據不同的市場態勢制訂不同的交易計劃,並以嚴格的紀律來執行交易計劃」對職業炒手而言是一件比預測市場重要得多的工作。

正確的投資方法可以有很多很多,但正確的思維方法卻應該基本一致。很多投資人,把太多的時間耗費在前者,對更本質的後者卻所思甚少。


論幾大交易系統的優劣

海龜式積木

也就是市場狀況的指示器,它衡量當前市場狀況用的,只有你了解了市場,才能拿出有效的策略。

首先就是突破,這是海龜交易裡面經常提到的,我們之前也說過了,這就是指的通過前期高點或者低點,所產生的機會。

其次是移動平均價,他們通常選擇20天或者是60天的移動平均線,作為市場的操作方向。20日均線上穿60日均線的時候,通常是一個入市點,很多技術交易者都只記住了這句話。但我說過,那是一個必要但不充分條件,就好比說騰訊是網際網路公司,但不是所有網際網路都是騰訊一樣,大幅上漲之前,一定會有20日線上穿60日線,但並不一定是兩條線一交叉,就肯定會漲。這個後面還要談到。

第三是波幅通道,就是在移動平均線的基礎上,加一個特定的數值,這個數值通常跟ATR波動指標有關。簡單解釋下,其實在技術分析里,這個跟布林線差不多,大家可以通過布林線來找到波幅通道。

第四,定時退出,也就是預計多少天之後要退出交易。

第五,簡單回顧,用當前的價格與早期的歷史價位做比較。

下面才是重點,會逐步介紹眾多交易系統具體的用法。

大家最常見的就是,布林帶交易法,通過布林線系統,在交易軟體裡面是boll,這就是一個有效通道,價格跌到底下會反彈,碰觸頂部會回落。如果收盤價突破了上沿和下沿,那麼就視為一種突破,應該去相應做多或者做空。

唐奇安交易系統,其實之前說的海龜交易,都是說的他,這套系統也是比較簡單。價格站上25日均線,就做多,價格跌破10日均線就退出。在平台高點突破的時候買入。這套系統還有一個過濾器,那就是如果25日均線,在350日均線之上,只能做多,相反就只能做空。絕不逆勢操作,另外設置2倍ATR作為止損點。 唐奇安系統,還可以選擇80天退出策略,也就是沒有任何理由80天後自動退出。這也是有歷史勝率來統計的。

還有一個系統叫做雙重移動平均線系統,他設置100日均線和350日均線,當100日上穿350日線做多,當100下穿350日線先平倉再轉而做空。這個系統要求你始終留在市場裡。這屬於一個長期趨勢跟蹤交易。只有在大趨勢發生的時候才會賺錢,而震盪市,也會賠不少錢,但長期下來,收益應該能跑贏虧損。

三重移動均線交易系統。150日線,250日線,和350日線,150日線上穿250日線的時候買入,反之賣出。350日線充當過濾器,只有150日線和250日線,位於350日線的同側,才能開始交易。這樣做的好處,其實就是過濾掉一些橫盤震盪的情況。

最後說說這幾個交易策略的結果吧,先看復合回報率,最高的是雙重均線策略,也就是100日線和350日線的交叉策略,他的增長率高達57.8%,其次是唐奇安定時退出策略,也就是那個突破之後,80天以後固定賣的策略,回報達到57.2%,布林帶突破策略也不錯,達到51.8%,三重均線達到48.1%,唐奇安趨勢策略最差,也就是說設立2倍ATR止損的那個,他的回報只有29.4%。

從風險控制來看,也是雙重均線最好,夏普比率高達1.55,最大回撤只有31.8%,三重均線系統,跟雙重均線的回撤幅度差不多,不過這兩個均線策略的交易成功率比較低,都在40%左右,也就是說你做10筆交易大概要虧上6筆,這會讓很多小夥伴的小心臟受不了。交易成功率最高的是布林帶策略和唐奇安定時退出策略,分別高達54.6%和58.3%,基本勝算能超過一半了,但是唐奇安定時策略的回撤幅度可是最大的,高達43.6%。你得有足夠的心裡承受能力才行。

