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乎每個釣魚人都想擁有一款各方面性能都絕對完美的魚竿,甚至有人可以為此不惜一切金錢代價。遺憾的是,這樣的魚竿並不存在。
關於魚竿,下面這3個殘忍的真相,我們必須坦然面對。
一、一款魚竿,不可能同時做到又輕、又硬、又耐操、釣小魚手感奇佳、又能同時拿下十斤以上的大魚。
魚竿的重量越輕,竿壁就越薄,必然不會耐操,這是最基本的常識。這就像,不可能有一把刀,既能幹凈利落地刮鬍子,又能輕易砍碎大骨;不可能有一輛車,既能載幾十噸貨物,又能跑出賽車的速度。
目前,台釣竿的種類有很多,一般來說,可以分為鯽竿、鯉竿、綜合竿、戰鬥竿等等。
鯽竿:顧名思義,主要是釣鯽魚等小型魚,具有輕、細、軟等特點,釣小魚手感特別好,就算連續釣一整天,也不會覺得累。但是如果遇到大魚就比較懸了,並不是說絕對拿不下,這時候需要較好的技巧和耐心,慢慢與大魚周旋,才可能有機會。
鯉竿:也稱為混養竿,主要是針對大型魚設計,竿壁厚,強度高,特別耐操。鯉竿一般都很重,釣小魚沒什麼手感,但釣大魚優勢就體現出來了,可以用粗線大鉤而不必擔心爆竿,直接跟大魚硬來,在不損傷竿身的情況下輕鬆把大魚搞上岸。因為耐操,鯉竿可以應付十分複雜的環境和魚情,雖然揮起來比較累,但心裡踏實。新手建議從鯉竿用起。
綜合竿:兼具鯽竿和鯉竿的特性,介於二者之間。強度比鯽竿高,手感比鯉竿好,綜合性能比較強,什麼魚都能釣,只要不是很複雜的魚情,都非常適合。當然,手感和強度都比較中庸,也是事實。
戰鬥竿:戰鬥竿是從羅非竿演化而來的,主要是用來釣快魚。硬度極高,具有飛魚方便快速、強力控魚的功能。戰鬥竿壁厚,結實,自重大,就跟棍子一樣,個人認為比較適合放羊、打娃,不太適合休閒釣。
選擇什麼樣的魚竿,主要看釣什麼魚。如果主釣鯽魚,偶爾遇到兩三斤的,就選鯽竿;如果經常遇到二到四斤的,綜合竿更勝任;如果主攻大物,享受搏鬥的快感,毫無疑問,抽出你的鯉竿去浪吧!
二、魚竿的油漆、腰力、調性、強度不可能同時做到絕對完美
在完美主義者看來,只有能找到一款各方面性能都完美的魚竿,釣魚才有動力。但這樣的魚竿是不存在的,魚竿的質量只有相對好壞,並沒有絕對完美。
因此,沒必要為了找到一款釣魚的神兵利器而糾結個不停。
即使真的找到了所謂的「完美魚竿」,但只要用了,就會多少有些傷痕,不再完美。再硬的魚竿,用久了都會變軟;再好的油漆,如果不保養,都會起泡。
每次釣完魚,最好把魚竿的每一節都抽出來用布擦乾淨,然後晾乾;有條件的也可以內外清洗一下再晾乾,可以有效延長使用壽命。
三、魚竿能上多大的魚,真的不絕對
同一根魚竿,可能別人能上十斤的魚,而你釣個兩斤的魚就斷了,真的會發生這種事。
每個人的釣魚技術、垂釣的環境、魚的體力差異,都會影響最後的結果。個人釣魚技術影響最大,技術屬於基本功,只能在垂釣的過程中不斷提高。
垂釣環境包括氣候、水深等各方面的因素,比如溫度高魚長得快,活性也高,溫度低水冷魚長得慢,活性也低,同樣個體的魚,拉力是完全不同的。
魚的個體差異也會導致沖躥的力度差別,就像人一樣,肌肉男和文弱書生的力道,是不可同日而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