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想過:男女之間最大的差異是什麼?
我覺得,可以用最常見的兩種動物來形容——男人像「狗」,女人像「貓」。
狗通常只有兩副面孔,對外警惕,對內放鬆。
就像男人出門前和回家後的區別。
貓就不同了——情緒百轉千回,表情千變萬化。
時而傲嬌、時而兇猛、時而任性、時而軟萌,時不時離家出走玩失蹤,讓你牽腸掛肚;
明明非常依戀,偏偏裝作滿不在乎。
如女人一般,可以柔情似水,也可以無堅不摧;可以熱烈奔放,也可以冷若冰霜;可以披荊斬棘闖江湖,也可以洗手挽髻煮溫粥。
還發現很有趣的一點,每次旅行都會遇見專門辭職出來週遊世界的男女,但男女比例是3:7。
不得不讓人相信,在做出某些轉折性決定時,女人遠比男人更有魄力。
也可以說,新時代女性更在意當下的感覺,自我意識的覺醒;
而更多男人一如既往的秉持傳統思維,習慣性擔憂未來的境況。
當然也有例外,比如男人被自信沖昏了頭腦的時候,女人就變得格外謹慎細心。
若真要細論男女間的不同,從生理到心理,從思維到語言,從行為到觀念……包羅萬象,形形色色,俯拾皆是,可寫出10部長篇著作。
如此天差地別的兩種生物,為何會在眼神交錯間,就能點燃慾望的引線?
為何在一顰一笑時,就能碰撞出愛情的火花?
真真是科學無法解釋的「異性相吸」原理麼?
你認為的愛情,若拋開本能的性吸引成分,真就是愛情麼?
有一個常見卻不易捕捉的情慾「騙局」,無論年輕男女還是成熟男女,都曾經無意識地陷入過。
就是心理學上著名的「吊橋實驗」。
觀察者讓兩組男女走過一條看上去很危險的吊橋後,再讓他們與同一位異性見面。
結果80%的男女都認為那名相貌普通的陌生異性充滿魅力,表示了約會的意願。
知道為什麼嗎?
無關外形,無關個人價值加成,甚至沒有任何交流。
不過是他們將橫渡吊橋時,因為緊張所導致的心跳加速和腎上腺素激增,誤以為是情感或情慾方面的衝動。
別再噴電視劇里,英雄救美後彼此一見鍾情的橋段灑狗血,人家可真能找到合理的解釋呢。
許多風花雪月的愛情開端,許多平淡寧靜的伴侶關係,為何走不到相濡以沫的結局?
皆因錯覺主導了認知,暗涌埋伏於歲月的浪潮里。
愛情,作為一種生物反應為基礎的原始情愫,常常不是人為能左右的存在。
誰也不能保證,自己不會同時對兩個人心有悸動;誰也不能肯定,這一生只對一個人至死不渝。
愛慕異性、追求新鮮、填補缺失、日久生情,這是男女共通的正常心理現象,不猥瑣也不可恥。
但我希望男女都能明白——讓愛情歷久彌新的,不是自以為是的犧牲,更不是理所當然的索取;而是個人價值的持續提升,相處方式的適時調整。
使婚姻牢不可催的元素,與愛情無關——不是義無反顧的奉獻,更不是十載化碧的忠貞;而是利益互換、情感妥協、習慣養成、子女捆綁的綜合。
激情過去就是家長里短、柴米油鹽,哪對神仙眷侶能永遠不食人間煙火?楊過和小龍女麼……
愛情的理念,不能代入婚姻;單身的作派,更不能套用於夫妻。
許多男人在戀愛時,思維已單方面進入「老夫老妻模式」;
而許多女人在婚姻中,思維仍停留在「戀愛進行時」。
就像「吊橋實驗」一般,都是一種認知錯位。
思維截然不同的男女,卻往往會同時深陷於這種「錯位環境」。各自堅守陣地,一意孤行,敵不動我不動。
最後,火花四濺,兩敗俱傷。或者在牢籠里困獸猶鬥,或者相忘於江湖,提及對方的名字都覺恥辱。
每一段真摯的情意消逝,究其背後原因,需要你們提高一點自己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