這些統計,說明一些道理,複雜的東西未必好,你看三重均線的系統,反而不如雙重均線的,而且也並沒有有效控制回撤。另外,各個策略都有優點,沒有一個十全十美的,你要想要他的收益,就要受得了他的回撤。

有人會耍一些小聰明,說我在收益最高的策略上,比如雙重移動均線策略上,設置一個止損點能不能保護利潤呢?事實證明,這些止損點,不但不會保護利潤,還會讓收益變差。這與之前我們說的交易好像有矛盾了,以前說的止損是保護利潤的,為什麼止損又讓利潤損失了呢?主要是因為這是一個趨勢跟蹤的系統,而不是一個預測的系統,趨勢跟蹤留在市場裡,才最重要,如果你加了止損,波動幅度一大,很可能讓你錯失了最大的趨勢。或者說這套系統自帶多空屬性,你加入的止損設計,反而打亂了他的節奏。你在想著消除風險的同時,其實也消除了利潤。

當然對於任何向你兜售交易系統的人,你都要格外警惕,因為交易系統不見得向他們說的那麼完美,即使做了歷史數據回測,但也有很大的問題。

首先,交易系統會發生交易者效應,這個我們之前說了,如果這個方法用的人多了,這個交易系統就會失靈。所有人都模仿一個策略,那麼必然讓價格加速趕頂。等到大家開始套現的時候,這個交易策略就徹底失靈了。比如唐奇安定時策略,80天退出。那麼第79天就會有人先跑。想的人多了第78天也會有人跑,以此類推,可能連1天都堅持不了,就下跌了。而當他不靈了之後,遭到了所有人唾罵,當大多數交易者離開了這個策略,他又會開始變得有用。所以總在靈與不靈之間發生切換,這本身就是市場風格切換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大家都去玩成長了,成長股就基本到頭了。大家都去挖價值的時候,白馬股也就該跌了。

其次,隨機效應,同樣一個策略,不同的時間入市,這是有隨機性的。而結果會相差很大,最好的時候10天就能賺10%以上,而最差的時候,卻損失20%,這麼大的差異,讓統計數據並不能覆蓋所有情況,有很大的偶然性。比如有人問,說你教我的定投策略有問題,我說為什麼?定投長信量化一年了還沒賺錢,是啊!去年我們說了很多隻基金,他偏偏就買了長信量化,而錯過的國泰估值,興全輕資產可都漲了3成,那麼今年你還會聽我的嗎?會不會又去追國泰估值了呢?你拋掉的長信和申萬明年可能再度王者歸來。所以時間點選擇有著巨大的差異。如果趕不上點,那就會比較悲哀了。

第三,過度優化,很多人在一個策略上不停地修改參數,比如均線,有的人突然奇想,設置36天均線和72天均線。甚至有人只選質數作為均線,用這些優化歷史回測效果,但其實都沒什麼太大的作用。你得到的不過是一個歷史的結果,對於未來完全不具備預見性,歷史是50%的收益還是40%,這其實跟未來的關係並不大。誰說歷史40%的收益,未來就不會有60的收益呢?你通過優化得來的50%的收益,未來也有可能是虧損的。所以歷史回測的數據,只能說明交易系統的有效性,和大概模糊一個盈利範圍,你非要給他搞到最高,這一點意義都沒有。只不過是,銷售編出來的營銷點而已。

第四,故意選取有利時間,比如很多人都會說,我的基金是今年以來漲的很多的,今年以來是藍籌白馬股的天下,所以你這段時間漲的好,只能代表你配了很多藍籌股。有人故意從2014年中開始算,為什麼,因為那是歷史低點。所以你買什麼基本都是賺錢的。他之所以這麼干,就是要證明他的策略是有效的這個主題,這種主題先行,然後再去找數據擬合,帶有極大的欺騙性。那麼面對並不完美的交易系統,我們又該如何保護自己呢?


