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都會用福壽雙全來詮釋一個人的好命,在民國時期就有這樣一位女子堪稱福壽雙全,她就是蔣英。
蔣英有和特別之處?這位女子不僅在自己的領域中有很大的成就,她還有強大的家世背景,蔣英的父親是蔣百里,徐志摩是她的表哥,金融是她的表弟,而她的老公更是被人們所熟知,他就是錢學森。
在當時,蔣英以出色的才華和美貌得到了的大眾的賞識,可以說蔣英的長相即便是在當今社會,也會秒殺很多影視明星。更加重要的是,蔣英還非常有才華,她在歌唱領域有著很高的造詣。蔣英的歌聲婉轉動人,而且音域廣闊,歌聲動人而悠揚,她還十分擅長演唱德國古典作品。蔣英一生在歌唱領域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十分突出,不僅如此,她還將自己在音樂方面所學到的知識和感悟傳授給海內外的學子,所以蔣英在音樂領域有著突出的貢獻。
蔣英不僅在個人成就方面值得稱讚,她還有一個強大的家族,家中有很多名人,有的甚至至今被人們所銘記。
蔣英的父親就是蔣百里,蔣百里曾經參加過科舉,並因此步入仕途,他也是我國著名的軍事理論家和軍事教育家,為我國的軍事領域做出了卓越的貢獻。蔣百里有過留學經歷,在留學期間,他吸取了日本和德國的軍事理論精華,在學成歸國後,將自己所學到的知識運用在實際的作戰中。蔣百里後來擔任了軍校的校長,他言傳身教,十分注重學生的軍事理論和實踐方面的學習,也因此為我國輸入了大量優秀的軍事能人。
不僅如此,在抗戰期間,當時面對日本人,蔣百里毫不畏懼,還一直在鼓勵國人奮起抗戰,和日本人鬥爭到底,他用自己的精神感染了大量的將士,這些將士也因此奔赴前線,為國抗戰殺敵。所以蔣百里不僅是一位軍事家,還是一位愛國者。
蔣英的表哥徐志摩一生創作了大量優秀的作品,而且徐志摩的情詩深入人心,讓人們讀後經久難忘,時至今日,還有很多人時常讀起徐志摩的作品,這些詩作的影響深遠,從中也可以看出徐志摩的文采和才華。
當然徐志摩的一生也十分精彩,他不僅在文學方面有著很高的造詣,在個人生活方面也給世人留下了很多談資。他和林徽因以及陸小曼之間的感情故事,至今被人們所談論,可以說在感情方面徐志摩不能稱得上是成熟和健康的,但是卻因此為他的很多創作帶來了靈感,也讓徐志摩這個人物更加立體。
蔣英的表弟金庸在文學方面的作為也是有目共睹,金庸一生所撰寫的小說至今被人們所銘記,這些作品還被拍攝成電影和電視劇等,讓人們無法忘懷金庸的名字。
蔣百里、徐志摩、金庸,他們作為蔣英的家人,都為蔣英的一生增光增彩,而蔣英自己也十分爭氣,她不僅在音樂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她的婚姻也十分幸福,因為她有一位值得眾人稱羨的丈夫,他就是錢學森。
錢學森起初一直在美國學習和工作,當時美國十分重視錢學森這個人才,給他支付高額的工資,讓錢學森在美國的生活十分優渥,當時他每年的工資不僅可以供全家人度日,就連美國的高檔別墅也可以直接買下,可以說錢學森當時在美國的生活是令人稱羨的。但是後來國家需要錢學森的時候,他也毅然決然的選擇放棄在美國的好生活,他選擇回國,用自己的所學為國家效力。
其實錢學森和蔣英的緣分很深厚,蔣英的家族和錢學森的家族關係密切,後來蔣英還被過繼給錢家,她成為了錢學森父親的女兒,所以從小的時候,蔣英就已經認識了錢學森,兩人經常在一起玩耍,算是青梅竹馬,感情十分深厚。
隨著蔣英和錢學森一天天長大,兩人也開始各奔前程,當時蔣英為了學習音樂,去了德國留學,而錢學森是去美國留學。期間兩人一直沒有聯繫,再次相見時,他們都已經學有所成,而且已經長大成人,面對美麗的蔣英,錢學森心動不已,當時錢學森的父親本來是委託蔣英給他的兒子介紹對象,可是錢學森卻馬上向蔣英求婚了。
蔣英和錢學森是兩情相悅,他們二人互相愛戀互相扶持,在眾人的祝福聲中結為連理。
