遨遊宇宙42年,距離地球220億公里,成為人類文明第一個永久遺蹟

2019-11-03   宇宙印象

如果人類文明突然中止,那麼旅行者探測器將成為人類文明第一個永久遺蹟,能夠在宇宙空間中保留數十億年之久。宇宙空間處於真空、超低溫環境,唯一對探測器有不利的地方就是輻射、氣體雲等,這些因素對儀器的侵蝕很弱,完全可以保留數億年以上的時間。


宇宙印象 深度科普欄目第1042期 1977年發射升空的旅行者1號探測器目前仍然在運行中,許多人都忘了還有這事存在,以為旅行者1號都成為歷史了,但事實上旅行者1號仍然與地球保持聯繫。旅行者1號給我們帶來的發現非常之多,頭條獨家的宇宙印象指出:旅行者系列探測器帶給我們的一個驚喜是發現了來自太陽系外的輻射,即宇宙射線加速的確切方向和位置。

當旅行者號還沒有進入星際空間之時,NASA科學家推測:太陽系外的輻射在末震區進行加速,也就是太陽帶電粒子減速到比聲速還低的區域。根據旅行者1號探測器修正的數據,加速現象發生在日鞘層,該空間區域位於終端激波區的外圍。

成為人類文明第一個永久遺蹟

在不久前舉行的國際宇航大會上,NASA科學家在彙報中指出,在2010年之前,我們一直認為日球層的形狀是扇形的,但是旅行者探測器在發射42年後再次與地球取得聯繫的時候,NASA科學家確認我們太陽系被一個橢圓氣泡所包圍,日球層的形狀更接近一個氣泡。旅行者1號和2號分別在2012年和2018年穿過日球層頂,排除了日球層的形狀是扇形的錯誤觀點。

旅行者系列探測器發射至今有42年,遨遊宇宙42年,距離地球220多億公里,這就是這兩艘探測器的成就之一。換句話說,如果人類文明突然中止,那麼它們將成為人類文明第一個永久遺蹟,能夠在宇宙空間中保留數十億年之久。宇宙空間處於真空、超低溫環境,唯一對探測器有不利的地方就是輻射、氣體雲等,這些因素對儀器的侵蝕很弱,完全可以保留數億年以上的時間。

旅行者探測器後繼無人

旅行者探測器的太陽系之旅已經結束,但是NASA也沒有繼續以飛出太陽係為目標進行探測。飛往冥王星的探測器並非以這個目標為主,任務目的仍然是探測太陽系外圍天體。一次全新的行星際任務意味著首先要飛出太陽系,從任務角度看這是一個深刻的轉變,德國基爾大學的維默教授等人觀點是我們需要專門打造一艘可在太陽系外圍運行的探測器,這是一個令人激動的提案。因為我們目前所有的觀測都在太陽系日球層之內,被太陽風粒子所包圍,我們不考慮太陽的影響條件下研究行星和其他恆星,就好像一個路過的外星文明探測器在觀測我們一樣。

基於這個前提,我們將深度了解恆星與恆星之間的氣體和塵相互作用程度,太陽風是如何保護太陽系等。頭條獨家的宇宙印象指出,我們目前對太陽風與星際介質之間的相互作用的認識非常有限,兩者之間還有其他更加複雜的作用力。舉個例子,在太陽系邊緣還有一個奧爾特雲的小天體集群,更接近星際空間的邊界,它們擁有著巨大的探測價值。宇宙印象為今日頭條獨家,其他均為假冒,轉載均為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