專業交易就是「交易策略」與"交易技術"的完美結合

如果你交易10次僅發生一次虧損?

那你是"神",長期實踐證明高勝率是不能穩定的。你用一種圖表形態今天碰巧獲得80%的高勝率,明天就可能失效,讓你虧的很慘!!。照此推理,我敢肯定的說在論壇上有特強表現欲,並總想證明自己智慧,高人一等,爭取所有人愛戴的炒手,如果沒有不良目的,就肯定是失敗者,失敗者渴望公眾支持!專業交易只關心賺錢,不關心別人是否認同。因為他總賺錢,所以他自信。

如果10次交易9次小盈,其中一次大虧,雖然你的交易技術很高明或運氣好,但這種交易結果,說明交易人還是很業餘,還是沒有得到投機的智慧。心中沒有風險意識就是"生手標誌"。而如論你已經交易了10年,還是一個月。沒有風險意識的新人或純技術老手都屬此類。區別在於,一些通過多年努力的技術老手,思維僵化固執,總是在死圈中打轉,一旦被逼入絕境,很可能會產生頓悟,利馬就融會廣通了!交易新人對市場的看法比較單純,比老手更容易引導,如果能遇貴人相助就是上天給你的機遇。

市場與你到底誰說了算?如果你自己說了算,那就不用止損。 深刻理解了市場的人一定會明白任何一筆交易都會有風險,建頭寸其實就是下賭注----是賭博,。既然是賭頭寸,那麼就需要對任何一筆交易都設定停損保護本金,!必須這樣!只能這樣做!永遠這樣!。

老老實實被無它選!小不忍則亂大謀!永遠保護創業本金這是交易真理之一。

追求完美形態的技術買賣,試圖保持穩定的高勝率,積少成多爭取勝利,是交易的誤區。努力的大方向錯了技術再高也無濟於事!!

在這種交易模式下,做對了你會感到輝煌,錯了會很悲傷!單純追求交易技術就是只見樹木不見森林,只有交易技術,沒有交易策略。

​一旦進入這種循環,交易的劣勢地位將無法得到改變!要獲得交易優勢,得依靠頓悟(看待市場的態度---心靈認同),剷除一切虛華(自我表現欲),誠實自己(謙虛)。

爭取"小虧大贏",是勝者的理念(理想分析,為什麼?),只有充分的了解了自我的人才能更深刻的理解市場運動,因為,正確的交易方向總與人性相背!

爭取"大贏'是交易真理之二

人性本能偏好失敗,這是無思維的自然反應,如果不信?那就查看一下自己的交易記錄,你的交易結果是否總是無法擺脫"小贏大虧",本金不斷縮水的怪圈呢!自己的交易是否一再發生在出現"小虧"時,總是一拖再拖的慾望站了上風?而剛有利潤時又會產生非常強烈的賣出的衝動呢?總找藉口不認輸;貪小便宜吃大虧!這些都是人性中確存在失敗傾向和本能

穩定盈利的唯一途徑,是長期堅持"小虧大贏"的理念,並依這個線索最終找到自己的交易優勢策略(交易體系--系統工程)。大方向正確了,態度端正了。其它一切都會因韌而解,俗話說一事成百事成

專業交易的長期統計表明,小虧多(包括小贏,囿於舒適界限內),大贏少(物以稀為貴)。許多小虧是規則交易系列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孤立的交易不能代表成敗;小贏也不算勝利,這都是為達成交易目標所必須付出的工作,天下確實沒有白吃的晚餐,要想出人頭地就必須努力工作

專業交易中的一切活動,目的都是為爭取大贏(大贏是相對的)創造條件,而這個條件必須是安全\穩定/可靠。在剛剛開始做"小虧大贏"交易時,你的靈魂肯定會產生強烈對抗,試圖將你拉回原先的"舒適"境地,這需要努力"超越自我",雖然難受,不過想一下以前巨虧給自己帶來的創傷和痛苦,現在的感覺又算得了什麼呢!請說服自己吧

