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日消息,在最新公布的成本削減計劃中,戴姆勒宣布,該公司將在未來三年內裁員數千人,以達到2022年削減員工成本14億歐元(約合人民幣108億元)的目標。
戴姆勒官網發布的聲明但路透社援引該集團負責人力資源的董事會成員威爾弗里德·波特(Wilfried Porth)的話語:「裁員人數至少是五位數,即不低於1萬人。」裁員所節省下來的成本將能夠填補投資電動汽車技術所帶來的成本上升,以及銷量疲軟所帶來的利潤下滑。
這是戴姆勒在近期第三次宣布削減成本計劃,此次裁員計劃包含了此前兩次戴姆勒集團裁員的內容,即梅賽德斯-奔馳母公司戴姆勒裁員3%,戴姆勒集團管理崗位裁員10%。
從戴姆勒的裁員動作中可以看出,這家創造了汽車歷史的公司正在經歷著一場電動化與智能化變革所帶來的陣痛。
車市寒冬持續加劇,受到波及的不止戴姆勒一家,同為德系豪強的奧迪與寶馬同樣開始採取緊縮的策略。
上周二,奧迪在官網發布聲明,該公司已經和職工委員會就經濟性問題和未來的重組計劃達成協議,協議於11月29日正式生效。
奧迪發布聲明協議中提及了奧迪兩家德國工廠的產能優化計劃與裁員計劃,據了解,奧迪計劃在2025年前後裁減包括管理崗位在內的9500個工作崗位。裁員將沿著人口統計結構曲線推進,裁員方式包括人員自然流動與自願提前退休計劃兩種方式。在此次裁員之後,奧迪員工的就業保障將會延長至2029年底,在未來三年內,奧迪在德國的英戈爾施塔特工廠以及內卡蘇姆工廠的學徒人數將會維持在較高的水平(也是降低成本的一種方式)。
裁員節省的資金將會用於電動化與智能化等方面的投資,在未來幾年內,奧迪將會在電動出行、智能化等方向上新設立2000個專家崗位,任命將按照先集團內部後外部的原則進行。
無獨有偶,據德國《經理人》雜誌報道,寶馬財務長尼古拉斯·彼得在今年9月份表示,寶馬將會在2022年之前裁員5000-6000人,該項裁員計劃可能會在12月正式公布。從三家已經公布的消息來看,BBA已經確定的裁員計劃或將波及26000餘人。
除了德系三強,陷入裁員境地的還有日產、通用、福特等公司,去年通用汽車宣布計劃在北美裁員近15000人;今年5月,福特表示全球裁員7000人;日產則是在第一季度利潤大幅下滑後,計劃在全球裁員12500人。
據不完全統計數據顯示,全球每三家汽車公司中就有一家正在裁員。根據一些機構發布的數據,汽車製造商正以金融危機以來最快的速度裁員,因為汽車行業正努力應對不斷變化的消費者需求和基於新技術的競爭。
寫在最後:
奔馳、寶馬、奧迪三大豪車品牌紛紛宣布裁員,意味著車市下行的周期還將繼續。但這種下行裁員不全是市場需求疲乏而造成的,更重要的原因是車企需求人才轉型。
有德國汽車行業專家甚至表示,他相信德國汽車業在未來10年將裁員25萬人(目前該行業擁有80萬名員工),原因是,與內燃機相比,電動車核心三電部分需要的零件更少,組裝起來也不那麼複雜。 但同時,由於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等帶來的對軟體、人工智慧等新科技人才的需求正在加大,預計總共會為當地創造12.5萬個新崗位機會。
所以能夠看的出來,車企裁員才剛剛開始,而智能化、電動化和網聯化方面的蓬勃發展將會創造出更龐大的就業崗位,行業下行的同時,機遇也開始叢生。