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達拉宮坐落于于中國西藏自治區的首府拉薩市區西北瑪布日山上,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集宮殿、城堡和寺院於一體的宏偉建築,也是西藏最龐大、最完整的古代宮堡建築群。
關於布達拉宮,一直是神秘的,有著許多未解之謎等著人們發現探索,布達拉宮裡面珍藏著4萬多函古籍,內容涉及佛教經典、醫藥學、史學、戲劇、各種志書目錄等,包括具有極高文物和文獻價值的國家一級文物貝葉經,你知道這些古籍為什麼可以珍藏這麼久嗎?
當然包含了文物保護者的小心修護,但最重要的還是因為它們用了一種特殊的紙,藏紙產生於公元7世紀中葉,是西藏特有的文化產品。文成公主入藏帶來了造紙術後,藏漢兩族的工匠們在當地沒有中原造紙所使用的竹、稻等原料的情況下,經過多年摸索生產出工藝獨特的藏紙。布達拉宮、大昭寺、薩迦寺等處收藏的各類經文典籍所用紙張大都是藏紙,直到上世紀50年代,藏紙還在西藏廣泛使用。千百年來,它默默地記錄著西藏的歷史,見證了西藏的文明進程。
清乾隆年間,曾做過湖南巡撫的查禮留有《藏紙詩》長句。「蜀紙遜豫章,工拙奚足尚……孰意黃教方,特出新奇樣,臼搗柘皮漿,簾漾金精浪……質堅宛繭練,色白施瀏亮。題句意固適,作畫興當暢。裁之可糊窗,綴之堪為帳。何異高麗楮,洋箋亦復讓。」詩中對藏紙極盡讚美之詞,誇讚藏紙比蜀紙高出一籌,就連高麗紙也略遜一籌。
藏紙之所以特別,在於它的原料,藏紙多以瑞香科的狼毒草、沉香和山茱萸科的燈台樹、杜鵑科的野茶花樹為主要原料,根據原料品質的差異,可以製成不同用途和等級的藏紙。用杜鵑科類原料可以製作出厚薄隨意的藏紙;沉香製造出來的藏紙的質地較厚;瑞香狼毒在康巴藏語被稱為「阿交日交」,具有毒性,但能讓藏紙擁有防潮、驅蟲的特點。
隨著社會不斷發展,藏紙的製造技藝也不斷提高,出現了許多精工細作的名紙:如產於塔布金東而享譽全藏的金東紙,適於館藏文獻使用的尼木縣雪拉藏紙等。許多特殊的紙面加工紙品更令世人刮目相看:用於印刷紙幣和郵票的精品藏紙、製作技藝精湛的金汁、銀汁大藏經用紙等。
藏紙製作工藝不但在西藏得到全面推廣,還傳入了印度、尼泊爾、不丹等國。高超的藏紙製作技藝,悠久的藏紙歷史,豐富的藏紙生產經驗,組成了獨樹一幟的藏紙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