上帝就在細微之處, 具體採取行動的時間地點,感受趨勢強度,找到臨界狀態,出擊!這是交易真理之三

勇敢的做你自己,對市場充滿感恩之心。



只做模式內交易,只賺能力內金錢

股票交易中,在碰到錯失機會,以及出早賺少的情況時,總是覺得無限可惜、遺憾,總覺的自己完全可以做的更好,獲取更大的利潤。這是完全錯誤的想法,你得不到的機會,你沒賺到的那些利潤,跟你沒有任何關係。你的模式,你的能力只能支撐你做出眼前的成績,一分不多,一分不少。超出自己模式之外的波動,超出自己能力之外的金錢,需要不斷的改善方法,提高自己,才能不斷精進,不斷擴張自己的戰果。

厚德載物,德要配位;德不配位,必有災殃。同樣,當能力不能支撐你的野心的時候,就應該靜下心來學習;當能力還駕馭不了你的目標時,就應該沉下心來,歷練、沉澱。

股票做的久了,必然會經歷迷茫的時刻,無數的教訓會讓你明白:你不可能捕捉所有的波動,你只能從嘗試捕捉其中的一種波動開始。這其實是世界觀問題,世界觀是人對整個世界以及人與世界關係的總的看法和根本觀。大海撈魚,每天我只需撈到屬於自己的一噸魚就足夠。至於其他的漏網之魚,我無需關心,如果我想撈盡所有的魚,反而會覆沒自己的船。一噸魚,不會多,不會少,這就是我一天捕魚的最大能力,以及漁船的承重能力。如果我想每天撈夠10噸魚,可以,我需要更大的漁船,需要捕捉能力更強的漁網,這是必須要解決的問題。所以說,你的世界觀是可以不斷更新、不斷完善、不斷優化的,同時世界觀和方法論是一致的,有怎樣的世界觀往往就有怎樣的方法論。你能做一件事情,首先需要認識它,再確定自己想要的目標,然後就是尋找達成目標的方法。於是,你開始重新認識這個市場,認識到市場的龐大、自己的渺小,你只能根據自己的有限認識,去捕捉符合自己有限的機會,賺自己那份不多不少的屬於自己的金錢。沒有任何的惋惜和遺憾。如果目前的機會顯然已不能滿足自己的需求,可以,那就再次提升自己的認知市場的能力,尋找捕捉更多機會的方法,然後通過長期實戰去掌握捕捉更多機會的本領。從這個角度看,投機的境界也在不斷升華。

想要和得到,首先必須要做到。如果只是沉浸在幻想暴富的美夢中,交易只會讓自己傷痕累累。確定自己想要的目標後,就要排除一切干擾,破除一切阻礙,去找到達成目標的方法,屢戰屢敗,屢敗屢戰,最後才能屢試不爽。想要取得多大的成績,就需要付出多大的努力,有多大能力做多大事,不要做也做不出超出自己能力範圍的事情。且夫天地之間,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

認識市場是基礎,掌握方法是關鍵,鍛鍊本領是焦點!只有讓自己的想法轉變為真正的收益,才是我們最需要努力的地方,而達到彼岸的途徑,唯有找到自己的方法,只做自己模式的交易,只賺自己能力的金錢。各行各業,沒有任何奇蹟,成功者都是在自己的領域不斷浸泡、沉澱、磨練的結果。專注,內心堅定而又精益求精。

凡是向自身求,減少慾望,積聚能量,臥薪嘗膽,厚積薄發,你也一定可以萬丈光芒!

只做模式內交易,只賺能力內金錢。

如果你想更深入的學習操盤技巧,可關注筆者的微信公眾號:認真探股說(k002552),大盤熱點行情研判,探討交流炒股技術,遊資戰法,解套戰法等操盤策略,乾貨源源不斷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YWFYQG4BMH2_cNUg5wo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