錢學森後來在提出要回到祖國時,美方提出了反對,並多加阻撓,那段日子錢學森一家人的日子十分艱辛,一家人都要受到美方的監視,但是即便如此,錢學森還是堅定的選擇回國,這段難熬的日子裡,因為有蔣英的陪伴,讓錢學森更加堅定,夫妻之間的感情也更加深厚。
雖然蔣英和錢學森的事業沒有任何交集,但是蔣英卻可以用歌聲為錢學森帶來更多愉悅的放鬆時光,她的歌聲也讓他得到了很多啟示。而蔣英也對錢學森十分敬佩,更為他的愛國情操所傾倒,這對夫妻的珠聯璧合讓世人稱羨。
錢學森和蔣英都是長壽之人,錢學森在2009年時過世,享年九十八歲,而蔣英是在錢學森過世後三年離開人世,這一年她九十三歲。
世間紛紛擾擾的情事變幻無常,來來去去,他們卻用堅定的一生為人們譜寫了一段情比金堅的愛情詩篇。
看到錢學森夫妻在重重阻攔面前毅然回國,很多人不禁會想起那個三次拒絕回國而「臭名遠揚」的楊振寧先生。
當年楊振寧的確沒有和錢學森一起在中國最危險的時候回國,但這並非是他的本意。
他當時研究的是前沿物理研究,回國後短期作用很小;還有就是他的岳父是原國民革命軍陸軍中將杜聿明還在作為一名戰俘關押著呢,回國後,別說研究了,估計只能去哪個偏遠的農場幹活吧。
但是楊振寧在用另一種方式在為國效力。
中科院周光召院長說:楊振寧為中國至少培養了10個以上的中科院院士和5個大學校長。
清華大學校長王大中說:楊振寧將清華三個物理研究領域提高到世界一流。沒有楊振寧,就沒有清華物理系的今天。
楊振寧為什麼能取得如此高的成就呢?當然離不開他優異的數學成績!
至於他數學成績為何這麼好,1983年他曾說過。
1983年,楊振寧向中學生介紹自己的學習過程時,就專門提到了一個人。
他說:「有一位劉薰宇先生,他是位數學家,寫過許多通俗易懂和極其有趣的數學方面的文章。我記得,我讀了他寫的關於一個智力測驗的文章,才知道排列和奇偶排列這些極為重要的數學概念。」
楊振寧和李政道
劉薰宇是中國著名的數學家跟教育家,他跟楊振寧的父親還是同學。
他有多牛呢?我舉個例子。
在中國的歷史上,有一所神一般存在的中學:春暉中學。
這所學校的美術老師是豐子愷。
音樂老師:李叔同。
國文教師:朱自清、朱光潛。
書法課:于右任。
此外,還有蔡元培,蔣夢麟,何香凝,葉聖陶,張大千,巴人,廖仲愷,黃炎培,陳望道等等前來講座。
而數學老師是誰呢?就是劉薰宇。
所以,在數學教育在這個領域,劉薰宇絕對是民國大師級的存在。像美術老師豐子愷就經常跟劉薰宇請教。
豐子愷說:
「我與薰宇相識後,他便做這些文章。他每次發表,我都讀,誘我讀的,是它們的富有趣味的題材。我常不知不覺地被誘進數學的世界裡去。
每次想,假如從前有這樣的數學書,也許我不會拋荒數學……
其中《韓信點兵》一篇給我的回想很不好:
這篇文章發表時,我正患眼疾,醫生叮囑我燈下不可看書,而我接到雜誌,竟在燈下一口氣讀完了。次日眼睛很痛,又去看醫生。」
我專門找來了劉熏宇的書給我家小孩看,我家小孩正在上六年級,平時也補習數學,他有時候覺得上補習班有點枯燥。可他看這個書,卻覺得很有意思,而且還能把他在補習班學到的東西運用過來。一看就看了個把小時。平時,他是坐十五分鐘就要挪屁股的。
我給孩子看的這套書一共有三本,一本是《馬先生講數學》,主要講如何用圖解法求解一些算術四則問題
第二本《數學趣味》,主要講日常生活中碰到的數學問題,我們講萬物皆數學,通過萬物來學數學是最快的。
第三本是《數學的園地》,這一冊就有點難度了,裡面講了函數、連續、誘導函數、微分、積分和總集等概念及它們的運算法的基本原理。雖然有點深,但講解的方法很妙,我家小孩六年級,還能看懂一部分的內容。
這個書合適小學生以及初中生,可以做為他們的自學教材。讓他們能夠自我學習。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Y2LAeXUBLq-Ct6CZRC_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